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的源头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没有太多推论出来的知识,特别是他们不会做系统的复杂的推论。系统理知、长程推论是理知时代的特点,比如,通过推论得出月球跟地球的距离,这些推论是很麻烦的。但是,远古之人也不是囿于自己的感性世界,我们走入原始文化,发现他们都接受一个感知的经验世界之外的世界,一个天上的世界,一个祖先的世界。这些世界,他们都是听说的,通过闻知知道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说。他们不但相信那个世界,而且,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更可信、更重要。
人从第一天就相信有一个感知之外的世界,有一个我们经验不到的世界。他们通过传说和神话知道开天辟地的世界,这在远古人看来很自然。对我们这些当代的理知人来说,空间是没有间断的,时间也是没有间断的,在我们看来,1000年前就是100年前的10倍,100年前就是10年前的10倍。空间也是这样。但是对远古人来说不是这样,他们区分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能够感知的世界、能够被经验的世界,另外一个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很远很远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靠经验了解各种事情,但对于那个世界,我们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它跟我们这个经验世界属于性质不同的世界。我们不能轻易把我们的观念加到古人头上,那样会完全误解古人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但是,到了理知时代,有了屈原那样的理知人,他就要求那个世界也服从这个世界的道理。他开始反思,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一切闻知不是必须要么来自亲知要么来自推论吗?罗素就主张所有闻知之事最终都来自亲知。我们读屈原的《天问》,第一句就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屈原的问题是,开天辟地这件事,我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传说知道的。但是,总得有个人看见了开天辟地,才能传下来吧。可是开天辟地的时候还没有人呀,那么我们怎么能相信开天辟地这回事是真的呢?
我们现代人,像屈原这样想,像罗素这样想,没什么了不起,传说也有个头,到这个头上,得有人感知。但屈原了不起,因为他还站在理知时代的开端处,这个问题屈原能提出来,屈原之前的人就不一定提得出来。传下来的东西,他们信以为真,可能比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更相信。这不能只从认识论来看,还要从社会学来看,大家都信的东西更真实还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更真实?
这样两个世界的观念,在早期的理性思辨那里还留下了一些痕迹。你们都知道,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有月上世界跟月下世界之分,这两个世界服从不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月下世界有四种元素,月上世界则由纯净的以太构成,诸如此类。当然,希腊哲人不再满足于通过传说来了解那个世界,而是通过理知去了解那个世界,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区分两个世界,而且,虽然他们努力通过理知去了解月上世界,但是这个月上世界还是保留了不少传说的痕迹。到了伽利略和牛顿那里,一个根本的转变就是打破了两个世界的分隔,月下世界和月上世界服从于同样的法则。柯瓦雷的《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1]一书专门讲这个,还讲到消除了两个世界之后,引发了现代思想的一系列问题。
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仍然区分两个世界,经验世界和科学告诉我们的世界,科学告诉我们的极宏观的世界和极微观的世界,那也是我们经验不到的。如果你这么想,我会翘大拇指。不过,经验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区别是另一种,不再是时空上远远的世界,而是另一种区分,就好像我们当下经验到的世界,背后有一个科学世界,我们当下看到五颜六色,背后有好多不同频率的光波。
不管怎么说,屈原了不起,墨子了不起,他们开创了理知时代,传说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他们比我们现在有些人强,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那个,都信,也不见得都信,专门信那些合乎自己心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