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的幽默

字数:273

典故和成语是分不清的,有典故的场所也容易产生错字。举一个例子。《人民日报》1989年3月2日《大地》副刊上有一篇《待漏斋与八百万字》,记张恨水抗战时期住在重庆乡下,卖文为活,生活清苦。屋顶逢雨即漏,自题为“待漏斋”。远处可望见孔祥熙与林森官邸,因自题门联:“闭户自停千里足,隔山人起半间楼”,云云。这“半间楼”的“间”字是个错字,应该是“闲”字,(“闲”也写作“閒”,和“間”近似)。张恨水在这里用的是南宋奸臣贾似道“半闲堂”的典故,用“半间楼”就不对了,孔祥熙和林森的住宅一定是很堂皇的,哪能是“半间”?连他自题的“待漏斋”也是有典故的,不必考据,只要是读过《古文观止》的都知道。把自己的破屋题为“待漏斋”,一语双关,是自嘲,把远处达官的府第称为“半闲楼”是讥讽,于牢骚中见风趣,是张恨水本色。


“爹爹”和“哥哥”熟语变形、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