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847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①。饰言者,假之也②;假之者,益损也③。应对者,利辞也④;利辞者,轻论也⑤。成义者,明之也⑥;明之者,符验也⑦。难言者,却论也⑧;却论者,钓几也⑨。佞言者,谄而干忠⑩;谀言者,博而干智⑪;平言者,决而干勇⑫;戚言者,权而干信⑬;静言者,反而干胜⑭。先意承欲者,谄也⑮;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⑯;策选进谋者,权也⑰;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⑱。

注释

①资:帮助,借助。

②饰言:修饰言辞。假:借,假借。

③益损:增加或减少。

④应对:指回答、回应别人的提问与诘难。利辞:便利、巧辩的言辞。

⑤轻论:简洁明快地论说。

⑥成义:申述某种主张使之合于义理。明之:阐明,使对方明了。

⑦符验:用事例来加以验证说明。

⑧难言:诘难的话语。却论:反驳、逼退对方的言论。

⑨钓几:善于把握时机引诱对方说出隐秘之事。几,同“机”。

⑩佞言:谄佞之言。干:求取,博取。

⑪谀言:阿谀逢迎之言。

⑫平言:成事之言,平实可靠的言论。平,《尔雅·释诂》:“成也。”

⑬戚言:亲近之言。

⑭静言:诤谏之言。静,通“诤”。

⑮意:胸臆,此指别人的心意愿望。

⑯纵舍:前进或止息。纵,深入。

⑰策选进谋:帮君主分析进献计谋的优劣。

⑱他分不足:对方的缺陷。窒非:扼住、抓住对方的缺点、弱点不放。

译文

游说,就是说服别人。说服别人,是为了凭借其力量做一番事业。修饰说辞、辩辞,必须借助于例证。而借助例证时,必须知道有所取舍和增减,以适合对方心理。应辩回答对方的疑问和诘难,必须让便利的辞句脱口而出。而便利的辞句,就是简洁明快地讨论问题。申说主张的言辞,必须把义理阐述明白,使对方明了我们的本意。而要让对方明了我们的本意,可以用事实来加以验证说明。诘难的言辞,是为了驳斥对方的言论。而想要驳倒对方,必须善于掌握反诘的时机,引诱对方说出心中隐秘的意图。(这是说辩的一般常识,下边我们再来谈说辞。)设置谄佞奸巧的说辞,要预先知道对方的难题并出谋划策以解决它,从而博取忠心耿耿的名声;阿谀奉迎的说辞,要博采事例来论证对方决策的可行性,从而博取智慧的美名;成就事业即论证自己主张可行的说辞,必须果决,让对方觉得我们大勇善断而信服;套近乎的说辞,要善于替对方权衡各种决策的优劣,以取信于对方;诤谏的说辞,要敢于且善于反驳对方,以博取胜利。摸准了对方的心愿顺着对方的欲望去游说,就是谄佞;博采事例来做充分的论证,就是博证;进退果敢,该说则说,该止则止,就是决断;替对方分析各方进献的策略,就是权衡;抓住对方的说辩缺陷而攻击对方言辞中的不足,就是善于反诘。

原典


权篇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