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泽东对中国人的精神改造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宣传画,1965)
要详列毛泽东对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改造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改造贯穿于毛泽东政治生涯的全过程。在长征期间,他利用一切机会,教导农民“打地主,分田地”,传播平等和共产思想;后来建立新中国,他反对一切精英主义思想,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铲除了一切特权,赋于民众更大的权力,将中国建设成世界罕见的高度平等的国家,使得平民意识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了价值观的铺垫。
毛泽东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置入了辨证唯物论的思想。从中、小学开始的政治课学习,马克思的辨证唯物论都是必修知识,不论学生的宗教信仰是什么,都不能避免唯物思想的影响。经过毛泽东几十年的改造,今日的中国人虽然会靠近甚至加入某种宗教,但要完全剔除已根深柢固的唯物论思想已不可能。在美国的一些教会中,中国新移民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教会的神职人员大都明白,要让这些中国人虔诚地投入到宗教中,非不可能,但实属不易。虽然唯物论思想给一些宗教的传播带来不小的挑战,但也从根本上避免了迷信思想或宗教极端思想的泛滥。使得本来对宗教信仰就有着强烈实用主义色彩的中国人,现在要非常投入地信奉一种宗教,或像西方人那样为宗教献身,变得更加困难。当基督徒宣称上帝在六千年前创造了世界,中国知识分子不论是否反共,都会一笑置之。
当然,唯物论思想的传播,因是自中、小学时代就已开始,因此对中国的回教徒等有宗教背景的人并没带来很大的不自在,但却使得中国的穆斯林和基督教群体与国外相比,较多地表现出中庸的色彩。如果一个回教徒不表明自己的宗教倾向的话,中国的其它民众已很难分辨出他们与其他人在个人行为和价值观上的明显区别;而中国的回教徒在宗教仪式和生活习俗上,也不像其它国家的回教徒那么严格(中国的回民被视为一个少数民族,则是荒唐的。回民实际上是信仰穆斯林的各族,包括汉族,经过千百年融合的结果,如果按信仰分民族,那么,佛教徒、道教徒和基督徒呢?因此,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303第304页共551页第七章毛济柬与个人崇外应该取消回族);如华东和华北一带的回民,并不忌酒,除猪肉外其它皆吃,女人也没有带头巾的’。对中国国家整体而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之间具有较少的行为和价值观差异,无疑是个积极的信号,它有助于避免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而这种基于宗教的冲突在世界很多国家并不鲜见。
(图)砸烂千年铁锁链
可以说,毛泽东时期奠定的辨证唯物论思想和平民化意识,已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范畴溶入到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当年修建京沪鐡路时,因担心动到龙脉而避开曲阜向西绕道兖州;这样第八章中因人证归何庇荒唐的工程方案再也不会出现了。
毛泽东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推动的公有化和集体化道路,也直接带来了中国百姓集体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建立和强化。虽然集体主义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来没有像毛泽东时代那样对集体主义有如此切身的体会。而集体意识是建立健康公民社会和大工业化时代必须的社会基础。可以说,长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带来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被终结。
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对中国人思想改造影响最深远的当数“文革”,以及伴随“文革”而来的“破四旧”运动。关于“文革”前面已有论述,这里详细谈一下“破四旧”的积极意义。
过去科学的落后,制约了人们对人类社会、自然及宇宙的认识,产生了无数的带有宗教或迷信色彩的门派和相关信仰活动;各种文化的交叉融合,使得其中不少的宗教门派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下来;中国底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又为这类宗教迷信活动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理据。由于中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延续,同时也积累和延续了大量的文化糟粕,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人民当家作主后,工业化和集体化运动要求思想觉悟的相应提高,毛泽东显然无法容忍这些制约人民思想的封建文化和习俗继续存在下去。“破四旧”运动的发动,既是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开展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动机和目标是显而易见的。
(图)姐姐,兄弟姐妹中最聪明伶倒,却没能上学,从6岁起照看弟弟,洗衣服,送他们上学。因一字不识,一个人出远门都难,更别说做生意了。如果“破四旧”和“文革”能早点开始,姐姐的人生将完全不同。毛泽东无疑是中国亿万女性和弱势群体的大恩人。
毛泽东1965年回复法国前驻华大使马尔劳的信中,就中国妇女解放的问题写到:“从开始便给妇女法律平等,但到现在一切仍然有待完成。造成旧中国妇女地位低落的那些思想、文化和习俗一定要消失,而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习俗必须出现。中国妇女还未存在于群众中;但他们已开始要求存在”[34]。这段信虽然是关于中国女性解放问题,但清楚地表露了毛泽东对“四旧”的关注和“破四旧”的部分动因。任何在中国农村生活过的人都能明白,毛泽东的这一论述极其准确地把握了当时中国旧思想的巨大不良影响。如:虽然当时读书几乎免费,但农村家长就是不让女孩子上学,总认为女孩读书没用,不如在家帮助做点家务,笔者的姐姐保华(父母六个儿女中唯一的女儿,排行大哥之后)、几个姑姑和堂姐等一大批大家庭的女孩子成了这一传统陋俗的最后一批受害者;但老爹却慷慨地花150元买了一架当时凭票也不易买到“上海牌”缝纫机,让姐姐学习裁缝;这笔钱在当时足够资助两个学生完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全部教育。而我的大哥和姐后面的四个弟弟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家乡靠近曲阜,传统的力旧:尤其巨大。毛泽东敢批“孔老二”实在胆大,但实属正确,儒家思想带给中国文明的秩序,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破四旧”的积极意义是,它以政权的力量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从一些极为落后的风俗传统和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表现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在“文革”之前的北方农村,每逢春节,晚策都要给长辈叩头。面对越来越多的长辈,年轻人越来越头疼,因他们实在心疼自己的那条过节日才舍得穿的新裤子。听父母讲,一个春节下来,硬是跪的两腿酸痛;那些辈分低的人就更别提了,因全村大部分人都有资格接受他们的磕拜(读一下《金瓶梅》,对中国民间的这一磕头陋俗就会有更充分的了解,抛开里面的色情描写,该书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百科全书”)。除了给活人拜,还要拜祖先。还不能忘了那众多请到家里的“爷”,如老天爷和老天奶奶(人们有板有眼地说这对最伟大的神圣夫妻姓张,当然端坐在堂屋正厅;估计是姓张的编造的)、财神爷(设在堂屋里的门后,有求财不露之意)、灶王爷(设在厨房里,腊月二十三号重点照顾对象,要好好给祂老人家拜拜,因为这一天他要带民间调查报告上天庭汇报,从小就听我爹讲,这天要念“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三日去,三十五更回”,得罪灶王爷,祂在老天爷那里说您点坏话,可不是闹着玩的)、牛王爷(一般设在牲口棚里,保证你养的牛肥马壮。中国祖先太人道主义了)……。白天还必须叩拜众多的庙,在笔者家乡附近三公里之内就曾有观音庙、牛王庙(拜牛王爷的)、泰山庙(拜泰山或东岳大帝的)、关帝庙、土地庙(拜土地爷的)、火神庙(拜火神爷的,这是很厉害的神)等,不出7公里还有城隍庙、天宫庙和一间龙王庙(拜龙王的,较大的河流旁边常有这种庙)等。翻一下中国地方地图,就能发现那众多叫“什么庙”的村镇,就是围绕当地的庙宇形成的地名。山东一带直到“文革”之前还有“朝泰山”的习俗,老人和家长要走几百里去泰山朝拜(《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大老婆吴月娘去泰山朝拜,就是这一习俗的写照。可见,不论文化精华还是糟粕,都极具生命力,没有强大政治力量的介入,五百年后中国人还在去拜泰山呢!)。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哪个“爷”都不敢得罪,哪个庙都不敢错过。
毛泽东来自社会的地层,他能忽视这一社会现象吗?当他带领中华民族向现代化迈进时,还能容忍这种陈规陋俗继续对人民思想和行为的钳制和束缚吗?他挥舞巨大的拳头将这一切打碎,将人民从落后和愚昧中解脱出来。如果不是政治力量的强制介入,以中国人的厚重传统和中庸性格,不太可能解脱得如此迅速和彻底;好面子的中国人,谁也不愿意被说成不懂规矩或没有教养。
但除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又有谁拥有这样的能力、远见和魄力,来推动这一影响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对延续几千年的强大传统习俗的伟大“造反”运动?唯有毛泽东!
当今信仰迷失,以及人民的信仰重建,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可能要求毛泽东具体告诉我们到底是拆除观音庙呢,还是拆除火神庙?在毛泽东时代,他为人们提供了充实的信仰,人们并没有因摧毁了泥佛土庙而承受精神上的痛苦。
今天,陕西某村又建了一座庙,其中供奉的是毛泽东像,北京的汽车司机也在挡风玻璃处挂了毛泽东像,据说可以保平安。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本人的丰功伟绩和创造的精神食粮,使人们对其他“神”的依赖大大减弱。今天人们对毛泽东自发的祭拜,在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民需要的精神寄托对象,这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不过是毛泽东逝世前已有的精神寄托基础上,经过二十年社会变迁和考验后,人们精神的一种回归和延续;尤其当今中国社会的乱象,领导人的软弱无能,更让人们对过去那尊穿中山装的“神”深深地怀念。当然,要比原来的“崇拜”理智和现实的多。
当毛泽东逝世,尤其是全面否定“文革”之后,人们在精神上陷入一种脱节状态,在新的信仰体系没有确立之前,人们的价值观在部分保留原来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基础上,也进入了一个相对迷茫的时期。尤其是商业社会的来临,贪污腐化和特权思想的返潮,人们昔日的“革命理想”变得越来越稀薄,而改革开放后进入学校的年轻一代,已将“个人实现”放在了首要地位,“信仰”已变得无足轻重;可当人们失去了信仰,对个人欲望的苡现这种自然属性的侧重,也就是难免的了(第二代领导人其实也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走发财致富的路,而且不择手段,从国企改制,到贪污腐化,真个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都是好猫”;直白一点讲,您只要是捞到钱,抢到财富,不论是采用改制还是混合所有制,就是充分解放思想的榜样,“三个代表”中至少你能抓到一个)。今天有些人将信仰迷失的责任归咎于毛泽东和“文革”,根本是颠倒黑白。至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弱势群体绝对不接受这种对毛泽东的诬赖。
毛泽东时期对人民思想的教育改造难免有些粗糙的地方,但却是千百年来对中国人精神信仰的一次大清洗。只有将那些毒害和钳制人民精神的迷信内容彻底或大部分铲除,才能为建立更健康的信仰体系创造一个“干净”的环境。没有毛泽东时代对人民思想的“革命”,在中国这样地域辽阔的国家里,各种邪教或会道门都可轻易找到乘隙而入的机会。象台湾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小岛上还曾发生过以宗教骗人的事件,何况人民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的大陆呢。
简单比较一下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的人民,如埃及、中东、希腊、印度等,至今受制于传统习俗,而现代化思想的传播却困难重重,就不难明白毛泽东对中国人思想改造的巨大成就和意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为中国曾拥有毛泽东这样的领袖而感到骄傲和侥幸。人们也许为“破四旧”屮被毁掉的破庙和几幅近现代名家的字迸而伤心;中国艺术精品层出不穷,但几千年来又有哪个皇帝在认真切ff地推动民族思想的进步改造?和整个民族的精神解放比起来,那几件名家字画或拆除的庙宇又算得了什么呢!?(毛泽东推动“破四旧”本身没错,也产生积极的效果,但在执行过程中被一量执行者把“经”念歪,导致一些文物被毁,是令人痛心的)
另外一个值得参考的资料是:随着毛后时代人们道德意识的降低,90年代以后文物被盗的数量比过去几十年被毁的文物多出数倍,而且价值要高得多。但却没有领导人为此受到指责。
(图)现代民间自发的对毛泽朿的供奉与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