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3年(532) >
- 一月(532) >
- 541社会化抚养概论
睡前消息541期:社会化抚养概论 二 社会化抚养的必要性
1 人口的意义
首先,我想再谈谈保持人口稳定的重要性。
A产业链
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过去几十年所有的现代化成果,都是因为我们完成了工业化,把农民变成工业社会的雇员,为全世界生产商品。去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是3.69万人民币,相当于印度、越南孟加拉的三倍左右。从企业的视角看,就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这些国家的三倍。
Image
所以,多年以来一直有人奇怪,为什么集中在中国东南部的工厂不搬走,不去人力成本更低的的南亚和东南亚,甚至也不去中国的东北和西部。现在看来,除了逐渐积累的基础设施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和工业体量。
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基本集中在东部七八个省,形成了世界最大的产业带。在飞机两小时,高铁四、五个小时,汽车一天的交通范围内,几百条产业链挤在一起,相互交错缠绕。在这些产业链之间开工厂,最大的优势,并不是某一条生产线的独立运行成本很低,而是自身所属的产业链上下游都在身边,相关的大多数机械、电子、材料生产企业也在中国。如果想调整一下产品参数,只要肯花钱,一两天就能买到配件,请到上门的技术员。
Image
如果把工厂搬出中国,去某个东南亚港口城市,可能节约了很多工资,甚至还因为靠近港口节约了日常物流成本。但是,如果想根据客户要求调整一下产品,或者是发现市场趋势变了要重组生产线,那就麻烦了。配件和新增的原料要跨国运输,雇来的技术员要办签证检疫,一两个月能弄好就不错,到时候市场风向可能又变到另一边了。所以,只要工厂还想参与市场竞争,还想搞技术升级,就不会随便搬出中国。
这种产业配套优势导致中国劳动力享受了工资溢价,哪怕是最简单的蓝领工人,快递员,只要愿意卖力气,每月也有5000左右的工资。每个家庭有一两个人能拿蓝领工资,全家都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可以说,中国的产业规模本身,就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如果未来的中国人口用几代人时间平缓下降到10亿左右,这期间不断让自动化补上劳动力缺口,让产业升级速度超过产业外移的速度,每个工厂都能用一个技术工人替换两三个普通工人,同时保持产量,人口下降并不是大问题,甚至可能是好事。
但如果中国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同时老人比例快速上升,而且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趋势。很多产业链就算留恋中国的配套优势,也不得不为了维持生产而搬走。几百条产业链,搬走几十条之后,中国整体的产业优势就会被削弱,进一步损害产业配套优势,加速驱赶其他的产业链。
最终中国东部这个世界最大产业带可能会因此解体,不能给世界提供配套效率,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工资溢价。中国的新增产业必须和印度去竞争工资水平。这是人口断崖式下降最严重的后果。
B养老
人口快速下降的第二个危害是养老。从个人角度看,养老靠攒钱、攒房子就行。但从一代人的角度看,攒钱是用来和下一代人交换商品的,攒房子必须卖给下一代人住,老年生活才有保障。如果未来没有人生产商品,没有人买房子,攒多少资产也是假的,还不如存罐头和粮食合理。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长,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太悲惨,就要从现在开始重视人口问题,不要让未来的人口直线下跌,更不要让未来的人口都是老年人,看不到年轻人。
C创意
养老问题和人口的关联显而易见,我不多说了。我作为互联网媒体主播,还注意到人口数量,尤其是年轻人数量的一个新作用,就是提供更多的创意和文化产品。
现代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创新,依赖于信息和文化产业,而这些经济要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复制成本近乎为0。所以在同一个文化圈内,受教育的年轻人越多,创新概率就越大,信息和文化产品的质量就越高。
从互联网文化产品来看,现在全世界可以说只剩下中文和英文两个互联网了,其他的小语种人口虽然也有自己的社区,但不要说看电影玩游戏要去英文互联网找资源,就连讲个段子讽刺人,也大概率是从英文或者中文互联网抄来的。这是因为其他语种的受教育人口太少,不足以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化圈。如果我们希望中国文化圈能保持自己的创意,不被英语互联网文化吞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证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口数量,其次才是彻底颠覆文化管理政策,允许他们自由创作。
说到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我注意到一个趋势,就是各国生活方式的迭代速度,和工业化人口的总规模有关系。中国的工业人口最先达到10亿的规模,所以每六七年就要彻底刷新一次,大家想想纸质火车票是什么时候消失的,2016年的时候出门要带多少零钱,就能体会到中国的进步速度。相比之下,美国只有3亿多工业人口,所以要十几年刷新一次现代生活。日本一亿多人口,差不多一代人时间才有颠覆性的进步。中国如果想继续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希望我们的社会陷入停滞,就必须保证未来几十年有足够的年轻人口。
2 当前的人口情况
A 不如日本
我们将来到底会不会有足够的年轻人口,人口数据已经做出回答了。14亿人口的基数,去年只生了956万人。这900多万婴儿,这是差不多6亿育龄人口生出来的。
Image
描述育龄人口的生育能力,一般用“总和生育率”来描述,也就是一个妇女最终会生育多少孩子,显然要2个孩子才能保证人口基本平衡,考虑到意外死亡和疾病因素,一般公认要2.1个。
Image
日本现在是人口断崖最严重的国家,总和生育率是1.27。而中国最新的生育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是1.1左右了,全世界最低。更可怕的是,从我身边的数据看,将来恐怕连1.1的数字都保不住,因为我身边的城市适龄女性基本上只有生1个和不生两个选项,不生的比例在快速提升。
Image
2012年我们还有1635万婴儿,今年就只有956万了。随着城市化推进,随着将来育龄人口进一步下降,如果我们不做出根本性改革,每年的婴儿数量应该会在十年内直奔五六百万人的水平。
每年出生五六百万,是不是听起来还不算少?我来描述一下其他国家的出生数据。
印度每年出生人口2300万,毕竟这也是和我们人口相当的国家,先不说它。尼日利亚,一个大多数人可能并不关心的国家,每年出生800万人。巴基斯坦每年出生600多万,印度尼西亚是450万,埃塞俄比亚是390万。至于现代化水平肯定比我们更高的美国,不算国际移民,每年还有360万婴儿。如果十年后的中国每年只有五六百万婴儿,每个人都知道人口曲线会是什么样。
2021年,第267期睡前消息节目我引用过央行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这里再读一段,作为对人口数量问题的总结:
“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Image
B 质量可疑
除了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也值得担心。很多人可能会说,人口收缩了,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了,为什么要担心人口质量。这里我想提醒一下,在总的出生人口剧烈收缩的情况下,少数愿意无限制生育的家庭,会明显改变未来的成年人口状态。
比如说,2021年最著名的新闻之一,就是徐州铁链拴着的母亲生了8个孩子。拐卖人口的问题,2021年已经开始处理了,但是这8个孩子的成长状态,家庭教育水平,很少有人去关心。反正我是不太看好,不相信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能适应未来发达工业社会。
2022年还有一个新闻,广西一对打工夫妻生了15个孩子,这倒是一个法律上很正常的家庭。问题是,我看了记者的后续调查,15个孩子,凡是达到年龄的,没有一个读大学,最高也只是职校,受教育水平显著低于中国的平均值,也低于广西的平均值。
Image
更多的例子是,孩子生得不多,但是也养的不好。留守儿童拿着手机打发一天时间,是常见的例子,带孩子的老人还觉得起码没有乱跑淹死的危险。现在第一代被手机小游戏陪伴的孩子已经基本成年了,我观察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缺乏耐心,对大多数事物缺乏兴趣,只对几十秒内能得到反馈的小游戏,小段子感兴趣。这样的人口,别说适应产业升级之后的研发岗位,就是做稍微复杂一点的修理工作都难,只能去流水线上拼熟练度。
Image
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 2016年-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五种家庭高度相关:流动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如果我们不希望这些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走向监狱,就要尽早给他们另外的选择。
Image
和这些孩子相比,城市中等家庭的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引导,但是我观察自己身边,对儿童成长环境还是很不满意。
自从有人类这种生物以来,儿童就是和同龄人一起成长的,通过对抗性游戏锻炼身体,通过集体游戏来熟悉社交规则,通过彼此交流来完善心智。一直到1990年代,这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默认生活方式。
现在中国的城市小区,几乎都是陌生人社会,孩子除了上课,想和同龄人交往,需要家长去联络熟人,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就算和小区里面的孩子玩,随着生育率下降,在附近找到同龄人的概率也越来越低。这给未来的成年社会埋下了三个隐患。
首先是户外活动太少,身体素质不行,到中学毕业的时候,戴眼镜比例会超过80%,未来可能会达到90%。
Image
其次是社交能力发育慢,很多人要到大学甚至是工作之后,才开始适应和其他人平等合作。
最后就是未成年人长期独居,违反了群居动物的本能,心理适应能力差,容易抑郁。
这些问题积累到一起,让我在担心人口数量的同时,担心新一代人的人口质量。
3 发现世界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绝大多数家庭都感觉自己过得更好了。但是,儿童的数量快速下降,而且在人口质量方面也产生了一大批新问题。这说明,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社会一定还发生了其他重大变化。我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一个00后的父母,分享一下我对变化的认识。
A 不一样的儿童
第一个变化,是我们对儿童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农业社会,普通中国人男耕女织,对子女的基本要求,就是模仿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说男孩到了年纪,就跟着父亲种地放牛,女孩到了年纪,就跟着母亲织布做饭。父母不用费力做额外的教育,只要把日常生活展示出来,点拨几句人情世故,就能解决子女的成长问题。
现代社会,我这样的成年父母已经被分工限制在社会一个角落,但我们对孩子提出了超出自己日常生活的要求。我们希望子女在成年的时候,拥有超出同龄人的考试成绩,有资格选择大学和专业,进入比较高的阶级,同时适应20年后的社会规则。这显然不能让孩子模仿父母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我过去做工程师,把孩子带到身边看我画图,并不能帮他快速提高数学和物理成绩。我现在做自媒体,把孩子拉过来,看我改稿和录节目,也不能帮他提高语文成绩。至于说他长大之后的社会规则,我可能永远都不理解,更不可能预先替他做准备。
所以,在家庭内部,如果我希望培养一个理想的后代,就必须陪他做作业,辅导功课,这要付出大量的额外时间,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父母的能力。至于说21世纪的一些新知识,我根本就无从下手。比如说现在的初中生物,我就不能用1998年参加高考的经验来对付了。
类似的难题,相信其他家庭也有。所以我们的第一选择,是用最近几十年积累的家庭财富,用现代生活增加的空闲时间,来应付子女的教育。
这导致私人教育投入无限增加,消耗在学区房和培训班上,掏空了家庭财富,也占用了家长的精力。国家打击教培机构,本来想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只是让公开的私立教育转入地下,让家长花更多的钱买同样的服务。因为我们本来也不是在乎教育的绝对水平,只要能相对超出孩子的同龄人就行。
这方面的压力最终让大多数家庭筋疲力尽,应付一两个孩子就很累了,多要一个孩子,就会担心影响平均教育水平,所以孩子越来越少。如果没有社会化抚养方案来分担压力,未来的社会可能只有三种家庭。
第一种家庭,全家都被教育拖得筋疲力尽,孩子在健康和心理方面都受到长期损害。这样的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后代,导致人口快速下降。
第二种家庭看到前一种家庭的例子,选择不要后代,人口更迅速的下降。
第三种家庭,对子女完全放纵管理,孩子和主流教育体系脱节。这样的家庭可以生很多孩子,降低人口质量,但肯定不适合用来培养现代公民。
所以我才提出社会化抚养方案,希望同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解决人口问题。
回头再看一下我总结的变化,自从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出现,本来是不存在额外教育问题的,只需要孩子仿效父母的日常生活。但是过去几十年,中国普及了义务教育,也建立了一套和教育相关的阶级体系,迫使每个家庭都用尽力量去拼教育。这是几十万年以来从没出现的情况。只有站在历史视角,理解当前变化的深刻性,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需要对教育做全面改造,选择社会化抚养这一类解决方案。
B 丧失授权的学校
其实我们的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落实社会化抚养了,也就是每个人都体验过的义务教育制度。政府立法禁止父母占用工作日给儿童传授知识,要求孩子必须到学校上课。但过去几十年,学校制度也发生了一个根本性变化,很多人完全没注意到。
古代学校,比如说政府建立的太学、大家族建立的私学,还有普通人也能读得起的私塾,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乃至搞人身控制。一般来说,只要不打出永久性伤害,体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Image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我读书的时候,当时农民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校,甚至是去教师在假期开设的私人补习班,遇到老师都会特别交代一句,说我家的孩子就交到你的手里了,不听话,狠狠打,往死里打。这种授权,表面上是授予打人的权利,本质上是暂时转移了监护权。
几千年来,中国都遵循父权制规则,认为子女是父母的财产,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打孩子也是管教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必须接受的风险。而父母送孩子去学校,为了保证获得满意的教学秩序,就把承担正常风险的权利转移给教师,保证不为正常的风险追究责任,这是很自然的选择。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用道德伦理再给风险授权加一层合法性。当时很多送到作坊的学徒,在拜师之前要签生死合同,授权甚至在法律上都是无可置疑的。
最近几十年,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水平明显上升,法律上不再承认体罚儿童的合法性了,学校体罚现象基本消失,这是好事。但是,与其同时,父母向教师的授权也停止了。学校为了孩子成长,做任何有风险的事情,都要由教职工承担100%责任。这完全绑住了学校和教师的手脚,导致义务教育这种局部的社会化抚养不能分担父母的养育压力。
具体来说,学校承担了传授知识的任务,家长和上级都根据考试成绩考核学校。但是学校没有得到风险授权,必须在健康、心理、安全方面全面承担风险。所以学校做出了非常符合逻辑的选择——延长上课时间,压缩一切有合理风险的活动。比如说集体旅游,足球比赛,劳动课,体能锻炼,都是能减则减,很多小学甚至禁止课间时间去操场。还有一些乡村中学禁止学生读课外书,避免家长投诉心理问题。
学校的避险政策带来了两个后果,首先就是学生畸形发展,这一点相信观众也了解,我就不多说了。
避险政策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父母被迫接过学校的职责,比如说体育锻炼,做手工,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我相信每个城市小学生的父母,都会时刻盯着子女班级的微信群,看看老师又发布了什么新的任务。这些本来应该集体进行的教育活动,现在分散到一家一户进行,是极大的劳动力浪费,必然拖垮父母的精力,让他们不敢要更多的孩子。
所以,我提出的社会化抚养方案,很重要的一个逻辑,就是允许学校像过去上千年那样,暂时获得监护权。因为逃避一切风险的学校,必然是一个畸形的教育机构。
具体来说,就是我在前面定义里面提到的三点。
首先允许教师行使监护权,在工作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有一定风险性的活动,比如说足球,外出旅游,劳动锻炼。
其次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严密监管,人人都带上监控手环,可以定位地点,记录声音。如果没出事,这些严格保密的信息到期销毁。如果出了事,就可以追溯责任,看看是合理操作还是渎职犯罪。
Image
第三是全面保险托底。法律允许的正常风险,遇到了就是倒霉,教师不负任何责任,由国家保险负责赔偿。这样可能会消耗一些财政资金,但是如果学校不承担让学生体育锻炼的风险,不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过上20年,我们的医保会花100倍,一千倍的钱来治疗成年人。所以保险投入不能省。
这里我补充一句,我反复挖掘社会的变化,就是让我们搞清楚,社会化抚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多数人会说社会化抚养是激进变革。但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历史,发现社会化抚养的法律基础是“复古”,是恢复传统,是让学校像过去上千年那样,重新获得部分监护权,可以替学生决定承担合理风险,只是这个风险不再包括体罚。有了这样的社会学分析,我希望大家对社会化抚养可以减少一点情绪化的反对。
C亲情背后有阶级
接下来我还要分析一个社会变革,就是中国人越来越重视亲情,压制了生育愿望。
亲情这东西自古就有,但是和生育数量并没有直接联系。过去的生育,首先遵循人类的生物本能,男女在一起,没有其他娱乐,自然就怀孕了。其次要为家庭的经济秩序服务,比如说养儿防老,养女儿是为了卖出去换彩礼,都是普遍现象。这个过程中当然也有亲情,但不会起决定性作用。更多的情况下,亲情只是一种生活润滑剂。
Image
当时的农民,一年365天要干360天的活,从早忙到晚十几个小时,也没什么精力刻意维护亲情。现在每个人都更富裕,更轻松,更体面,所以也开始经营感情这种奢侈品,不再把子女当成自己的工具,而是更重视子女的个人发展。
重视亲情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我必须用我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当代亲情很大程度上是和阶级意识挂钩的。我们都爱自己的子女,都重视子女的个人发展,就算子女混得不好,也会尽量提供帮助,让他过得体面一些。但是,这都是事后不得不做的操作。如果是在出生之前,就设想自己的后代阶级地位比自己低,要承担更大的社会压力,做更不体面的生活,现代人就会压制住自己的生育愿望,重点培养已经出生的孩子。
具体来说,中产阶级父母看着一个考上985的孩子,要比看着两个考上职校的孩子更舒心。所以,如果辅导一个孩子的学习已经压力很大了,父母必然会压制要第二个孩子的想法,这是当前生育的又一重压力。所以我建议全面推广社会化抚养,一方面解除父母自己辅导学习的负担,另一方面,也让父母的亲情更纯粹一点,不要总以为自己可以干预子女的阶级地位。如果我们能顺其自然地陪伴孩子发展,中国人会有更多优秀的后代。
4 设想未来
在分析了社会变化之后,我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给社会化抚养做的五条定义。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基本服务。通过加税,增加教育机构能提供的服务内容。
第二个方面是确定参与方式。用自愿进出和强制参加两种方式来扩大覆盖率。但无论哪一种覆盖方式,都要求把监护权从家庭暂时转移到学校。
第三个方面是数据监管。全方位记录学生接受社会化抚养期间的信息,既是保护学生,也是保护老师。
第四个方面是保险托底。不合理的损伤,由渎职的工作人员赔偿;合理的风险,国家统一赔偿。
第五个方面是家校联动,鼓励父母有余力的时候陪伴孩子,建立纯粹的亲情。
也许大家还是觉得改革太激进,但经过我前面的解说,或许某些观众的抵触心态会少一些。我现在设想一下五个方面都落实之后的生活。
如果我是有孩子的父母,依托社会化抚养,我认为我获得了更多的生育选择。我可能会考虑抚养2到3个孩子、
如果我是一个单亲父亲,我对抚养一两个孩子也不会感受到压力,甚至可能会考虑和其他伴侣再要一个孩子。
从经济的角度说。一旦过了婴儿期,每个家庭不用再留人照顾孩子,所有人,尤其是妇女,都可以上班工作,就业率会明显提高。如果父母的工作紧张,或者家里的老人有事情,也不用考虑谁照顾孩子的问题,可以直接把还在家的孩子送到学校寄宿,等忙完了再接回来。这是一个对社会,对成人,对孩子都有利的选项。按我的记忆,过去的国企生活区和子弟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提供了类似的服务。
从亲情角度看,亲子关系终于可以在一定程度摆脱经济限制了。古代的家族指望后代读书能当官,长身体能和邻村打架。现代的父母把大多数和孩子的相处时间用来提升阶级地位,这都会影响感情交流。这些压力卸给学校之后,父母可以真正和孩子交流人生,追求最理想的亲情。
我设想了一下,如果国家推行完善的社会化抚养,我不介意生有两三个孩子,我会努力做每个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凭借几十年前的经验,冒充作业辅导老师。如果有了时间,我会尽量带他们出门,去学校还没带他们去过的地方。如果他们和我讨论学习问题,我会试着和他们探讨一些难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和他们聊学校的生活,聊社会上的见闻,或者给他们推荐一点书。这是我能想象的最好的亲子关系。
从孩子角度看,他们终于和过去几十万年一样,有了足够的同龄人伙伴,有了足够的体育锻炼机会,也有了脾气更好的父母。另外,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机构,得到足够的授权和投资之后,可以超越父母的个人经验,提供更多种类的教育。
比如说,十几岁的孩子可以跳过父母的职业限制,跳过父母的偏见,由学校组织,参观各种职业的工作环境,和每个行业的骨干成员聊天,制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计划。现在的小家庭,往往是在孩子高考结束之后,才手忙脚乱打电话,考虑报志愿问题,而且往往会激发父母和孩子的新一轮矛盾,这不像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的态度。必须用社会化抚养方案来补充。
总而言之,社会化抚养的目标,是减少生育的成本,提高新生人口的质量。也许做起来不会完美,但是不做的话,中国的未来只有一片绝望。
2021年7月末的时候,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曾经向全国征集标语口号,宣传最新的人口政策。我当时给计划生育协会提供了一句备选口号:“社会主义的孩子,再多也能养好!”。因为我认为社会化抚养政策,就是在落实社会主义的精神,落实新中国的建国原则。
这里我想再向年轻的观众提出前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国家真的开始搞社会化抚养了,你是否考虑和自己喜欢的人多留几个后代,是不是愿意和社会主义一起陪他们长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