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字数:648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¹,阴之五宫²,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³,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⁴,心气抑⁵;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⁶,胃气乃厚⁷;味过于辛,经脉沮弛⁸,精神乃央⁹。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¹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饮食的五味。

²五宫:即五脏。古人认为,五脏是储藏精气之所,故命名为“藏”。后又造“脏”以与普通藏物之处相区别。

³津:满溢,过度之意。

⁴短肌:皮肤干枯,不润泽。

⁵气抑:气郁滞不舒。

⁶濡:濡滞。

⁷厚:此指胀满。

⁸沮:败坏,衰败。

⁹央:通“殃”,受伤。

译文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营养,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所以过食酸味,会使肝气过亢,肝木乘脾土,脾气就会衰弱;过食咸味,会使骨气受伤,水盛则侮土,肌肉枯槁,水气凌心,心气也就郁滞了;过食甜味,会使心气喘闷,脸色发黑,火不足,水气乘之,肾气就衰弱了;过食苦味,会使脾气不滞,胃气痞满;过食辛味,辛入肺,过辛则肺不布津,会使经脉渐渐衰败,精神也就颓废了。所以谨慎地调和五味,使得骨骼正直,经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就会气精骨强了。谨慎地按照养生之道去做,就可以享受自然的寿命。

赏析与点评

饮食五味对人体有“养”、“伤”作用的二重性。人体阴精的化生来源于饮食五味,饮食五味正常,则能滋养人体五脏及各组织器官,使生命保持健康。因五味各走其所喜,先入所喜之脏,再滋养其他脏腑,故五味偏嗜时,首先导致所喜之脏的失调而发病,并按乘侮(乘:乘虚侵袭;侮:恃强凌弱)规律引起脏腑间的一系列病变,如原文所述既能损伤五脏本身,还可破坏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使阴阳失调,产生各种病变,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谨和五味”,注重饮食五味的调节与均衡,不可偏嗜,这对普罗大众的饮食调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十二金匮真言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