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华夏起源故事的来历
炎、黄来自羌和周
在《诗经•生民》里,弃-后稷的结局只是家业兴旺,受上帝福佑, 成为家乡颇有威信的长老。但到春秋,后人又创造出了更古老的、《诗 经》里没有的尧和舜,于是,后稷的经历再被翻新,增添了更显赫的 内容:尧帝闻知弃的才能后,举荐他担任“农师”,教导天下百姓农业; 到了舜帝,则更受重用,还获得“后稷”的称号。
但让后稷给尧舜效力,时间上很难对应。尧舜被安排在夏朝之 前,而夏朝和商朝加起来有一千年左右,在这期间,周族首领却只 传了十五代人。这样算起来,平均每代首领要在位七十年。这不符 合常识。6
不仅是后稷,商族的始祖契也被拉进了这个半神伟人们的职场, 成为大禹治水的助手。其实,周族和商族刚诞生时距离遥远,不太可 能知道彼此的存在,其始祖更不会发生联系。只有到了西周,商周各 自的始祖传说才被改编整理到一起,分享身份认同。某种意义上,这 也是一种对失去王朝的商人的安抚。
春秋末年,孔子编辑《尚书》,他认为,那些最古老且可靠的半 神帝王是尧、舜和禹,后稷和弃则是他们的部下,这构成《尚书》叙 事的起点。以现代学术标准看,《尚书》中那些最古老的篇章,如尧、 舜、禹及夏朝,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到了商朝才开始有一些可信的内容, 如《盘庚》。
关于周人更古老的始祖,或者说商、周等各民族的始祖,春秋时 还出现了黄帝和炎帝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黄帝以姬水成,炎帝 以姜水成。”意思是说,黄帝住在“姬水”旁边,所以用“姬”姓; 炎帝住在“姜水”旁边,所以用“姜”姓。7这其实是把羌人和周人 曾经的共生关系推到了更古老的时代:炎帝成了羌人的始祖,黄帝则 成了周人、商人以及其他各族群的始祖。
史学大家顾颉刚称这种现象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意思 是说,越晚产生的传说,反倒在神谱里面越古老,就像人们堆柴堆,“后 来者居上”。因为时代越晚,各族群的祖先传说就越是逐渐汇总到一 起,这时,各自的先祖孰先孰后以及谁比谁厉害就成了问题。因此, 为了制造更大范围的身份认同,就只能创作更古老的先祖,给各族 群增添一位共同的始祖。先祖诸神的关系和谐了,世间各族群的关 系才能和谐。
这种创造各族共同祖先“黄帝”的工作,从春秋就已经开始。孔 子编辑《尚书》时,比较谨慎,没有采用。但到西汉时,黄帝的故事 已经有了各种版本。司马迁认为,这些都不太可靠,有学问的人不应 该轻信它们:“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 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
但司马迁还不可能有顾颉刚所说的那种科学认知方法,也没有孔 子的自信心,他只能选择把相对显得不那么荒诞的黄帝及其他四位古 帝的传说编排起来,写成《史记》第一卷《五帝本纪》。
再来看周人“姬”姓的来历。它应当和后来被创造的黄帝没关系。 有古代经学家解释,姬字是女字旁加一个脚印的造型,象征姜嫄踩到 的上帝足迹。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则认为,姬是形声字,右边是 它的音旁。确实,它和“巨”字造型很像,但问题是,姬字来自商人 的甲骨文,而商人是不太可能关注一个遥远的小部族的族源神话的, 所以脚印的说法应该不实。
那么,周人的这个姬姓到底是怎么来的?应该是来自居住的地名O 剔除后起的黄帝传说,可以推测,后稷的某一代后人应该曾经居住在 一条姬水附近,故而给自己的部族冠以了姬姓。从这以后,他们就可 以和姜姓部族通婚了。
长期以来,周人都是只有口头语言而没有文字,直到商朝末年与 商朝接触后,周族上层族长才开始学习商人文字,并从中选了音近且 带女字旁的“姬”字,从此一直沿用下来。商人姬字的本意,可能是 女子梳头用的篦子,其实也是一种人祭方式。上古的族姓多用女字旁 的字,如姜、姑、姒等,这可能和他们的女性始祖传说有关。
三个“周”的纠缠
武丁时期的殷墟卜辞里有“周”,但卜辞里关于“周”的事件, 从未出现在周文王族人的记忆里,也没有进入《诗经》等文献。这有 点难以解释,因为商末的周族很热衷攀附商朝,不应当遗漏掉武丁王 时期的荣耀。
其实,这背后的问题是,“周”本来只是一个地名,生活在这里 的族群曾经发生过更迭变换,先后有三个人群生活在周原地区,彼此 区别很大,不能混淆。
先来看最早的。后稷的儿子离开故乡周原和有邰氏部落后,那块 土地上还有居民吗?当然,有邰氏的多数人还是会在故乡继续生活, 不仅如此,他们在周原还形成了以“周”为名的部落。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说,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叔均继承 了后稷的农耕事业,建立了一个“西周之国”: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日叔均。帝俊生后稷, 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 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这里说的“帝俊(善)生后稷”,不再是姜嫄未婚生子,显然属于后 人加上去的附会之辞。根据《诗经•生民》,姜嫄生后稷之后,应该 还会继续生育,所以后稷会有同母弟弟台玺。台玺的台就是邰,说明 他属于姜嫄的有邰氏部族,而台玺的儿子叔均自然生息在周原,并将 其发展为“西周之国”。这个“西”周容易和后来的西周王朝混淆, 实际上,《山海经》之所以称其为“西周之国”,可能是为了和后稷、 不窜后人那一支远行的周族相区别:后稷和不窜的后人(姬周)迁 入了戎狄山林;台玺和叔均的后人则开发故乡周原,沿袭后稷的农 耕事业。
另外,《山海经》可能还混淆了一点:叔均这支周族未必是姬姓, 很可能沿袭的是姜嫄旧有的姜姓。只是后稷那一支姬姓周族后来建立 了周王朝,名气太大,使得后人误以为周人必然大都是姬姓。
在不窜“远窜于戎狄”期间,周原的姜姓周族应该一度比较繁 荣。如前所述,武丁时代的甲骨曾多次记载对“周”的讨伐(“寇周”), 光卜辞就有近十条,说明商人对其印象深刻。当然,结局是姜周被商 人征服,大多数人可能被押送殷都成了武丁卜辞中的祭品。从此,这 一支姜姓周族就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这之后,武丁王应该是把周地分封给了一位商人贵族,建立了 一个商人的“周侯之国”。甲骨卜辞里也有关于它的记录,都是一些 和王室关系亲密的内容。武丁朝后,商人势力退潮,这个商人的周 国也随之消失,周原遂成为荒芜之地,只有少数族属不详的人群在 这里活动。
总结一下,“周地”只有一个,就是周原地区;但名为“周”的人群, 则有三个:
一,姜姓的周族。这是台玺和叔均的后人形成的族群,可能从夏 代起就一直住在周原,到商王武丁时被剿灭。这里说的夏只是时间概 念,夏朝并不能统治关中。
二,武丁王分封的商人周侯之国,存在时间很短。
三,后稷和不宙的后人形成的族群。他们从夏代就离开周原,迁 入山林过戎狄的生活去了,但到商朝末期,又迁回周原(叔均后人曾 经的生息之地),成为后世熟知的姬周族,并且灭商建立了周朝。
长期以来,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前面两个周族(国)的存在,只知 道后稷后人这支姬姓周族,所以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在武丁时期, 后稷和不留的后人形成的这支姬姓周族还是深山戎狄,不但根本没有 和商朝作战的能力,更主要是也没这种机会,为什么当时的甲骨卜辞 里还经常出现“周” ?再有,倘若姬姓周族在武丁王时期就和商朝频 繁地发生战争,那灭商后的周人为什么没有大肆宣扬,把这些事迹写 到史诗和史书里去?
最先意识到这个矛盾的是徐中舒,他推论说,在姬姓周族来到之 前,在周原生息的是“姜族女国”,也就是姜嫄部族的后人,曾和姬 姓的周族长期保持通婚关系。8这个推论非常重要,本章就是对徐中 舒观点的深化。
“周”字的甲骨文写作图或用,古文字学家认为,这是耕作的农 田的形状,因后稷以来的周人擅长耕作,所以便用农田的造型来表示 周。但这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甲骨文是商人创造的,在商人眼里, 西土的羌人是野蛮人,所谓周人的农业水平高也只是就西土的环境而 言,和商王朝相比,他们的农业技术不值一提,商人不可能为远方蛮 族专门造一个表示农业的字。
所以,甲骨文里的“周”可能就是周围、周边之意,属于生活中 常用的会意字。而周人自称的“周”,可能只是个地名发音,没有文字, 也没有明确的含义,也或者我们迄今还不知道。
神农是炎帝,也是羌人
不窜为什么离开周原?很可能是因为和自己的堂兄弟叔均不睦, 只好远走他乡,重新立足。9
姬和姜这两支周族,虽然很早就分家了,但姬姓周族应该仍保留 着对台玺和叔均这支亲族的记忆。特别是,当他们迁回周原定居时, 叔均一支虽早已绝迹,但姬姓周族知道,周原这块土地本是叔均的族 人耕种的,于是叔均被抬升为“田祖”之神:姬姓周人以弹琴和敲鼓 的方式来祭祀田祖,祈求降雨;当庄稼发生虫害,会捕捉害虫投到火 堆里,以此祈求田祖帮忙除虫,所谓“田祖有神,秉畀炎火”。10
大约是春秋以后,因为人们要创造更古老的帝王传说,叔均的地 位又有了上升,成了神农。”而在传说里,神农和炎帝经常被纠结为 一个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春秋始,人们创造的更古老 的帝王传说(黄帝和炎帝)的素材主要来自后稷和叔均这伯侄二人, 结果,后稷化身成了黄帝,叔均化身成了炎帝(神农)。甚至在有些 版本里,黄帝和炎帝还成了兄弟,这又是后稷和叔均之父台玺关系的 翻版。
姜嫄生的这一对儿子,不仅分化成为两支周族,也被后世创造为 黄帝和炎帝,成为整个华夏世界的共同祖先。这背后的原理是,自西 周以来,姬周文化成为正统,他们的族源故事自然成为重新创作古史 的首选素材。当然,其他东方部族的族源传说也会是素材,但地位远 不如周族始祖化身那样处于核心地位。
了解了叔均这一支姜姓周人,不仅可以解释武丁卜辞中的“周二 还有助于理解《诗经・大雅•文王》中那句著名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O 对于姬姓周族来说,称为“旧邦”不太确切,他们并没什么太显赫的 历史,但姜姓周族不一样,至少武丁王的卜辞能证明,他们曾经是商 朝比较重视的对手。所以,这个旧邦应主要是指早已灭亡的姜姓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