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篇第八

字数:598

《摩篇》,《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二作《摩意篇》,可以说是《揣篇》的姊妹篇,是“揣情”的继续。关于“揣”与“摩”的关系,鬼谷子开篇点题:“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可见,“摩意”之术是揣情的一种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揣》、《摩》两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从两者的区别来看:揣着重在揣测对方的主客观情况,由表及里、由外到内,通过对方的外在表现去了解其心理变化,只是合乎实际的逻辑推理,处于静态的观察阶段;摩则着重在触摩、接触,在接触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诸多攻心战术去引诱对方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将之加以分析、总结、推敲、检验,从中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等重要消息,从而把握对方的心理、嗜欲、意图、决策等,以期更好地帮助自己制定更有效的说服策略。所以,不妨说《摩篇》讲述的就是攻心战术的具体运用。

本篇首先从揣情与摩意的关系入手,论述了摩意的基本特征和对于“成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接着论证了摩意的基本原理,讲述了摩意的种种手法和技术。强调善于摩者,必须“谋之于阴”而“成之于阳”,要隐秘而有耐心。而在具体运用摩的各种方法时,要善于变化,因人而异。最后提到摩之术成功的关键是要“摩之以其类”,并善于把握“时”(时机)。

《鬼谷子》强调的摩意,在先秦预测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预测术的发展重点,从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外在信息加以分析预测而扩展到对中心决策人物的内在心态等进行分析预测的更为广泛、深刻的范围。这是战国时期人文思潮的出现带来的重人观念和注重人事人为思想发展的结果。后代面相术士奉鬼谷子为祖师,也主要是因此术而为之。

原典

以史为鉴

商界活用

职场活用

处世活用


处世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