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洋舰队的四艘军舰访日,有原因,也有苦衷。
原因,确实是出于国际形势的需要。
这件事的起因,要追溯到1885年英国出兵占据朝鲜南部海域的巨文岛,与俄国争霸东北亚。当时这起引起国际关注的“巨文岛事件”,将英国、俄国、朝鲜、日本和中国五国统统搅入了旋涡——英俄要争霸亚洲,朝鲜欲借俄抗英顺带敲打中日两国,而中国和日本不允许别国染指朝鲜。
1886年7月,李鸿章得在朝鲜的袁世凯密报:俄国有意占下朝鲜的永兴湾。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决定把手里的那张“王牌”打出去震慑一下俄国。
而这张“王牌”,就是羽翼渐成的北洋舰队。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随即就接到了李鸿章的命令:立刻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等6艘军舰前往朝鲜东海岸海面操演,随后前往海参崴接当时参加中俄关于吉林东界勘定谈判的清政府官员吴大澂。
用强大海军震慑俄国的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北洋舰队之所以要在任务结束后停靠在日本长崎港,也是有苦衷的。
像“定远”“镇远”这样的一级铁甲舰,在进行远程巡航后,是需要进入船坞涂油和整修的。但当时清朝的大沽口、上海、福州等地船坞,只能接纳吃水在15尺以下的军舰,“定远”和“镇远”因为吨位庞大,吃水在20尺左右,无法停入船坞。
一般来说,各国要造大型铁甲舰,必要先造可以修整的船坞。中国没有经验,等领悟过来,船坞还没造好,船倒造好了。(可以匹配的船坞在1888年才在旅顺造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洋舰队只能去符合条件的日本长崎港造船所修整。
军舰访日,李鸿章有没有要敲打一下日本的意图?相信也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实际需要。
考虑到中日关系处于敏感时期,且是军舰访问,所以李鸿章嘱提督丁汝昌,一定要严明纪律,以防意外。
所以,当北洋舰队的四艘军舰停靠长崎港后,舰上的水兵并没有被允许下船。
但是,长期远洋航行,陆地近在咫尺却不让下船,对水兵而言也是很难熬的一件事。再加上长崎方面也向北洋舰队发出了邀请:欢迎水兵们下船观光购物。
8月13日,丁汝昌终于下令:允许水师官兵下船购物观光。
正是这道命令,成了“长崎事件”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