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毁

字数:1933

韩愈

原毁,乃始于责己者,其责己则怠,怠则忌,忌则毁,故原之必于此焉始,并非宽套之论也。此文段段成扇,又宽转,又紧峭,又平易,又古劲,最是学不得到之笔,而不知者乃谓易学。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¹,其待人也轻以约²。劈空先写吉之君子一大扇,作宾。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段段成扇。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一扇中,又成二扇。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段段成扇。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³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以上一小扇。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⁴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⁵其新,不究其旧⁶。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⁷。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是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以上一小扇。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再写今之君子一大扇,作主。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⁸也少。段段成扇。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是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一扇中,又成二扇。以上一小扇。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⁹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以上一小扇。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独承后一扇。

虽然,急转。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¹⁰,而忌者畏人修。方到本题,此为毁之根也。吾尝试之矣。又将笔端飏开。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¹¹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一扇,作宾。文法从《战国策》或为齐献书赵王偷来。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¹²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一扇,作主。是故事¹³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¹⁴、道德之行¹⁵,难已!收住。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¹⁶之,其国家可几而理¹⁷欤!再收,使通篇有加倍力。

注释:

¹重以周:既严格又全面。

²轻以约:既宽容又平易。

³病:缺陷。

⁴艺人:有技能的人。

⁵即:肯定。

⁶旧:过去。

⁷利:好处。

⁸取:得益。

⁹闻:声望。

¹⁰修:上进。

¹¹与:好朋友。

¹²说:通“悦”。

¹³事:事业。

¹⁴光:光显。

¹⁵行:推行。

¹⁶存:牢记在心。

¹⁷理:治理好。

译文:

古时候的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却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从来不懒惰懈怠;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听说古代的圣人舜,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责备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像舜那样做事。听说古代的圣人周公,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探究他所以成为圣人的道理,就责备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改掉那不如周公的,像周公那样做事。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及得上他的。这些人却说:“及不上舜,及不上周公,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全面吗?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看他今天的表现,就不计较他的过去,小心谨慎地唯恐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的表扬。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学得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有这样,这就够了。”又说:“能擅长这个,就不错了。”岂不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约吗?

现在的君子可不同,他对别人要求得非常周详,而对自己要求得简约。对别人要求得周详,所以老是觉得人家难以做好事;对自己要求简约,所以自己进步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说:“我有这优点,就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才能,说:“我有这本领,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己欺骗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止步不前,岂不是要求自身太少了吗?他们要求别人,说:“他虽然能做这个,但他的人品不值得赞美,他虽然擅长这个,但他的其他才能不值得称道。”举出他一方面的欠缺不考虑他多方面的长处,只追究他的过去,不考虑他的今天,心中惶惶不安,只怕别人有好的名声。岂不是责求别人太周全了吗?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身,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尽管如此,这样做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怠惰和忌妒啊。怠惰的人不能自我修养,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身。我不止一次地试验过,曾经对大家说:“某人是贤良的人,某人是贤良的人。”那些随声附和的,一定是他的同伙;要么,就是和他疏远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么,就是怕他的人。不然的话,强横的定会厉声反对,软弱的定会满脸不高兴。我又曾经试着对大家说:“某人不是贤良的人,某人不是贤良的人。”那不随声附和的人,一定是他的同伙;要么,就是和他疏远没有相同利害的人;要么,就是怕他的人。不这样的话,强横的定会连声赞同,软弱的定会喜形于色。因此,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威望高了恶言就接踵而来。唉!读书人生活在当今世界上,希望名誉的光大、德行的推广,真是难极了!

在位的人想有所作为,听取我的说法记在心中,那国家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


吊古战场文送孟东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