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三年 >
- 一月
一月十六日 星期六
午后散步时把《第三代》第四部开始想好,夜间想着决定加一个知识分子进去,让他去说述历史。开始想这人物的性格和模特儿。
读了《联共党史》第三章一、二两节关于一月九日请愿大罢工,农民暴动,波将金号叛变等事件。从高尔基的《创作经验》中得到启示,书中人物应按其自己生物学上的意志去进行,但我的意见,还不能脱离作者的意图,否则就成了尾巴主义,而非现实主义。
读了一本西南大学第二期《国文月刊》,关于文章常识方面得了些知识,关于“雅”字也知道了新见解。一个虚心学习的人,他将要征服一切。对于一个作家,世界任何东西全是有用的,他应该像一只贪婪的动物,吞吃一切。
夜间因为吃了一些东西而后就读书,胃感到不好,此后对于饮食方面要绝对克制,否则一旦病成就麻烦。
听说高原要到陇东妻子处一同工作,晚饭后同芬和鸣儿去看了他。他说他妻子如何想念他,她以为此后不会再打架了等……孩子会说“肉”了等等……我回想那夜雨中,他们夫妻吵架的样子,觉得人生有时是严肃有时又无聊。
二十日开始写,这几天好好想想《第三代》。
一月十七日 星期日
早饭后同高阳去民族学院,路中看到薛晓在学滑冰。顺路去青年俱乐部看摄影展览。胖子郑学康自己守在那里。这是个热心于自己职业的人,我在批评簿上给写了一些意见。我时常想到“要鼓励人”这句话。
和民族学院接谈的蒙古同志叫克力更(桥梁的意思),一个三十岁左右,红脸色长下巴,大鼻,马眼,黄瞳仁,长睫毛,有普式庚式鬓发,高身材的青年男子。他已经完全汉化了,是绥远人。另一个女的,名叫吕林,我见过,是个小身材,斗鸡眼,喜欢说话唱歌的人,大约是克力更的爱人。接着又来了几个蒙古人,有一个叫乌兰夫(红男子之意)有三十七八岁,很和善,他是党员,有很多革命经验,他正预备写《蒙古革命史》。另有一个方脸,大嘴,直鼻,细眼的很厚重的二十五六岁有点像日本人的蒙古青年,拉胡琴,女的唱《牧羊曲》,我也唱了两支新疆民歌。那胡琴声音很哀怨。他们拉胡琴是把手指放在弦里,利用手指甲的反音。胡琴是自己造的,一个镇铁罐,蒙皮(还画了个图案)红木杆,四弦。他们说自己还要造一个马头琴,抓筝,三弦。我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民族故事,歌曲,个人经验、见闻写下来,成立一个民族文艺研究小组,联合其它民族,就附属于鲁迅研究小组全可以。他们答应了。我决定有工夫多搜集他们的生活,同时可能时帮助他们练习写作。回来时路经党校,穿过一个很长的山洞很有趣。
人只有不断忍耐接近各种事物、人,才能丰富和提高自己。我今年预备调查研究以下诸事:
一,向民族学院及日本工农学校,能够读到他们自传最好,从自传复杂的人,再选择和他们谈话。
二,研究各民族简史。
三,读国共两党文献。
明年研究边区革命前后人民生活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