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54期:联合国吵架输给马斯克,《国家人文历史》抄错督工的文章

字数:6105

2021年11月16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54期

【睡前消息354】联合国吵架输给马斯克

大家好,2021年11月16日星期二,欢迎收看354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10月份以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署长在推特上和马斯克吵架,让马斯克捐60亿美元挽救全球4200万人口的生命,马斯克也不回避问题,发起了舆论反击。一般来说,有钱人很少在网上争辩自己拿出多少钱做慈善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网民都自认为是穷人,不会替富人说话。为什么马斯克敢和联合国争论慈善问题?

这件事的背景是10月份特斯拉股价暴涨,马斯克的净资产超过了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10月19日,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署长大卫-比斯利发了一条推特,首先祝贺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然后表示,可以给新任世界首富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拯救世界:拿出66亿美元,帮助4200万人脱离饥荒。

[图片]

10月26日,大卫-比斯利在CNN电视节目上重申,马斯克和贝索斯这些超级富豪,只要动用净资产的一小部分,就能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饥饿问题。,原话是:“60亿美元可以帮助4200万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他们就会死”

[图片]

10月31日,马斯克回应,说如果世界粮食计划署可以仔细说明如何用60亿美元解决世界饥饿问题,自己可以立刻出售特斯拉股票,用现金捐款。

[图片]

大卫署长回应了马斯克,表示在网上吵架没结果,不如面谈,自己可以把详细的计划告诉他。而马斯克回复,说你这是回避问题,拒绝财务透明,与其跑过来找我,不如先公布数据。然后粮食计划署方面就不正面回应了,不愿意把数据和事实拿出来给网民看,而是回到官僚机构熟悉的线下程序,希望避开公众来解决问题。按照网络争论的一般规律来说,马斯克算是赢了一局。

[图片]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既然要造舆论压力逼马斯克捐款,为什么不公布自己的详细财务计划呢?

因为在经费问题上,联合国和粮食计划署做不到打铁自身硬。

2008年到2014年间,中国人刘家义担任联合国审计长,在离任前一年,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联合国授予刘家义 “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奖”。

[图片]

刘家义审计长和他的团队拿到表彰,原因在联合国预算审计当中发现了500多个问题:

比如说,联合国的人力资源序列表空缺率非常高,但预算还是按照90%到95%的满员率申请,几乎可以认为有“吃空饷”行为。还有一些机构根本不屑于管理资产,拥有大量库存还持续采购,上亿美元资产长期闲置。有的筹款单位把25%的慈善捐款拿来发工资,支付管理费,甚至应该上缴联合国机构的募捐款也要拖欠。刘家义的审计结果惊动了联合国管理层,最终导致联合国压缩了1500多个编制,减少了16架飞机。

联合国本身的预算并不大,每年20到30亿美元,不到200亿人民币,放到中国只相当于一个比较强的县级市,或者弱一点的地级市的开支,结果随便压缩一下,就能省出这么多人力物力,可以想象联合国下属机构的效率也是差不多的水平。

[图片]

具体到粮食计划署,这个机构平时花钱指望不上联合国那30亿,主要靠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捐款来维持运营。

[图片]

根据粮食计划署自己的报告,最近五年,给它捐款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总计137亿美元,超过了前十名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图片]

https://docs.wfp.org/api/documents/3f66543adf5c482a95810d57a2b1518b/download/

我们都知道美国政府常年拖欠联合国会费,总计22亿美元,但在粮食援助问题上,美国政府和美国资本家还是有资格理直气壮和联合国吵架的。

[图片]

过去粮食计划署也干过类似的事情,点名富豪施加道德压力,直接要钱。一般被点名的富豪,比如说贝索斯,或者出钱,或者保持沉默,粮食计划署就算要不到钱,起码面子上不会输。这次按惯例点到马斯克,没想到遇到了互联网吵架高手,一下子就被抓住了弱点,既没要到钱,事先也没有做网络公关准备,拿不出数据继续保持道德制高点,所以只能避开网络争论,要求线下谈判。

督工,你说粮食计划署不回应马斯克,那是昨天准备节目文案时候的状态,的确有两周时间粮食计划署在淡化问题。但是今天,11月16日,粮食计划署在自己的网站阐述了60亿美元打算怎么花,还对马斯克喊话要他来看。你怎么评价这份最新的计划?

给我几分钟时间,让我看看最新的回应(起身离开)。

[图片]

——5分钟之后 等待几秒——

我看了联合国的网页,以大多数观众的英文水平,其实不用我翻译,也能看懂这份文件。但文件的信息量实在太少,所以我也不介意花一分钟时间介绍一下。如果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花了两周时间就搞出这么一个东西,别说马斯克会嘲笑他,连我这个工作室都看不起联合国的管理水平。

[图片]

文件只有一个内容,就是怎么分配还没拿到手的66亿美元预算。

其中35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运输粮食,以及在不安全的地区雇佣保安。

20亿美元是直接发放的现金和食品券,让还能到达粮食市场的灾民买粮食,同时也刺激当地的粮食生产。。

7亿美元是在具体受援国内部的管理费,4亿美元是全球协调管理费。

简单地说,粮食计划署拿到66亿美元,先扣下11亿管理费,剩下的55亿,35亿买粮食,20亿是计划署自己分配的现金。六分之一的公开管理费用,实在有点惊人。

更致命的问题是,文件没有说明到底给哪些国家的哪些人口发粮食,为什么要发35亿美元的食物,20亿美元的现金。更没有说明花钱之后有多少人能吃饱,如何验证这些人吃到了粮食。如果最后不能让双方都认可的评估机构承认完成任务,捐款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追究谁的责任。这么一份东西,找我要66美元都嫌太粗糙,都显得权责不对等,拿出来找最擅长管理工程项目的马斯克要66亿美元,肯定会被他嘲笑的。

虽然马斯克没有承诺捐款,但近期还是大量出售特斯拉股票,引发特斯拉股价大跌,是准备捐款吗?

时间上有巧合,但马斯克卖股票主要还是利用国内舆论来套现。

345期睡前消息节目我们讨论房产税问题的时候,顺便也讨论了普遍的资产税问题。

当时我说,对高富裕阶层的资本性收入有效征税,在全球都是大问题。国家没有能力运营所有工商业企业,在组织生产方面不如资本家,就不能强行征收避税资产。所以各国政府解决不了资产估值和避税的复杂问题,很少对富豪增值的股权征税,只是在他们套现的时候收一次税,因为套现意味着资本家暂时放弃了一部分组织生产的责任。

美国平民对这种现状抱怨很多,认为富豪的资产都集中在股票上,增殖部分只能算是“未实现收益”,不合理,经常有人呼吁强行征收富豪税。马斯克最近也受到了不交税的指责,他顺水推舟,在推特上发布了一个投票,计划出售自己所有特斯拉股票的10%,然后依法给套现收入交税。

马斯克把出售股票的决定权交给网民,截至11月8日投票结束时, 351.9万人参与,其中57.9%的人支持出售。

[图片]

我猜马斯克已经预测到了投票结果,或者说,他本来就打算套现,只是用投票的方式给自己的高位套现行为赋予正义性,顺便还能缓解之前受到的避税质疑。就在马斯克发起投票的前一天,他的弟弟、特斯拉董事会成员——金巴尔·马斯克,出售了约1.09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11月5日那一天,金巴尔先行使股票期权,以每股74美元的价格购买了2.5万股,随后立刻套现,以每股平均1223美元的价格,分批出售了8.85万股。

接下来,据美国证监会(SEC)最新文件,马斯克连续3天抛售特斯拉股票,累计452万股,价值50亿美元,导致特斯拉股价罕见暴跌,市值蒸发差不多2000亿。从客观效果来看,马斯克充分利用了股价的泡沫成分,在市场被动回调之前,带着亲兄弟一起套现,赚钱的同时回应了来自美国网民和联合国的舆论压力,不愧是最擅长网络公关的新富豪。

超级富豪拿钱出来,是不是都要考虑到交换名利资源,没有完全纯粹的慈善捐款?

不能说完全没有,亚马逊老板贝索斯的前妻麦肯齐-斯科特也许算一个。

[图片]

2019年7月5日,麦肯齐与贝索斯正式离婚。根据离婚协议,麦肯齐拿到亚马逊4%的股份,价值380亿美元。2020年7月,亚马逊股价在新冠疫情期间上涨,麦肯齐的净资产一度达到至623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女性。

麦肯齐拿着这笔资产相当慷慨,离婚后的一年内,已经捐出了17亿美元。

比如说弗吉尼亚州东北社区大学拿到了1500万美元,校方可以随意支配这笔资金,麦肯齐不需要校方的任何回报,也拒绝给教室和教学楼冠名。

长滩城市学院拿了麦肯齐3000万美元,也是无条件捐款,校方专门开设留言板,公开征集善款使用方案。

国际黑人舞者协会得到了300万美元,同样没有任何回报要求。

美国富豪在捐款的时候,一般都会建立家族基金会,给自己的后代提供稳定的利益和名誉,也提供实际上的财富支配权。但麦肯齐的捐赠非常反传统。不建立任何正式的基金会,也不会直接跟受助人直接接触,不过问如何使用。外界的评价是,“麦肯齐的捐赠如同圣诞老人的秘密礼物”。这的确是一个意外的慷慨富豪。

虽然世界上的确有麦肯齐这种人,但无论对国内矛盾,还是对社会矛盾,都不应该指望慈善活动能解决主要问题。因为对于中美这种还保持旺盛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大资本获得财富增量的原因,主要还是高效组织生产。如果用道德压力或者潜规则迫使大资本在税收之外额外交钱,无非是两个结果,或者是压制本国的效率,或者是大资本浑水摸鱼获得更多的权利,都不利于正常的经济发展。麦肯齐的慷慨得到赞美,一个重要背景是她已经放弃了组织生产的权利,只把自己的财富看做可转让的消费权。

回到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话题,的确世界上存在严重的饥荒威胁,但如果不改革现在的世界秩序,不强力干预落后地区的社会制度,仅仅挤兑富豪是不够的。联合国说4200万人受饥饿威胁,现在最大的一批受援助人口分布在也门。

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消费太多,而在于人口完全不参与现代经济的生产,所以过剩的人口只能当炮灰,不断加强内战烈度,剩下的人口在传统社会框架下制造更多的人口,成为饥荒预备队。

冷战刚结束的1991年,也门只有1200万人,现在已经超过3000万,形成了二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如果没有工业经济改造也门社会,再多的福利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另外,老观众应该记得252期睡前消息节目的标题——《4000万人口,阿富汗有你想不到的繁华》。

那一期睡前消息的观点是,过去20年美国干预阿富汗局势,在提供援助的同时,维持军事占领,固然带来了额外的战乱,但也带来了工业物资和粮食援助,在不改变基层封建经济格局的前提下,刺激了人口爆炸,为今后的超级饥荒埋下了隐患。2001年阿富汗只有2260万人,今年可能超过4000万。而苏联撤军的1988年,阿富汗还不到1200万人。一旦美国驻军不再提供援助和购买力,超量的人口根本不知道怎么养活自己。

就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催马斯克捐款的同时,10月29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言人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说今年冬天,阿富汗有2280万人吃不饱,870万人饿到生命受威胁。阿富汗的粮食需求正在超过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叙利亚和也门,可能会制造全世界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https://www.sohu.com/na/498110785_114988

但是,如果联合国只是通过浪费巨大的粮食计划署分发食物,不改变基本社会结构和生产模式,最多只能把危机往后推,解决不了潜在饥荒越来越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简单的援助会制造更大的饥荒。在这些国家不断重复的悲剧面前,马斯克的质疑或许冷酷,但的确提醒我们,联合国和粮食计划署对饥荒问题的应对还是太轻佻了。

接下来,我想指出一条错误传播的网络信息。

《国家人文历史》抄错督工的文章

上周,《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的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孟园”

https://mp.weixin.qq.com/s/5NlGhW44IyLWuW72pVT5TA

标题是《为什么过去的书桌上总会压一块玻璃?》

正文的叙事逻辑是先回顾古代的书写方式,中国是比价独特的毛笔;然后说各个文明都追求更美观的写字方式,进而影响了对桌面的取舍。

话题到现代之后,作者比较了西方字母打字机和中文打字机的扩散难度,指出字母打字机很快就普及了,从此西方人不再太在意办公桌面的材质。而中文打字机制造难度大,连林语堂这样的名人也推不动自己发明的打字机。

与其同时,中国也放弃了毛笔,开始用西方传入的钢笔和铅笔,只有平整的桌面才能保证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办公室职员正常工作。这个时候,如果有某种坚硬光滑的材料适合铺桌面,中国人一定会采用。

接下来,话题转入玻璃生产技术,先说古代的玻璃昂贵,大块玻璃尤其贵。然后介绍英国人发明了浮法玻璃技术,能批量生产高质量平板玻璃。最后说中国人在1971年搞定了浮法玻璃技术,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形成了在办公桌上铺平板玻璃的习惯。

这个叙事逻辑我看着很眼熟。因为知乎曾经有一个很热的问题:“为什么以前人喜欢在桌子上面放一块玻璃?”,和《国家人文历史》这篇文章标题几乎一致。问题下面有一个一万多赞的回答,是我2017年写的,内容也是先说古代书写方式,再说中英文打字机的普及速度,然后说浮法玻璃技术,最后落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浮法玻璃。今年,我把自己的回答改编成视频文本,这就是第十期万物由来节目,《桌上的平板玻璃 只存在于特定时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44y1q743

当然了,同样的话题,很可能引出类似的思考方式,我不能因为叙事方式一致,就指责别人抄袭,这很容易打击原创精神。

但是,我最近整理自己的文稿,发现了两处明显错误,需要纠正一下。

首先,我2017年的知乎回答,和今年7月的知乎视频,都提到1958年英国率先发明了浮法玻璃制造技术,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图片]

无论是严谨论文,还是官方的科普视频,都指出,全世界第一条平板玻璃生产线是1959年2月开始运行的。而具体的研发时间是从1952年开始。把浮法玻璃发明时间确定为1958年的原创文字非常少,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我那个知乎回答。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2017年我查资料的时候打错数字了,误导了读者和观众,这里向大家道歉。

https://www.sohu.com/a/470018176_120532885

[图片]

在后面的内容,我论述中国独立开发浮法玻璃技术的时候,也搞错了时间和地点。我当时从1991年国家的建设成就邮票说起,认为1971年洛阳玻璃厂生产了中国最早的浮法玻璃。

[图片]

这实际上也把时间搞错了一年,因为之前的1970年,湖南株洲玻璃厂已经展开了浮法玻璃制造中间试验,制造了中国最早的浮法玻璃,现在第一块产品还留在株洲的展览馆当证据。

[图片]

所以,确切的说法是1971年洛阳玻璃厂成功运行了浮法玻璃大型生产线,完成了全套生产工艺的开发。而从产品角度说,中国的浮法玻璃是1970年开始生产的,只比英国晚了11年。

这两个错误,在《国家人文历史》的文章里完美复刻,同样说1958年英国搞定了浮法玻璃技术,同样说中国1971年开始生产浮法玻璃,而且也引用了1991年的邮票当证据。看来作者的思维回路和我非常同步。

[图片]

到现在为止,马前卒工作室虽然经济上一直紧张,但没有制作过任何收费内容,因为我们希望制作的原创内容能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如果其他朋友制作文化产品的时候有所借鉴,只要和我们联系,基本都会得到友好的回复。就算不联系,我们也很少去追究责任。

但是,如果大家关注我的知乎ID“睡前消息”和微信公号“睡前消息编辑部”,可以看到,过去几年,我们还是批评过一些抄袭现象的。这些抄袭行为最主要的特征是拿了我们错误的内容,自己不校对也不修订,甚至把我们的算数错误都直接照搬,拿去发表。为了流量误导读者的行为实在太恶劣,所以我们不得不花一点时间公开指出。

回到玻璃的话题,虽然这篇新出来的文章继承了我不止一个错误,但它实际上漏过了我最重要的逻辑,就是廉价的中文打字机出来的太晚,晚到中国直接从纸笔时代进入了计算机打字时代;而中国独立开发浮法玻璃的技术升级太快,快到1980年已经能大批量制造廉价平板玻璃,甚至超过了教中国搞工业的苏联东欧。所以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会出现独特的玻璃桌面时代。其他国家或者使用字母文字,能应用廉价打字机;或者浮法玻璃制造技术开发太慢,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不会考虑在桌上铺大块玻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果中文打字机开发难度小一点,或者中国人开发浮法玻璃技术缺一点原创精神,拖到90年代才全面量产,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也不会出现桌面上普遍铺玻璃板的特殊文化现象。90年代后期,玻璃板下面最常见的一种图片,就是模拟电脑键盘的打字练习表,这也说明中国的平板玻璃桌面时代非常偶然,历史稍有波动就会错过。

第十期“万物由来”的标题是《桌上的平板玻璃 只存在于特定时空》,这才是我想告诉读者的核心观点。抄袭的文章只抄段子,只想宣扬“中国很厉害”的情绪,却错过了核心逻辑,这也是我对抄袭不满的一个原因。

最后我还是再说我之前讲过的观点,在网络时代,手机和电脑不应该仅仅是一块单向传播信息屏幕,更是我们外接的大脑和存储器,是我们主动发出信息,利用网络数据库的工具。信息时代的人类,应该能积极使用搜索引擎和公开资料,筛选有效信息,建立个人知识模型。在未来工作效率和经济价值方面,具备这份能力的人,和不具备的人,差距类似于人和大猩猩。如果总是单向接受信息,不去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用公开资料反复验证,就容易被错误的内容误导,陷入信息黑洞。

所以,无论是什么资讯内容,包括我们的睡前消息节目,都不能看了就信。最起码,观众应该往下看看评论区,尽量打开弹幕,乃至主动搜索各个平台上反驳我们的内容,这样才能对同一个话题有更全面的了解。欢迎各位专业观众给我们的节目提供更多,更好的反馈信息。

这次玻璃抄袭事件,我们希望那篇文章的作者“孟园”,以及《国家人文历史》的编辑部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主动踩到钉子上。如果钉子没有藏在地毯下面,多半问题不是出在脚上,而是眼睛需要看医生,或者根本就没有主动看路的意识。这种工作风格,连传统媒体都混不下去,在新媒体时代就更不合适了。

好,感谢各位收看,354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


353光刻机28nm技术卡住“02专项”,冷静一下也好355合肥日报翻车,《丑陋的中国人》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