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本 >
- 破戒(岛崎藤村) - 陈德文译 >
- 第六章
三
那天晚上,丑松躺下以后,仍在思念父亲和前辈,翻来覆去睡不着,银之助早已鼾声如雷了。丑松凝视着旁边并枕而卧的朋友的睡脸,见他睡得那样甜蜜而宁静,心中多么羡慕!夜深了,丑松从床上翻身起来,把拧小的灯芯重新拨亮,开始给莲太郎写信。如今他十分小心,就连这封问候病情的信也是背着别人写的。丑松写着写着,时时停下笔来,就着灯光,瞧瞧朋友熟睡的面孔。银之助像条死鱼一样张着大嘴,睡得不知天南地北。
丑松并非完全不认识莲太郎,他曾通过别人的介绍同莲太郎见过面,年里曾通过两三次信,彼此的心情都有些了解。不过,莲太郎只是把丑松当做一个有志的知己看待,他做梦也没想到这青年和自己是同一出身。丑松也很踌躇,他不能说出这个秘密来。因此,那天晚上写信时,总是那么吞吞吐吐,不能把自己想到的事充分表达出来。其实,只要把自己为什么那样爱慕莲太郎这一点写上,其他的事不写也行。啊,能写的事丑松自然会写出来,不能写的正是丑松所害怕的,写到后来,终于写成了一封普通的慰问信。“寄东京猪子莲太郎先生。濑川丑松上。”当写好这封信的时候,他为自己的不诚实而深感内疚。他丢下笔,叹息了一声,又钻进冰凉的被窝,等到略微有些睡意的时候,就接连不断地做起噩梦来。
第二天清早,莲华寺的庄傻子跑到学校来,说一定要见到丑松。打发校工去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有件东西要当面交给丑松。丑松来到大门口,庄傻子交给他一份电报,连忙打开一看,只有简单几个字,通知父亲去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了丑松很大的震动。他半信半疑反复看了几遍,消息是确实的,发报人是根津村的叔叔,电报写明要他“速归”。
“这实在太不幸了,您一定很悲伤,我得赶紧回去告诉师母一声。”
庄傻子说着,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就像小孩子怕死一样。
丑松的父亲,平日十分健壮,即便天气变化剧烈,也从来不感冒。他那结实的身体,连青年人都比不过他。牧人的生活听起来好像很有趣,实际上这种职业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尤其是人们一提起西乃入牧场养牛的事,都称赞说:“只有那老汉才能干得了。”因为这不光是熟悉牛的脾性就能在乌帽子岳的深山谷里长期待下去的。就算耐得住那儿多变的气候,也过不了那儿的寂寞生活。生长在温暖的阳光里缺乏忍耐力的南方人,无论如何是当不了山区的牧人的。那地方就是那个样,信州北部的人,尤其像丑松的父亲这样朴实、勤劳而又刚毅的人,从来不把劳苦当做一回事。何况老汉还有别人所不知道的秘密情由。这位思虑极深的老父亲不光把终生的戒语教给了丑松,自己也十分审慎,尽量避开人们的耳目。他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活着,对老人来说,除了祈求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指望和慰藉了。他为了对丑松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一个人离开尘世,来到这远离城市的深山里,朝夕眺望着烧炭的炊烟,与牛群为伍,过着寂寥的日子。他每月从丑松寄来的钱里拿出一些来,买他所喜欢的村酒喝,这便是这个牧人最大的乐趣。他说这样可以忘掉劳苦和寂寞。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爷子,丑松真想说,他比钢铁还要硬啊!如今连个生病的消息都没有告诉丑松,怎么会突然通知说他死了呢?
电文很短,死亡的情况不明。而且按照每年的习惯,父亲总是在春雪开始消融的季节到牧场的小屋里去,然后在山谷覆盖着茫茫白雪的时候回到根津村的家里来。而今严冬季节快到了。父亲究竟是死在西乃入,还是死在根津?单凭电报是无法知道的。
这时,丑松想起了昨夜的事,想起了父亲的呼唤,那喊声渐远渐弱,听起来像是父亲在同儿子告别。
当他把电报送给银之助看的时候,就连这位知心朋友也感到意外,他茫然呆立了老半天,时而瞧瞧丑松的脸,时而反复看着手中的电报。不一会儿,银之助像想起什么似的说:
“噢,根津村有你的叔叔吧,只要有你叔叔在,一切就都有人照料了。可是我实在替你伤心,不管怎么说,你得赶紧做回家的准备,学校的事嘛,老兄,我会替你担当起来的。”
这位朋友是如此关心丑松,他脸上充满了真情实意。银之助对昨晚的事只字未提,但这位年轻植物学家的眼睛里却表示出:“人总是要死的,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校长是准时到学校来的,丑松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并说自己打算马上回去一趟,离校期间,担任的课程拜托了银之助,请校长给予关照。
“你一定吃惊不小吧。”校长说话很亲切,“学校里的事有土屋、胜野,你丝毫用不着担心。令尊大人谢世,我也甚感意外。等服丧期满,料理好一切事情之后,请务必再来为学校尽力。我校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如此发展,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劳,有你在,我是多么放心啊。最近,听到有人在某种场合下谈到你,我感到像是夸奖我自己一样,说真的,我全指望着你呢。”说到这里,校长改变了口气,“你要出门,总会有些想不到的花销,我手头有点现款,可以供你派派用场,需要的话,你就拿去一些吧,请不必客气,钱一不够,就会感到不方便的。”
校长这番话,说得多么巧妙啊!可在丑松听来,只不过是虚情假意而已。
“濑川君,请不要忘记呈送请假报告,因为都得照章办事。”校长补充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