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册封“周方伯”

字数:2236

《史记》记载,在周昌的臣僚向纣王进贡大量礼物后,纣王开恩 赦免了周昌,为表忠心,周昌又向纣王贡献了一块“洛西之地”,于是, 纣王赐周昌弓矢和斧钺,授西土征伐之权,称号为“西伯”。

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烙之刑。纣乃 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史记•殷本纪》)

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日:“谱西伯者, 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烙之刑。纣许之。(《史 记•周本纪》)

这种赐弓矢和斧钺并授予征伐之权的做法,并不见于商代的甲骨 文和金文,更像是西周以来分封制度的规则,甚至是春秋时期周王室 对齐桓公和晋文公等“霸主”的授权。齐国人管仲曾经追溯齐国在周 朝诸侯中的地位(当初周王授予太公吕尚征伐之权):“昔召康公命我 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 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左传•僖公四年》) 结果,这种春秋时人的观念传到战国和秦汉以后,成为书写文王和商 纣故事的母题。

《史记》所说的周昌向纣王贡献的“洛西之地”,可能在渭河北支 流“西洛水”的西侧,距周原有点远,反而比较靠近西安老牛坡的崇国。 从当时的形势看,周族不大可能扩张到这里,恐怕只是后人的想象。

战国诸子及司马迁的叙事总喜欢把商朝的灭亡归因于纣王的残 暴和道德堕落。《史记•殷本纪》说,纣王曾经创制“炮烙之刑”:“纣 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后世学者对此 的注解是,这是让人在火炭烧红的铜柱上走路:“膏铜柱,下加之炭, 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列女传》释) 其实,这应当是商人惯用的“燎”祭或“燔”祭。火烧祭品的起源 非常古老,新石器遗址就经常发现祭坛、炭灰与烧过的骨头,人类 古文明也大都有烧烤献祭的记载,如《圣经•旧约》。因而,这并不 是商纣首创。

《史记・殷本纪》还说,周昌获释之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 王不再使用“炮烙之刑”,“纣乃许之”。这实乃后世的一种道德叙事, 并不符合当时的规则。

纣王时期的一大特点是,不仅杀祭异族人牲,也用商人贵族献祭。 前述殷墟后冈H10祭祀坑就埋有数十具贵族尸体,而且填土中亦有大 量炭灰和烧过的骨头。此外,还有史书记载的纣王杀戮王朝重臣并让 人吃掉的行为,所谓“醯九侯”“脯鄂侯” “剖比干”。

九侯有好女,人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随九 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

纣愈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 强谏纣。纣怒日:“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史 记•殷本纪》)

这自然会在商人显贵和周族等附庸上层引发极大恐惧,形成纣王残暴 的种种传闻。然而,到西周后,人们已经忘记商人的鬼神血祭文化, 只剩纣王个人的种种荒淫故事保留了下来。

根据考古和甲骨卜辞提供的真实历史背景,周昌可以被商朝称为 “伯”,但说他被封为可以征伐列国的“西伯”,则应当是虚构的。毕竟, 老牛坡有商人的崇侯之国,还轮不到周族来任意征伐西土。

从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开始,周人就有拉商朝大旗抬高自己的传统。 如前述,来自挚国的大任和莘国的大姒,皆被周人史诗说成“天之妹” 和“自彼殷商”,甚至《易经》中还有“帝乙归妹”之谓,这样看来, 周昌被宣扬成有征伐西土之权的“西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不过,纣王确实曾授予周这个小番邦一点正式名分。记录周昌 随纣王南征的师卦上六爻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J 意思是说,大君发布命令,让我(周昌)建立国家,世代传承下去, 不要任用小人。

殷墟考古并没有发现册封周昌的甲骨记录,但在周原的“文王大 宅”找到了,而且不止一片。

先看有残缺的第一片:

……才(在)文武……王其邵帝天口,典皙周方伯? 口由正, 亡左……王受有祐。(周原甲骨H11.82)

大意是说,纣王祭祀先王,询问是否应当“典册周方伯”;结果是顺利, 纣王会受到先王的保佑。

在这条卜辞里,纣王可能祭祀了两位先王:第一位是“文武口”, 可能是其祖父文丁(文武丁);第二位是“天口「 可能是大甲,商朝 第四代王,因为第二片甲骨的卜辞中也出现了大甲。“邵”是祭祀方式, “帝”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对大甲的尊称。

再来看完整的第二片:

贞:王其童侑大甲,哲周方伯,盍,由正?不左,于受有佑。

(周原甲骨H11.84)

这里是说,举行占卜,纣王向先王大甲献祭,询问是否应当“册周方 伯”;结果是顺利,纣王会受到先王的保佑。

“册周方伯”后面的盍字,出自曾任周原考古队队长的陈全方先 生的临摹与释读。盍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手抓着一名女子,下面放 着一个接血的盆,一种杀女子献祭的方式。6

在《史记》中,亶父和季历并没有“伯”的头衔,只有周昌有“西 伯”称号。所谓“西伯”固然有周人夸大吹嘘的成分在里面,但看来 到周昌的确是有了 “伯”的头衔。如前述,倘若前两代就已经获此称号,

周原甲骨H11.82

周原甲骨H11.84

周人肯定会更夸张地将其载入史书。当然,如上述两片周原甲骨所载, 纣王授予周昌的真正头衔是“周方伯”,仅是认可周作为一个西方小 邦而已。

按理说,册封仪式应当在殷都举行,为什么这些甲骨会出现在周 原的“文王大宅”?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些是周人替商王占卜的龟 甲,其年代可定为周文王时……这些片龟甲有可能是从商朝都邑带回 的。” 7但问题是:一,商王册封周方伯的决策为何要由周人来占卜? 截至目前,从未发现商王有把占卜后的甲骨赐给臣下的记录。二,这 两片甲骨非常小,上面的字小如粟米,根本不适合这种礼仪用途。三, 甲骨记载的内容发生在殷都的商王朝廷,但制作风格却又是周原“文 王大宅”的。真可谓谜团重重。

对此,本书的推测是:册封仪式的确是在殷都举行的,周昌也目 睹了商王占卜和刻写卜辞的过程,并牢牢地将其记下,待回到周原后, 为了获得商王占卜通神的能力和推进自己的“翦商”事业,他偷偷地 模仿了整个过程,包括刻写卜辞,而且为了保密,他还采用了非常细 小的微雕字体。或许在周昌看来,只要能完整地再现祭祀和占卜的过 程,也就等于掌握了商人与先王(诸神)沟通的方式,从此,他就可 以单独地联络诸神与商朝先王了。

此外,这两片甲骨上的“周”和殷墟卜辞中的很不同,它的上半 部更像是“用”字,而且下面还多了一个“口: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对“周”字的解释是:“从用,从口。”看来,其渊源应该就是周原 “文王大宅”的甲骨刻辞。

在甲骨文里,“用”字有专门的含义,指杀掉献祭的人或牲畜,如“用 羌”或“用牛”,这几乎是它在商王卜辞中的唯一含义,且使用次数极多o 所以,“从用,从口”的“周”也可能是商王室为姬周族特意造的字, 象征其职能就是为商朝提供“用”的人牲,只是目前的材料尚不足以 为此提供确证。


殷都屠宰场的贱民被吃掉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