字数:1398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¹,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²。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³。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⁴。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⁵,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⁶,通因通用⁷。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

¹涌:吐。泄:泻。

²渗泄:利小便及通窍。

³适大小为制:根据病情轻重,确定剂量的大小。

⁴适事为故:适应病情为原则。

⁵逆者正治,从者反治:逆其病情而治为正治法。顺从病情而治为反治法。

⁶塞因塞用:反治法之一,指用补益收敛的药物治疗有壅塞假象的疾病。

⁷通因通用:反治法之一,指用通利药物治疗有通利假象的疾病。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药物五味阴阳的作用是怎样的?

岐伯说:辛、甘味的药物,其性发散,属于阳;酸、苦味的药物其性涌泄,属于阴;咸味的药物其性也是涌泄作用,属于阴;淡味的药物其性是渗泄,也属于阳。这六种性味的药物有的收敛,有的发散,有的缓和,有的迅急,有的干燥,有的濡润,有的柔软,有的坚实,要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来使用,从而调和其气,归于平和。

黄帝说:病有不是调气所能治好的,应该怎样治疗?有毒的药和无毒的药,哪种先用,哪种后用,希望听听这里的规则。

岐伯说:用有毒或用无毒的药,以能治病为准则,应根据病情来制定剂量的大小。

黄帝说:请你讲讲方制。

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这是小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这是中剂的组成;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九味,这是大剂的组成。寒证,要用热药;热证,要用寒药。轻证,逆着病情来治疗;重证,顺着病情来治疗;病邪坚实的,就削弱它;病邪停留在体内的,就驱除它;病属劳倦所致的,就温养它;病属气血郁结的,就加以疏散;病邪滞留的,就加以攻逐;病属枯燥的,就加以滋润;病属急剧的,就加以缓解;病属气血耗散的,就加以收敛;病属虚损的,就加以补益;病属安逸停滞的,要使其畅通;病属惊怯的,要使其平静;或升或降,或用按摩,或用洗浴,或迫邪外出,或截断邪发,或用开泄,或用发散,都以适合病情为原则。

黄帝问:什么叫作逆从?

岐伯说:逆就是正治法,从就是反治法,至于所用反治药的多少,要根据病情来确定。

黄帝说:反治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说:就是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要制伏其病之根本,必先找出致病的原因。反治之法,开始时药性与病情之寒热现象似乎相同,但是它所得的结果却与病性本质并不相同。只有这样才可以破除积滞,消散坚块,调和气血,使疾病得到痊愈。

黄帝说:说得好!有六气调和而得病的,应怎样治?

岐伯说:或用逆治,或用从治,或主药逆治而佐药从治,或主药从治而佐药逆治,疏通气机,使之调和,这是治疗的正法。

首先,本段提出正治与反治的治疗原则。正治,即逆疾病表象而治,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又名逆治。适合于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的疾病。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所选药物属性与疾病表象的属性一致,又名从治。适合于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本质不完全一致的较危重病症,所谓“甚者从之”。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反治是针对病症假象而治,从本质上来看,药性与疾病的性质仍然是相反的,与正治相同。

其次,本段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复杂性的不同,将方剂分为大、中、小三类。本篇另处还有:奇方、偶方、缓方、急方、重方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