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知识的背后有什么
字数:617
在回顾与反思的过程中,我提醒读者格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搞清楚一门知识、一个概念背后的逻辑、根源、因果或者其他的背景信息,因为没有任何知识是可以脱离开这些东西孤立存在的。
简单地说,我们在学习中要有“原理性思维”。在对知识复盘时,思考一下它的原理,搞懂它背后的结构和支柱,这对提高内容留存率具有极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只要能掌握知识的原理,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我们对于“记忆量”的依赖,不需要记忆太多的内容就能理解一个知识点。因为原理往往是可控的,而且可以举一反三。
比如,软件工程师大都学过RPC通信框架。对于这项知识,假如你仅知道它的基本应用,你会发现它对你的很多业务都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每次面临新的任务你都要重新在它的应用上寻找策略。但是,如果你深入研究它的原理,看看它如何扩展,怎样寻址,就能与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建立一个完美衔接的通道。
再举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语言知识。我们学习一门语言,仅仅背下它所有的词语和使用技巧,并不意味着就学会了这门语言,还要彻底地了解语言的背景、组词结构、衍生意义和文化价值等,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自如。像我们中国的汉语,你必须知道这么美丽的象形文字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汉字的组成有什么独特之处和其他的象征意义。这对我们吃透汉语这门知识有着莫大的帮助。
第一,知识的原理比知识本身对我们更有价值。
第二,探究知识背后的东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训练的过程。
第三,能够简化知识体系,可以使学习既简单又直接,节省宝贵的时间。
第四,掌握知识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对所学的领域建立一个基本概念。
第五,上述四点十分有助于我们在学习之后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