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二年 >
- 一月
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五
葛朗代是犹太精神底承继者。犹太精神是可贵的。
昨夜读着《葛朗代》睡得很晚,快第二天两点钟了。
因为芬命令我填老鼠洞,使我愤怒了,但还是压抑着自己。……
我是能承受一切痛苦和不幸的。
我会很快建立起我的“新生”。
我必须要这样才能生活下去。在这样的世界上没有武器和甲胄是生活不下去的,也救不了人。
我必须要从各方面锋利、坚固我所有的武器和甲胄,积蓄我的力气和战斗的经验,才能够安然地生活在敌对者的群中,像生活在自己的家,生活在战场上像散步在花园里。
我必须要有最高的忍耐和决心。
科学家的方法,哲学家的智慧,艺术家的热情,宗教者的意志,或许说革命者的意志,军人的捷快和准确,政治家的筹谋……我才能战胜这世界!这些就是铸成我的武器和甲胄的金属,我应该好好提炼它们。
我要懂得一切,使用一切,以完成我最终的目的——美——的任务。
看了葛朗代除开使我对于金钱者感到一些可耻的憎恶外,同时联想到,此地一些政治者们他们就是采取葛朗代的方法的,“装聋作哑孰“只问目的不问手段”。同时我悟到凡是想成功一个目的的人(无论您从事什么),一定要有葛朗代那样执着、贪婪和残酷地对待你的竞争者和敌人。如蛇之伸,如虎之伏,如鲸之吞。
犹太人的精神是可贵的。那是深刻和伟大,如果用到美的方面去,那是可惊的。
下午把欧贞尼·葛朗代读完了。这是可惊的丰富和真切,但是粗糙的,有些地方是无聊的罗嗦。比方将起头时的描写风景环境,这是模糊的,没有效果的。他像个写实主义手法,把画面的空地全填满了,使主要的东西颜色和轮廓不鲜明突出,减低了效果。……不必要的东西不但对陪衬主题没有积极的作用而还有妨害的话,这是不应该费力气的。
不知为什么,我却总是喜欢托尔斯泰,只有他是海一般那样博大、深刻,具有着不可抗的无限的吸力和压力。
巴氏是新兴的,功利的美国式的,缺乏着一种坚强的筋骨。托氏是一种希腊的,而巴氏却是文艺复兴底。但他是肌肉健康的。
托氏是从真理出发,巴氏只是描写这真理。
托氏是希腊的神殿,虽然残缺,但是经过历史的锻炼,美的象征;巴氏则只是近代的钢骨水泥的建筑物,使人只起一种惊叹和实用的感觉。
从这两位伟大作家的比较中,我更懂得了创作的路,是托氏的而不是巴氏的,巴氏那种调查统计的天才非我所有,我是向往希腊和灵魂的。
我把毛泽东送来的三百捐款,决然地给小鬼们,我这样做是对的。虽然秘书处会不高兴,但管他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