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国通史 - 社科院 >
- 辽西夏金元
两都巡幸
蒙古大帐
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后,在怯绿连、斡难、土兀剌三河之源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中心——四大斡耳朵,这时候,蒙古帝国还没有正式意义上的都城。直到第二代大汗窝阔台即位后,1235年始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畔兴建哈剌和林城,作为帝国的首都,此后历经贵由、蒙哥两位大汗,相沿不改。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蒙古政权的统治中心南移,以大都、上都为核心的两都巡幸体制开始确立。上都和大都,两座城市曾经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13世纪开始,元朝靠着这两座城市构建起了它基本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每一位皇帝都要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巡幸: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返回大都。如此往复,年年如此。大都和上都,两座都城构成了元帝国两大神经中枢。
忽必烈营建上都。上都位于今天内蒙古正蓝旗的闪电河附近。1251年,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即位后,任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来到漠南后,将牙帐驻扎在桓州、抚州之间的金莲川,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金莲川幕府”。
此时的漠南草原,因蒙、金战争,原有州城大都遭到破坏。为安顿幕府人员,忽必烈于1254年先行重建抚州城,1256年,命谋士刘秉忠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新城,刘秉忠选中桓州之东、滦水北岸地势平坦的龙冈作为新城基址。
刘秉忠是忽必烈早年最重要的谋士。他早年在家乡邢州担任吏员,后出家为道、为僧,博学多才,于易经、天文、地理、律历、奇门遁甲之术,无不通晓。后被高僧海云推荐给忽必烈,受到重用,为元代立国规模的奠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上都、大都城的规划,都出自其手,可称得上是元代都城建设的总设计师。
1256年新城破土动工时,忽必烈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命道士王一清连续做法事五昼夜,并命王一清与王府官员李宗杰前往各地,将金龙玉册投于岳渎等名山大川,今天我们在河南济源的济渎庙仍可见到当时保留下来的碑记。
新城的建设总共花费了三年时间,到1259年才最后完工。这座屹立在草原上的新城,被命名为开平。元朝建立后,确立两都之制,开平府在中统四年(1263年)正式被命名为上都。
近数十年,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上都城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
最核心的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位置,略呈长方形。东西宽约五百七十米,南北长六百二十米。城墙高约五米,下宽十米,上宽二点五米。东、南、西正中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御天门最为重要,是元朝皇帝发布诏令的场所。直到19世纪末,御天门仍保存比较完好,俄罗斯探险家波兹德涅耶夫(A.M.Позднеев)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的探险队都曾拍下较为清晰的照片。现在只剩下门洞两侧的巨大台基,还能让人推想御天门当时雄伟壮丽的景象。
宫城内宫殿建筑很多,见于记载的有洪禧殿、水晶殿、隆德殿、玉德殿、崇寿殿、香殿、大安阁、万安阁、穆清阁、仁寿阁、宣文阁、睿思阁等,其中最重要的建筑为大安阁。
大安阁的建筑材料取自宋代汴京的熙春阁。开平城竣工后,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下令将熙春阁整体拆迁,运往开平,建造大安阁。大安阁的格局,几乎完全仿照熙春阁,只是略有损益。元代著名宫廷画家王振鹏曾有写实画作《大安阁图》,但很可惜的是,此画已经失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皇城东墙遗址
汉白玉螭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出土。
大安阁作为上都宫殿群的最重要部分,宏伟壮丽,元代皇家重要典礼,如元成宗、武宗、文宗、顺帝的即位典礼与忽里台,都在此举行。南宋灭亡后,小皇帝被送到上都,忽必烈也是在大安阁举行的受降仪式。
宫城外为皇城,在整个城市的东南角,大体呈正方形,边长约一千四百米。墙身残高约六米,下宽十二米,上宽二点五米,其中东墙、南墙与外城东、南一部分城墙重叠,这与汉族都城呈同心圆的建筑风格略有不同。皇城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两座。东南城墙城门与外城完全重叠。
外城大体上也呈正方形,边长约两千二百米,现存城墙遗址高约五米,下宽十米,上宽二米。除与皇城重叠的城门外,外城城门另有四座,其中北墙二门,西墙与南墙各一门。
为适合蒙古族游牧的特点,元朝还在上都城外建立了昔剌斡耳朵等建筑。
昔剌斡耳朵(Sira Ordo)是蒙古语黄色宫帐之意。早在窝阔台时期,就曾在驻夏地建立过可容纳千人的昔剌斡耳朵,这种帐殿的外形是游牧民族常见的帐幕样式,但是固定的。因上面覆盖毡子等织物,在元代又被称为棕毛殿或棕殿。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沿袭蒙古旧制,在上都城外也建立了昔剌斡耳朵。此外,上都城外还有庞大的蒙古式建筑群——伯亦斡耳朵,有龙光殿、慈仁殿、慈德殿等建筑。元朝皇帝在上都巡幸期间,常常在这些斡耳朵举行诈马宴、接待外国使臣等。
汉白玉石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草原出土。
20世纪90年代初,上都遗迹附近的羊群庙乡奎树沟村北又发现元代墓葬遗址,出土了三座大型汉白玉石雕人坐像,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现在一般认为,这三座雕像,与至顺二年(1331年)文宗时代权臣燕铁木儿祭祖活动有关。
元上都的建筑布局既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也考虑到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是一座富有特色的草原城市。
兴建元大都。今天的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建城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燕国古都蓟。
契丹族建立辽朝后,向南渗透。936年,包括今天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之地,被石敬瑭割让给辽朝。辽朝于此建南京(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成为辽五京之一。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兴起后,于金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今天的北京,定名为中都大兴府。
蒙古兴起后,金朝被迫南迁,蒙古军队于1215年占领中都,恢复旧称——燕京。此时的燕京,经战火摧残,已残破不堪。蒙古在此建立燕京行省等机构,成为当时蒙古统治华北地区的中心。直到半个世纪后,随着蒙古帝国形势发生巨变,燕京的地位才发生根本转变。
1259年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去世后,1260年三月,忽必烈于开平即位,随即与留驻漠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间爆发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燕京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军事基地的作用,许多物资、军队都在这里集中,然后运往北方。
由于蒙古旧都哈剌和林被阿里不哥占据,忽必烈政权的统治中心已经南移,不少人向忽必烈建议,选择燕京作为新的都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燕京正式恢复旧称——中都,而在前一年,忽必烈的王府开平已被命名为上都,至此,两都巡幸制的雏形开始出现。
有鉴于燕京城屡经战火、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城外选址,营造一座新城。
实际上,早在忽必烈即位初,他就经常驻跸于燕京城外东北郊原金朝残存的几处离宫。至元元年,忽必烈下令翻修琼华岛上包括广寒殿在内的前金离宫建筑。第二年十二月,他还命工匠制造了用来盛酒的渎山大玉海,安置在广寒殿内。此后,附近各处宫殿楼阁陆续开始兴建。
渎山大玉海由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体形庞大,可盛酒三十余石。元朝灭亡后,渎山大玉海历经沧桑,后来被京城某处道观用来作腌菜的坛子,直到清朝乾隆年间重新发现后,才被移置于北海团城承光殿前亭子内,成为元朝建设大都城的历史见证。
同上都一样,大都城的总设计师也是刘秉忠。
刘秉忠选定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丁未为黄道吉日,新城建设在这一天正式破土动工。至元九年(1272年),元朝将新城命名为大都,至此,两都制由原来的中都、上都改为大都、上都。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建设基本完工。原来的中都旧城,虽在大都城外,也成为大都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旧城或南城。
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基本设施修造完备后,元朝正式开始了旧城政府机构、税务机关与商铺等搬迁工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元朝建立管理大都城的机构——大都路总管府与留守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旧城居民也开始大规模搬迁进城。大都城的建设,历经十多年,至此基本告一段落。
三头六臂两足——元大都的城市布局。由于大都城被完全现代的都市——北京城所覆盖,除北城一段土墙即今天所谓的“土城”被开辟为元大都遗址公园外,我们已很难寻觅大都城的踪迹。
龙纹石栏板,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
卧狮石雕像,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
大都的考古调查工作,主要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配合北京城市改造进行的。当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先后勘查了大都的城郭、街道和河湖水系等遗迹,发掘了十余处不同类型的建筑基址。
大都北面城墙和东西两面城墙的北段,虽在明清被废弃,但地面上仍存有遗迹;东西两面城墙的南段,与明清北京城的东西墙一致;南面城墙的位置,在东西长安街的南侧。南墙在靠近庆寿寺双塔(即海云、可庵二师塔)的地点,稍向外弯曲,以便绕开双塔。
经实地勘测,大都全城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周长约两万八千六百米。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基部宽达二十四米,基宽、高、顶的比例为3∶2∶1。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描述大都城墙说:“墙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墙头仅厚三步。”这与现在实测的比例很接近。
大都外城共有十一座城门,其中东西南三面均为三门,北面只有两门,这与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的布局很不相同。据元人长谷真逸《农田余话》记载,这应当是刘秉忠附会中国神话人物哪吒三头六臂的结果,也就是说,南面三门象征三头,东西六门象征六臂,北面二门象征二足。
北京元大都和义门遗址
1969年夏,北京城区在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根据门洞内的题记,表明它是在1358年加筑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城门的构筑采用了当时的新技术,如改“过梁式”木构门洞为砖券门洞,添设灭火设备以弥补木质城门的缺陷等。
大都皇城位于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东墙在今南北河沿的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
宫城偏居皇城东部,它的南门(崇天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前,其夯土基址已经被发现。东、西两垣约在今故宫的东、西两垣附近。
宫城的主要建筑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北面以延春阁为主体,其中又以大明殿地位最为重要。元朝政府一切重大仪式,如皇帝即位、元旦朝贺、万寿节祝寿等,几乎都在此举行。大明殿后面的延春阁,比大明殿还要高,元朝统治者经常在这里举行佛教与道教的法事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宴会。
宫城西面是以万岁山(又称万寿山,今北海琼岛)和太液池(今北海与中海)为中心的西苑。太液池的西面,另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宫殿建筑,靠南为隆福宫,靠北为兴圣宫。
大都全城的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一致,经过探钻,在景山以北发现一段南北向的道路遗迹,宽达二十八米,应当是大都中轴线上大道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大都的钟鼓楼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位于中轴线偏西,即今天的旧鼓楼大街。这与后来明清的北京城不同。
大都皇城
大都的街道布局,非常整齐。勘查结果表明,在南北向主干大道东西两侧,等距离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二十五米左右,胡同宽约六七米。今天北京内城的许多街道和胡同,仍可反映出元大都街道布局的旧迹。
今天北京城区常见的胡同一词,来自蒙古语huddug,原意为井。从元代出现这个词后,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街道多以胡同命名。
各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大都城内的建筑,经明清两代沧桑巨变,保存下来的已不多,其中多为宗教遗存。
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大都兴建了不少宗教建筑。
万松行秀为北方禅宗领袖,也是大蒙古国时代政治家耶律楚材的老师,他的灵塔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城内的砖塔胡同,砖塔胡同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另一位禅宗领袖海云印简及其弟子可庵智朗的灵塔所在地——庆寿寺双塔,因位于后来的长安街上,在城区改造时被拆除。
元代大都敕建寺院众多,多为藏传佛教风格。今天北京著名的白塔寺,在元代名大圣寿万安寺,寺中的白塔,为忽必烈在位时由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白塔寺作为俗称,当时已经出现。类似敕建寺院的俗称,还有青塔寺、黑塔寺等,今已不存。
大都道教宫观也很多,今天北京的白云观,是元代全真道总部大长春宫的一部分。除全真道外,北方的大道、太一道,南方的正一道及其支派玄教,在大都都设有道观。东岳庙的张留孙碑,由著名文学家赵孟頫撰文,详细记载了玄教教主张留孙的生平。
除佛教、道教外,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大都也非常盛行。
今天的房山,发现有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景教十字寺碑。景教为基督教的一支,在元代称为也里可温教。牛街礼拜寺保留的阿拉伯文石刻,记载了艾哈迈德•布尔塔尼与阿里•依玛顿丁二人元初来大都传教的事迹,二人分别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与至元二十年(1283年)去世。
完善的城市供水系统。宽阔的街道、交错的胡同,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交通,交易变得异常便利。大都常年居住人口四五十万,来自天南海北说着各种方言的商贾、雇佣军人、旅行者、外交使节、传教士、匠人云集于此,波斯、阿拉伯和高丽的商人们把马匹、人参、麻布等贩运到大都,再把各种日用品、纺织品和书籍贩运回去,元大都成为中世纪的一座国际大都会。然而,这一切的正常运转都源于元大都一项重要的规划设计,那就是水系。
元朝的水利建设在中国历史上可圈可点。大都的城市供水系统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高梁河、海子(又称积水潭)、通惠河构成的漕运系统;一条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在制订元朝历法——《授时历》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郭守敬,在大都漕运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博物馆内的元代天文台景观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在实际探测的基础上,郭守敬向忽必烈提出了引昌平白浮泉水入城连接通州运河的建议,得到忽必烈的批准。第二年秋天,工程正式启动,一年后全部完工,整个通惠河水系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十步,解决了沿运河北上物资由通州运抵大都的难题。自此,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出现了“舳舻蔽水”的繁荣景象。考古勘查结果表明,积水潭稍大于今天的太平湖、什刹前后海的范围,在皇城东北角处的通惠河宽为二十七米左右。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岗
元大都的用水实际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饮用水,主要还是井水。再有一类就是生活用水,包括做饭、洗衣服这些用水,主要还是依靠高梁河水系。当时的皇城另外有一条水系叫金水河水系,是用的玉泉山的水。
大都城里的用水,以及通惠河的漕运,从通州往大都城运送各种物资,都是走的高梁河水系。当时大都城里最著名的水系码头就是积水潭,当时漕运码头上从江南过来的船,可以到通州,然后通过运河一直运送到积水潭的水域来。
转瞬即逝的中都行宫。大都、上都两都制确立以后,大德十一年(1307年),新即位的武宗海山又在两都之间的要道旺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建立行宫。第二年,行宫落成,正式设中都留守司。元朝由此出现了三个都城。
武宗在位四年时间,曾倾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中都城。近年的考古发掘,使中都城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同大都、上都相比,中都的规模要小于前者,大于后者。整个城市同样分外城、皇城与宫城三部分,但与大都、上都不同的是,中都最核心的宫城位于整个城市的正中央,符合都城建设的传统布局。
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武宗去世,其弟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很快停罢了中都城建设。中都建制,实际上仅存在了两年零十个月,成为元代都城史上转瞬即逝的插曲。
元代两都制确立之后,武宗为什么又要另建都城呢?因史书语焉不详,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这很可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武宗与仁宗本是亲兄弟,在大德十一年三月的大都宫廷政变中,仁宗首先夺权,但慑于在漠北统兵的武宗的压力,被迫与武宗达成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协议。因当时仁宗在大都的势力已经很稳固,为了避免冲突,武宗很有可能另辟蹊径,选择一处没有弟弟势力影响的新址作为自己的都城。
两都巡幸——南控中原,北连朔漠。两都制确立后,两都之间的交通路线也很快建立起来,大体可分为驿道、东道与西道三条线路。
驿道是一般元人走的路线,从大都健德门出发,途经昌平等约十一处驿站,抵达上都。这条路线也是大都至岭北和林的“兀鲁思两道”(帖里干道与木怜道)的南段。元朝派往漠北地区的使臣、官员、军队以及物资调配,都要通过这条驿道运输北上。
银腰牌
五体文夜巡牌
东道又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出黑谷上行的辇路,沿途设有十八处捺钵,是专供元朝皇帝巡幸上都的路线,其中南北两端与驿道重叠;另一条是出古北口的御史按行路线,主要供监察御史与军队北上使用。
西道主要是供元朝皇帝自上都返回的路线,沿途设有二十四处捺钵。
元朝皇帝每年由东道辇路北上上都,再由西道返回大都,往返时间虽不十分固定,但基本上是秋冬季节在大都,春夏季节在上都。
元朝皇帝每次出行时,除后妃、太子、蒙古诸王及皇帝的禁卫军——怯薛与侍卫亲军外,中央各机构的主要官员,乃至备顾问的宗教首领、儒臣文士等,都要扈从,从而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阵容蔚为壮观。有的记载说,皇帝进入上都,“都城添大小衙门、官人、娘子以至于随从、诸色人等,数十万众”。这虽是夸大之词,但从中也可看出皇帝扈从人数之多,已难以统计。
元朝皇帝出巡后,大都虽然也留下亲王与官员留守,但重要政务往往要呈报皇帝批准,于是,一年中,元朝的决策集团实际上是在流动的,或者在大都,或者在上都,或者在往返二者之间的路途上。
元代两都巡幸体制,实际上是游牧民族王朝政治制度的一种体现。这种制度并非元朝所独创,辽朝的五京制与四时捺钵制度,在元朝政治文化中都可见到它们的影子。
由于元朝皇帝一年定期往返于两都之间,元朝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实际上不是发生在京城,而是发生在两都之间的路途上。
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初四,英宗在结束当年的上都巡幸后,开始启程南返大都。当天夜晚,扈从队伍刚刚抵达西道的第一站南坡扎营,即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南坡之变”。以御史大夫铁失和英宗的两位怯薛长失秃儿、也先帖木儿为首的贵族官僚,发动军事政变,杀死英宗皇帝及其最亲信的大臣——中书右丞相拜住。
六年后,天历二年(1329年)八月初一,新即位的明宗踌躇满志地南下抵达旺忽察都,第二天,已经退位并从大都北上迎接他的弟弟文宗也来到此地,二人在行宫举行盛大宴会。初六,明宗暴死。文宗在严密保护下疾驰上都,并在十五日于上都大安阁举行复位仪式。兄弟之间发生的骨肉相残的悲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元末红巾军起义爆发后,成燎原之势,愈演愈烈。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由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率领的一支红巾军由山西大同攻入上都,上都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内宫殿建筑被焚毁殆尽,元朝实施近百年的两都巡幸制度就此停罢,而元朝统治离覆灭也为时不远了。
宫阙残破,荒草萋萋,繁盛一时的上都城从此长眠在大草原上,往日的繁华终成追忆。十年后,明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初二,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率军北上,攻占大都,更其名为北平。因大都城区面积过大,不利于防守,明朝将大都北段城墙南移,重点防守南半部。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永乐皇帝定都北平,改名北京,北京城又逐渐向南发展,从而奠定了此后北京的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