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眷属

字数:1033

回到传奇。柳毅上岸之后,把龙宫得来的宝贝,带到扬州去发售。“百未发一,财已盈兆”,让淮右富豪,都自叹不如了。要知道,当时天下论起富庶,号称“扬一益二”,扬州地区的富豪都比不上,就几乎等于是天下第一了。

后来柳毅两度娶妻,都早逝,柳毅又搬家到了金陵。这时有人来做媒说:

“有卢氏女,范阳人也。父名曰浩,尝为清流宰。晚岁好道,独游云泉,今则不知所在矣。母曰郑氏。前年适清河张氏,不幸而张夫早亡。母怜其少,惜其慧美,欲择德以配焉.不识何如?”

我们不妨先兜底,这个女子就是龙女。

范阳卢氏,当然是大姓女。当然五大姓中单独选中卢姓,可能是因为范阳有地名叫卢龙,暗含着一个龙字。

此女曾经结过婚,前夫是清河张氏,这和泾河小龙就很难对上了。如果只是解释为清、泾读音相近,似乎比较牵强。我疑心这和柳毅传说的另外一个版本有关。因为在山东费县,也有柳毅河、柳毅庙、牧羊坡之类的地名,县志更直说牧羊坡就是“柳毅传书处”。在费县牧羊的龙女,丈夫自然就不宜远在泾河,在清河郡则是合理的。

柳毅娶了卢氏,当晚就觉得她和龙女长得很像,但谈论旧事,卢氏却并不承认。直到一年之后,卢氏生下孩子,才表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看起来,当初柳毅的拒婚,给龙女是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的,怕太早暴露柳毅会翻脸,等有了儿子两人命运多了一层绑定,这才说出来。——在古小说要找符合今天理想的爱情,大概总是要失望的居多。

柳毅便讲了自己当初拒绝的理由,表示这一切都过去了,“从此以往,永奉欢好,心无纤虑也”。龙女很感动,对柳毅说:

"勿以他类,遂为无心,固当知报耳。夫龙寿万岁,今与君同之。水陆无往不适。君不以为妄也。”

不要因为我是其他物种,对我就没有真心,我是知恩图报的。于是除了变成巨富之外,柳毅又获得了两项回报:一是和龙一样,可以活一万岁;二是从此陆上水里,想去哪儿去哪儿。

于是柳毅到洞庭湖见了老丈人,之后就搬到"南海”,也就是今天广州一带。许多年过去,柳毅总也不见老,一不留神就活到了开元年间(713-741)。

唐玄宗“属意于神仙之事”,对柳毅这种人很感兴趣,于是柳毅觉得被骚扰了,就搬回了洞庭,又过了十来年,就消失了。

一直到开元末,柳毅有个表弟薛嘏,被贬官经过洞庭湖,遇到了柳毅。从唐高宗(676-679)中到唐玄宗开元末,大概已经六十年过去,柳毅起码也是八十岁的人了,但他“词理益玄,容颜益少”。薛嘏很感叹:"兄为神仙,弟为枯骨,命也。”柳毅就给了薛嘏五十颗药丸,说一粒可以多活一年,吃完了再来找我,也别留在人世间折磨自己了。

于是过了“四纪”,也就是四十八年,连薛嘏也不知所踪了。而陇西李朝威和薛嘏是朋友,听他说过这件事,就把它写了下来。

由这条信息推算,可以知道这篇小说大概是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或稍后,和《李娃传》《莺莺传》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卞孝萱老先生据这个时间点,又推论这篇小说是同情“永贞革新”的作品,龙女影射柳宗元被贬……脑洞颇为清奇,不能当论文看,但可与马伯庸亲王的小说并置案头。


柳毅拒婚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