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本章小总结
站在超然的角度,科学是神学的一种,也是宗教,科学家本质上也是神学士。科学崇拜的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不比其它神更好或更坏。各宗教内部都有自己的事实数字逻辑,考察问题的方法和评价标准,都有自己的理性。一种宗教的逻辑不比另一种宗教的逻辑更正确或更错误,其实对错的标准只在同一宗教内有效,跨宗教就无所谓正误。宗教之间完全不能用事实数字逻辑进行争论,因为它们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争论只在同一宗教内有效。
宗教之间的争论,靠的是力量,谁的力量大,就可以扩大信徒的数量。
为了适应不同的问题,一个人可以同时信几种宗教,工程师也可能会信上帝,设计机械时不时祈祷上帝赐予灵感,追求心灵安宁的时候也不考虑工资是否合适,牧师也可能信科学,布道的时候信上帝,治病的时候还是不安天命,要相信医生,用药来治疗上帝设计的身躯。
宗教会行善,如赈济灾民,调停战争,宗教也会行恶,如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等。科学会造福人类,如青霉素,如水电站。科学也会行恶,坚船利炮,铁甲战车,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原子弹氢弹干脆能把地球炸飞。事实上,论起行恶,没有哪个宗教能与科学相提并论。
历史上中国人被科学打败了,想信仰科学。但由于中国人善良的天性和上层阶级泛道德倾向,总认为善有善报。于是把“科学”这两个字赋予了很多善良的词汇,如真理啦,正义啦,公正啦,公平啦,数也数不清。提到科学就马上联想到善良。不管各位读者原来怎么认识科学,看这篇文章时最好还是认为科学是宗教的一种,或干脆认为是邪教。所谓的科学家也就是神学士,或干脆认为是骗子、强盗和恶棍。
这一章与其他章节不同,不是论述文,而是传教布道。即传科学教。不讲事实数据逻辑,力图把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推上神坛。因为充满宗教的信仰和狂热,所以措辞非常激烈。别的宗教门信徒看了多半不痛快,那就把科学当邪教好了。
“数字游戏门”其实是我对科学的戏谑的称呼。在这个门派,只有一个真理,一个神,就是科学精神“可重复,可检验”。只要信仰了科学精神,就有原罪,是骗子、强盗和恶棍,也确实是骗子、强盗和恶棍,用科学方法抢钱骗钱非别派可比。把自己的事业当科学的人,他的著书立说全是胡说八道,不过有个好听的名称,叫假说,迟早会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科学家和科学理论是骗子和胡说,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如果宣称自己和自己的理论是圣人和真理,则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
科学是通过研究历史去预测未来,指导未来的实践。所以要强调“可重复”,在不断的重复中总结出规律性的重复条件和方式方法。然后用这方式方法去指导未来的实践。历史虽然相似,但不会重复。现有的方式方法有问题,甚至通盘错误都有可能。科学的预测只是建立在历史的“可重复”基础上,完全可能出错,甚至全错,并不一定比神学的预测更高明。所以要强调“可检验”,在新的科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比对与旧有实践的差异,找出新的重复条件和规律,不断完善和修补现有的方式方法,甚至提出新理论。
在新的科学实践之前及过程中,需要用“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创立茂密的假说之林,让这些假说去相互质疑,相互斗争,激发灵感,逐步去逼近科学真理“可重复,可检验”。只要满足了“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理论,都是科学理论,或多或少都有它的价值,即使它最后被证伪了,也能开拓思路,扩展视野,为新理论提供基础,至少可以告诉新理论哪个方向是错误的。
一般意义上的神学也能指导实践,传统神学行事与科学实践是完全不同的。神学历史是由神定义目标和路径,是神圣不可动摇的。成功了,是神显灵。失败了,是心不诚,或有原罪,或忍受痛苦,将来可以上天堂。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许诺自由市场100%有效,就是一门传统神学,遵循另外的规律,或许失败,或许会获得辉煌的成功,但那和科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