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邱会作回忆录 - 邱会作 >
- 第四篇 我的晚年 >
- 第四十六章 在西安的日子
落难中的情谊
八一年九月十二日,我到西安是居住在长乐西路安仁街21楼。为了「保密」,公安部门要我改名为邱季龙。在八二年之前,邻居知道我「身世」的人很少,但不到两年时间,知道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大家都称我邱老。
战友子弟
西安有不少干部子弟,他们都想认识我,也想见见我。原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桂绍忠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中,军医科学院的造反派郑洪泰,夺了军医科学院的领导权,把院长桂绍忠、政委程坤源都打倒了,并强迫他们劳动改造。六七年五月底,我向军委报告,经请示叶帅、聂帅批准,立即决定对军医科学院进行军事管制,郑洪泰停职反省,院长桂绍忠,政委程坤源立即解放,并恢复工作。
小桂是四医大的研究生,八二年回北京过春节,把我在西安的情况向他父亲说了,他父亲说了一句话:「有机会可以看看他。」在当时严酷的政治情况下,这句话也是值千金的。
八三年六月一个下午,我外出散步后往家走时,小桂在我的后面一个箭步走上来对我说:「我是桂绍忠的儿子,现在四医大读研究生,我来看看您。」小桂自从上了我的门之后,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我家一次,他常买些东西,自己动手做饭给大家一起吃,实际上是在帮助我。
小桂给我做了很多事。例如,我读的书就是他从学校的图书馆一次一次带来的。我在西安进过两次电影院,有一次就是小桂硬拉着我去的。小桂一直把我当成尊敬的长辈,当成老革命看待,这给我的精神世界有很大支持。
小桂说:「您倒台了但您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这是您的最大成功。全军特别是后勤系统对你的印象一直是很好的。对你不怀恶意的人都说,你在主持后勤工作期间,做了很多工作,后勤战线在全军的威望最高。六七年三月三十日周总理在总后机关干部大会上指出:『邱会作同志是我军最好的后勤部长』,总理的话,代表了全军共同的看法。总后机关除造反派之外,真正反对邱部长的并不多。」
小桂说,我们研究生中,有不少人认识邱部长,大家在闲谈中一致表示:「希望邱部长保重,长寿!」
意外来客
一天晚上约七点钟,有人敲我的门,进来一个红光满面的「老头」,坐下后他反复问我认不认识他?然后他又自言自语地说:「你不可能认识我啦,我是平津战役时你的俘虏呀!平津战役时,我们去收容所之前,你给我们讲了话,有一句话对我终生受益。那就是『不要悲观,努力就有前途』。我听说你现在很困难,我也没有什么思想水平,只想用你过去教育我的这句话来回赠给你。」我除了谢谢他也无言以对,临走前他拿出五盒蜂王浆送给我。客人走了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突然不能动了,可能这件事对我刺激太大了,激起了难忘的征战岁月。平津战役,炮火连天,我四野八纵三分钟突破民权门,第一个冲占金汤桥……。我作为纵队政委给敌人俘虏讲话……可我现在却在困难中求生……,一切都颠倒了。
催人泪下
胡敏出身贫苦,十三岁就在陕西省立医院做工。医院有一对老夫妇都是医生,但他们没有孩子。这对夫妇看到胡敏(原名胡秀英)勤劳乖巧,就收养了她。这对胡敏来说是天大的喜事,胡敏就此有了温饱。老两口还教她识字,介绍她去当护士。三六年胡敏在医院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掩护过省委书记崔廷儒。三七年抗战爆发后,胡敏参加了抗日医疗队上了前线。临走前并没有给老两口讲,是偷偷跑掉的。事后老两口受到国民党特务的刁难。人生沧桑,几十年后胡敏又回到了西安,她是从这里参加革命,反而作为反革命回到家乡。他一生都惦记老两口,解放初期有过联系,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见过面,文革中又断线了。到西安后经多方打听老两口还健在,而且都是教授一级的专家。胡敏去拜谢时,进门就给老两口跪下了。胡敏说:「我是感谢你们的恩情今天来拜恩,同样,出于感谢你们的恩情,今后不能再来了。」老两口爱怜地拉起胡敏,三个人都在落泪,临走前他们留下了电话并送给胡敏500元钱。胡敏哭着到了邮局把钱寄回并留言道:知恩不能报,全做无此人。
战友情谊
我的一生,除了公敌之外并无私敌。在革命队伍内部,除了在文化大革命坚决反对造反派之外并无仇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同上级、同级、下级都结下了友谊。我流放到西安后,来看我的人很多,凡老战友到西安来,都要到我的住处来看我。
原中央粮食部副部长赵发生是我的同乡。我们在长征的途中相识,到了陕北之后,见面的时间多些,解放之后在业务上的联系很多。我们是老战友,他对我很尊重,很关心。
赵来西安是搞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的军粮供应资料,准备写一本军粮供应的专著。他只知道我在西安,但并不知道住址。为了要见我一面,他一到西安就打听我的住址,但市粮食局也不知道我住在什么地方。为了搞清楚我住的具体地方,市粮食局派专人到省公安厅才搞清楚,并到长乐西路派出所问清了我住的楼号和门牌号数。
一天下午,赵副部长在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和他的秘书陪同下,突然来到了我的住处,当时我真是不知所措了。赵怕我激动,一进门就说起笑话来。他观察到我还平静,我们才开始谈话。
赵说:「我到西安来搞点资料。既然到西安来了,一定要来看看你。有一次开会后胡耀邦同志把我和张永励留下说,你们有机会见到姓邱的,告诉他:『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要向前看。我认为我们的党不应把圈子搞得很小,要把圈子搞这么大(两臂张开),多团结一些人总是好的。这个意思你可告诉他本人。』耀邦同志还说:『有些人别人打他反革命,吃了苦,他委屈得很,可他上了台,打别人反革命有下手很重,搞怨怨相报。其实,很想发他们几个的财(即给我们落实政策,在干部群众中赢得更好影响)。』」赵说:「今天,就把话当面向你转达了。」
孔瑞云是原山东省军区司令员,是福建的老革命。整个解放战争我们都战斗在一起,他是东野八纵的后勤部长,我们的革命情谊是很深的。他路过西安,决心一定要看到我。但不知道具体地方,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后来就干脆到长乐西路派出所去问我的住处。
派出所的人听他的口音和派头就知道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孔说:「邱是老革命,也是我的老领导,除了看看他之外,还要看看他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助他。我们是一起出生入死打败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人啊!」
派出所长说,我心里想的也和你一样。所长不到五分钟,就把老孔领到我的住处来了。
孔瑞云一进门就给我敬了个礼,然后紧紧抱住我不肯松开,我激动得也掉了眼泪,他说:「我们来看看你。今天我来看你同过去看你,在我们心里是一样的,你永远是我的老首长!你不要难过,要高兴!你要是难过,我们就更难过,你的许许多多老战友,老部下,都很关心你!」
我听了老孔的话,心里有很多的话,都说不出来了。由于老孔找我花的时间过长,上火车的时间快到了,我们谈的时间不很长他就要走了,临走时,他给我留下几百块钱和粮票,我们互相热泪盈眶地分手,我心里的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的老战友任思忠到西安,是卜占亚带他来看我的。他一进门也是紧紧地抱住我,他说:「你过去是我的老首长,现在还是我的老首长!」我们谈到了很多,从战争年代一直谈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也常常激动地双双落泪。老战友的真情和友谊对我在困难时期支撑下去是巨大的力量。
我在北京郊区顺义县卫戍区警卫三师师部关了五年又三个月,防化H副连长同我相处了三年多,整个警三师对我都是关心和敬重的,同样,H副连长对我也是关心和敬重的,这给我精神上是很大的支持力量。他能到西安来看我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个看管你的人,还能来看我,而且是在公审之后,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们相识是因为我被打倒了,被他看管了,他从我身上得不到一点「油水」,他能关心我,这是为什么?
真情实意。
我想了很久,就是我们都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人民解放军。我对H副连长是感激的,佩服的。
九二年我来到北京,张震和段苏权知道后都看过我还请我吃了饭,之后段苏权还多次看我。张震在国防大学请我吃了饭,他自己带了一瓶茅台酒,并对管理人员说:「我请我的老同学吃饭。」为什么是老同学,我真是不得其解,张震说:「我们是抗大的同学嘛!我们是一个队,一个支部。」我笑了起来,他这个理由想得好。席间,张震对胡敏落实政策很关心,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很熟悉,更重要的是他反对搞株连。他们对我的老伴落实政策都尽了很大的力,使我非常感动。胡敏的战友经常来看她,很多人都问寒问暖并给胡敏钱和粮票,给胡敏买衣服,胡敏每次都热泪盈眶。段苏权对我的关心,使我非常感动。我当时住在大儿子家里,他几次驱车来到寒舍看望我,说了很多关心和鼓励的话,他还把我接到他家里去叙旧,我对段苏权同样是感激的。
这一生使我永远感激的是我的老战友张文。张文同志是三七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一生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平津战役以后,解放军大举南下,她爱人就牺牲了。她这一生是很不幸的,一生都很艰辛,日子过得很清苦。文化革命以前,我们两家常有来往,但在那个年代,都是依靠组织,互相并没有多少关照。「九一三」以后,我是家破人散,我的儿女无处可归,尤其是我的小女儿,更是无人照顾。在我们全家最困难的时候,他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她收养了我的女儿京京,我的几个儿子到北京,没有落脚之处,都是住在张文同志在家里,她自己并不宽裕,但是她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我的孩子吃,对他们问寒问暖,非常关心,使我的孩子得到很多温暖和慰藉。她的身体不好,不幸走到我的前头,我和胡敏及全家都很悲痛,我永远都感谢和怀念老战友张文同志。
九二年我搬进了省委干休所,并由省老干局管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费也有所增加。九九年,干休所还给我买了一辆红旗车用。干休所李所长,还有老干局的文处长对我的生活十分关心,几乎是有求必应,我们不吭声他们也主动关心我们。我几次住院都是安排很好的病房。干休所的医生、财务、司机及所有工作人员都对我尊敬和关心。干休所还专门安排我和老伴回延安看一看,胡敏还找到了当年在半山坡上住的窑洞,我们站窑洞门口,望着熟悉的宝塔山和远处延绵起伏的一道道黄土高坡,真是心潮起伏,热泪夺眶而出。我想到在江西瑞金的日子,两万五千里到延安,想到抗大,想到七大,想到大生产……。我对老伴说:「我们参加革命是对的。我是江西人,你是陕西人,不参加革命我们怎么能认识呢?我们共同革命,共同患难,为革命献出了毕生,有这一点就够了。荣辱都置之度外吧!」
邱会作将军铜像。
邱会作将军铜像揭幕。
邱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邱家儒先生讲话。
在邱会作将军铜像揭幕仪式上。
在邱会作将军铜像揭幕仪式上。左起:吴新潮、李亚宁、邱家儒、陈友西、黄春光、刘卫兵、邱建军。
在邱会作将军铜像揭幕仪式上胡敏和来宾合影。
路光(长子)、光光(三子)、京京(女儿)、胡敏、毛毛(四子)在邱会作将军铜像前。
怀念父亲(女儿京京)。
胡敏和老管理科长汪波(左)、警卫员蒋平安(中)在邱会作将军铜像前。
京京、新平一家在父亲铜像前。
胡敏一家和家乡的亲人在一起。
人民总理周恩来的评价。
邱会作同志是个老同志,很小的时候就参加我们的红军,我还在江西的时候就跟他相识,差不多到现在来说三十六七年了。长征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特别到了陕北。那时候,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前线作战,我在后方主持工作,那个时侯邱会作同志就参加后方的后勤工作,我们差不多几乎每天要见面的,计划为前方筹运供应的事情,渡黄河东征的事情,转战到西边,所以那一阵子我们共事最密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很能够工作的同志,也是年轻有为的,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同志,跟着毛主席走。这个看法到现在来说,已经超过了三十年了,我的看法得到证实,觉得我的看法是没有看错。三十年中,他做了很多工作。先在后勤,然后又做政治工作,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解放战争,转到东北,然后南下,又做政治工作,最后他又来做总后的工作。接近四十年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坚定的红军老战士。应该说他是一个称职的,而且做得出色的后勤部长,是历届后勤部长最好的一位。这不仅是我的看法,也是党中央、毛主席的看法。
邱会作将军生平简历
1928年6月 参加儿童团
1929年11月 参加红军,在地方部队「兴泰警卫连」当战士
1930年1月 在「兴泰警卫连」当文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12月 参加第一次反「围剿」腿部负伤
1931年5月 参加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7月 参加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11月 五军团宣传队长
1932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期学习参加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2月 军委总供给部会计、机要统计员
1933年6月 军委总供给部政治指导员、机关党支部书记
1934年8月 兼任军事工业局的党总支书记参加第五次反围剿
1935年5月 军委四局三科科长
1936年1月 中央军委供给部粮秣处处长
1936年6月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粮食部供应局长
1937年1月 抗大二期学习
1937年8月 中央军委供给部副部长
1938年5月 中央军委供给部部长
1940年1月 中央财经工作团团长
1941年3月 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四师供给部政委
1944年2月 中央党校二部学习
1945年4月 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12月 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6年4月 北平军调执行部机关党委副书记兼人事组组长
1946年8月 赤峰地委地委书记兼二十二分区政治委员
1947年8月 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8年3月 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委
1949年3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5军政委
1949年12月 广西省桂东南军政委员会主任
1950年1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1年5月 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2年7月 中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4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副政委
1957年9月 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1959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1962年4月 兼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
1967年8月 中央军委办事组成员
1968年10月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
1969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