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不贫困的贫困亚裔美国人

字数:1252

2010年美国中期选战临近之际,人口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即奥巴马执政第1年,美国贫困人口从13.2%增加到14.3%,高达4360万人,也就是说,每7名美国人之中,便有1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其中,25.8%的非洲裔美国人和25.3%的拉丁裔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问题再次受到美国公众的关注。

在美国,贫困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贫困虽然有经济指标,但并不能用绝对的收入标准来衡量。贫困会使人们缺乏政治和社会参与意愿、限制他们子女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受人歧视、疏远社会,因而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以这些负面影响来看,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它的“贫困人口”其实并不止统计数字中贫困线以下的人数。

在美国,有不少亚裔美国人,尤其是华裔,都可以包括在这种性质的“贫困人口”之中。从统计数字来看,2008年的亚裔贫穷人口数是11.8%,低于全体美国人的13.2%。美国贫困线的标准是,1口之家:年收入10830美元;2口:14570美元;3口:18310美元;4口:22050美元;5口:25790美元;6口:29530美元;7口33270美元;8口:37010美元。2008年的亚裔家庭收入平均是65637美元,高于全国平均的50303美元,相比之下,白人家庭的平均收入是55530美元;非洲裔美国人家庭是34218美元;说西班牙语的美国人家庭为37913美元。

亚裔家庭的收入虽然看上去较高,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经济地位真的十分理想,更不用说是政治地位了。研究亚裔问题的社会学教授魏惠英曾指出,亚裔家庭的高收入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大部分亚裔居住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12个大城市,而那里的中等家庭收入比其他地区高,由于消费也高,中等家庭实际收入会因此而偏低3.5%。美国统计局统计贫困人口时并不考虑收入和消费的地区差异,由于居住所在地的原因,亚裔美国人的经济状况被大大地高估了。其次,亚裔家庭成员相对较多,做小生意的百分比也最高,这些生意一般由家庭营运,数个或所有家庭成员全部参与,工作时间很长。他们赚的钱或许并不少,但人均或单位时间的工资其实很低。尽管亚裔美国人平均受教育的程度最高,但是经济回报却最低。统计显示他们每多受一年教育所增加的收入仅为$2300,比白人的$3000低23%。

亚裔美国人的经济收入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在公共参与上却远比不上比他们经济收入低的非洲裔美国人,华裔尤其如此。目前,在美国的有色人种中间,非洲裔选民参与选举的比例高达90%以上,同属亚裔的印度裔移民,参与程度也高达60%,而华裔参与程度只有20%左右。造成在美华裔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很多,除了参与意识不强,许多华裔还是处在“讨生活”阶段,流动人口多,也使得投票率无法提高,说明经济状况事实上限制了华裔的公共活动。

2010年11月,美国要进行人口普查,华裔社区是普查机构重点动员的对象,因为华裔文化中缺乏公共参与的习惯和意愿,以往的参与很不踊跃。例如,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寄回问卷率为67%,纽约市为55%,纽约有些华人聚居的区内,2000年的人口普查问卷回复率只有40%。许多华人因为身份或语言问题,对于人口普查非常排斥。加上华裔一间房子,常常住了比一般美国人多好几倍的人,普查结果比实际人数要少许多。这些华裔的年绝对经济收入也许并不太低,但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心态、行为都明显地打上了贫困者的烙印。

贫困是一种消极、颓废的心态,贫困者往往会感到一种莫名的、非理性的害怕和压抑,对他们认为过得比自己好的人,要么仇恨,要么谄媚。贫困使人缺乏安全感,对公共生活冷漠怀疑,陷入犬儒主义、焦虑自卑之中。贫困因此成为一种对人的伤害和社会非正义,美国公众在公共生活中关注贫困问题,与他们认识到贫困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作用是分不开的。


5 不算啃老的“啃老族”7 宽容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