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认识论的兴趣在知而不在感
字数:535
我们一直在讲感知与理知,这时候,感知是一个词,但现在,这个词好像被拆开了,感-知,一半是感,一半是知。或者这么说,有的是没有理知的感觉,有的是无感的理知,只有一部分是有感的理知,我们称之为有感之知。
的确,说到感知,我们有时侧重在感、感觉、感受,有时侧重在知、知道、知识。这么分开来说的话,我会说,在西方的哲学传统里,主要对知感兴趣,讨论感知,真正的兴趣是在认知,它在往理知发展这个方向上对感觉有兴趣,对感觉、感受本身不一定有很大的兴趣,好像感知是理知的预备阶段。我们一开始讲到过罗素的亲知,他并没有好好去琢磨亲知是怎么回事儿,他要的是一个形而上学的认识论。西方不大讲感性,没有感性学,后来有了感性学,aesthetics本来是感性学,不知怎么一弄,就成了美学,好像只是讲艺术的。总之,西方讲感知,想的是“知”,是感知怎么发展成理知,进一步,理知怎么发展成系统理知。因为理知,尤其是系统理知,才是普遍的认知、确定的认知。
因为有这样一个动力,把理知作为目标,所以,感觉就被认作比较低级的,如果你的目标是理知,感知当然就是低一级的认知,被当作理知的一种初级的、残缺不全的形式。这也难怪,所有动物都有感知,那么人身上的感知显然就不值什么,只是你的动物性而已。人真正值的是理知。感知是低级的,理知是高级的,感性认识要“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年轻时候读的教科书都这么说。普通老百姓主要靠感知,比较低级;读书人懂道理,读书明理,比较高级。所以,从感知到理知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