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212期:浙江水运计划,南北方水运差距是经济差距的原因之一,《守护解放西》

字数:4805

2020年12月25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212期

【睡前消息212】钱塘江通鄱阳湖,地理课本又要改了

大家好,2020年12月25日星期五,欢迎收看212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钱塘江通鄱阳湖,地理课本又要改了

12月23日《解放日报》整版报道了浙江衢州市,里面提到了一个很少听说的地理概念“浙赣运河”。督工,你能介绍一下这条运河吗?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连通长江,在很粗略的地图上就能看到,汇入鄱阳湖的大河除了从南面流过来的赣江,还有从东面三清山方向流过来的一条河,信江。而最终从杭州方向入海的钱塘江也是从这片山区流出来的,信江干流和钱塘江上游之间只有30公里的距离。

在更大比例尺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如果算上水量比较大的支流,鄱阳湖水系和钱塘江的水系实际上发源于同一条山谷,直线距离10公里,上游还有可以调节水量的水库。

中间的分水岭名气很大,是黄山分水岭的延续,但是绝对海拔只有100米。这个障碍对于古人来说是个大工程,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个小麻烦,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浙江就提出修建浙赣人工运河,沟通浙江和江西的内河航线,让太湖流域的船不用进长江,就能到达鄱阳湖,甚至到达南面的赣州。

之前交通运输部规划院写过《浙赣运河规划方案研究》,浙赣运河的货物以水泥熟料、钢材、矿建原料、粮食这些大宗物资为主,要改造沿途700多公里的航线,按照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航道规划。

今年4月浙江方面批准了钱塘江上游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远期规划就是通过23公里的运河和江西信江航道联通。今年11月24日浙江发布了《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行动方案》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大部分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方案也提到了浙赣运河。

不过跨流域的工程需要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而且为运河补水的问题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工程需要两地政府共同推动。最近江西和浙江的相关负责人都进行了实地调研,说明这个打通自然水系的工程可能要推动了。

督工,在抗日战争之前浙江省和江西省之间就修了浙赣铁路,茅以升主持的第一个大工程就是浙赣铁路跨钱塘江大桥,为什么还要开挖浙赣运河呢?

因为和其他沿海省份比,浙江通往内地的交通干线明显不够。不算直辖市的话,2019年中国人均GDP排名最高的四个省是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四个沿海省份,除了浙江之外,每个省份都有自己明确的内陆腹地省。

比如说江苏省会南京深深嵌入安徽,经常被调侃说是安徽省会,北面徐州市民可以步行去安徽。安徽的天长县向东深深嵌入了江苏,最东面距离海岸线只有150公里。现在南京地铁要延伸到安徽马鞍山市,徐州地铁要延伸到安徽萧县,两个省的交通网是完全结合的。

至于广东和福建,在同样比例尺的地图上可以看到,通往内地的交通干线密度明显比浙江要高,浙江西部的山区和千岛湖水库阻碍了交通,和内地的联系要弱于其他沿海省份。所以浙江希望修运河,把阻碍交通的钱塘江水系变成交通干线,增强自己和内地腹地省份的联系,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作为一个浙江人,我自己都很少听说钱塘江上游到杭州的水路。督工,如果江西的船开到浙江,那能一路开到杭州方向吗?

古代浙江省最主要的交通干线就是向北的京杭运河和向南的钱塘江水路,在地图上可以看到,浙江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道分布,主要的府城都是河道交汇点。但是钱塘江上游穿过山区,落差大、浅滩多,的确不适合大船行驶。民国时期的轮船和木船线路对比,说明现代轮船运输到建德市为止,距离杭州的直线距离只有100公里。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充分利用钱塘江上游山区的河道落差,修了很多大型水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安江水电站,形成了千岛湖,还有下游的富春江水利枢纽,都截断了航道,这导致钱塘江的航运进一步衰落。如果仅仅只是挖一条浙赣运河,的确鄱阳湖的船很难直接开到杭州湾。

所以浙江最近不仅仅是在上游挖运河,而是要给钱塘江流域的大坝普遍修大型船闸,这样既有水坝提高水位,消灭了浅滩,又能保证大型船只通过大坝进入上游的干流。比如说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刚刚拿到国家优质工程奖,通行能力从每年几十万吨提升到3200万吨,过去富春江最多能过二三百吨的船,现在可以过千吨的船。今年前十一个月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还是有1600万吨的货物通过,钱塘江的航运干线功能正在恢复。

今年浙江宣布为了提高钱塘江的干线运输能力,要在富春江上再造一座二线船闸,把双向极限通过能力提升到4580万吨,这个计划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靠近江西省的衢州市。

衢州市的经济在浙江省是最差一档的。2019年杭州和宁波的GDP都已经突破了万亿,衢州还在1000多亿的水平,人均7.09万,只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00块。睡前消息107期曾经分析过衢州文化产业的问题,当地为了所谓的儒家城市品牌发明了一套新的礼节,要求小学生见到孔子相就作揖,想和北方的曲阜抢一点高考家庭的香火钱。这个想法虽然不靠谱,但也说明衢州交通不便对实体经济的确造成了影响。

现在钱塘江干线航运打通了,浙赣运河提上了日程,希望衢州可以多发展一点实体经济,也可以借着航运搞一点正经的旅游业。

浙江省有八大主要水系,钱塘江只是其中的一条。那其他水系有类似的航道改造计划好吗?

作为一个湿润的南方省份,浙江的内河航运水平是很差的,除了北部靠近江苏、上海的太湖流域,其他地区都缺乏高级航道。到2012年的时候浙江三级以上航道只有207公里,还不如山东多。所以2012年浙江省做了一个《内河水运复兴行动计划》,原则是“北提升,南畅通,东通海,西振兴”。

西振兴,就是前面说的钱塘江航运。

北提升,就是积极沟通长江和太湖航道,挖掘京航运河的潜力,现在杭州正在修一个八堡船闸,把京杭运河南段提升到三级航道,让千吨级的内河船可以从山东开到杭州。

南畅通,主要是整治静静家乡温州附近的欧江领域,让浙江另一个穷市丽水市拥有入海的航道。

东通海,是落实杭州的沿海地位,之前因为钱塘江的潮太大,杭州湾很难进海船,很多人都忘了杭州其实是一个靠海的城市。好在杭州东面100多公里就是宁波和舟山,有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所以可以把宁波当成杭州的外港。在杭州和宁波之间,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条内陆的航甬运河,也叫浙东运河。不过这条河在宋朝以后就没有太大的提升,80年代只能走几十吨的小船。2002年浙江花了70亿改造航道,2007年宣布建成,但是2010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看的时候还是说宁波段根本看不到船。2014年杭州钱江晚报又抱怨了一次,说运河白修了,这是因为宁波段的桥拦住了运河。1997年宁波按照自己的5米通航高度规划航道,修了一批桥,恰好挡住了500吨以上的船。这个问题拖到2019年,宁波和绍兴签订了一体化合作协议才最终解决。今年12月2日第一艘“江海直达”型船舶从浙江舟山出发,进入了航甬运河以后,杭州可以自称海港了。

浙江省为了这些航道付出的代价并不小,那他是要实现什么目标呢?

马云在2018年说了一个数字,说过去中国物流业产值占GDP的20%左右,现在下降到15%是很大进步,但是发达国家普遍只有11%,这导致中国制造业利润偏低,竞争力不足。到了2019年中国物流业成本还要占到GDP的14.7%,这是中国经济的典型缺点。

水运成本是铁路的1/3,公路的1/7,如果能够把大宗的散货和集装箱运输尽可能转移到水运,中国的物流成本可以砍掉一大截。浙江山多平地少,现在土地已经很紧张了,水运是提升潜力最大的地方。

另外从产业竞争的角度说,浙江省最直接的对手是江苏,江苏全省87%的面积是平原,浙江省只有23%。江苏省可以通过长江来沟通中西部,浙江省向西必须翻山。网上有人对比过长江下游各省的物流产业,浙江的物流消费和需求方面占优势,但是江苏在基础设施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所以浙江必须充分发掘自己地理环境的潜力。

从全国的航道地图看,整个江苏都被高等级航道覆盖,苏南的镇江、苏北的淮安是两个辐射性的航道网中心,彼此之间还有两条干线相连。最近苏北城市连续通铁路了,基础设施对浙江的优势越来越大,浙江也必须基于自己的现状充分挖掘潜力,至少要把杭州建成一个辐射性航道网的中心。

南北方水运差距是经济差距的原因之一

借着这个话题,我再聊几句地域经济。最近网上又在讨论南方北方的城市对比,在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排行榜上,前十名的北方城市只剩下一个北京,天津的位置已经被武汉取代了。这里当然有体制问题,有经济发展路线问题,但是物流成本问题也不可忽视。

大多数南方城市都有发达的水上物流,消费方面会降低城市生活成本,生产方面提升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上海外滩和陆家嘴的金融中心下面就是黄浦江,24小时有万吨大船来来往往,经常可以看到几百吨的建筑材料船连成一串在游客面前开过去。至于广州和深圳,那更是典型的港口城市,北方城市就做不到这一点。

其实在帆船时代,很多北方城市也有发达的内河交通。比如说天津是海港,也是京杭运河的枢纽,还是“九河下梢”,给整个海河水系当出海口,这导致天津经常遇到洪水,但是也明显降低了天津的物流成本。

清朝统计过,1906年上游到天津的客货船接近六万艘,其中保定大清河方向有二万多艘,天津以此成为北方的工商业中心。现在天津市区虽然也能看到海河上有船,但基本上都是游船,和实体经济无关。

辽宁的经济主轴一度也是围绕内河运输展开,除了辽河口的盘锦营口、鸭绿江口的丹东之外,上游的沈阳、本溪、抚顺乃至于铁岭都是港口城市。现在这些城市的经济都靠重工业,大宗物资运输非常多,但是完全用不上内河,这也是输给南方城市的重要地理因素。

某些北方城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说山东济南是在搞小清河复航工程,按照千吨货船标准建设航道,希望能把济南的产品直接用船运到海港。其他有条件的北方城市也可以考虑类似的方案。

《守护解放西》

督工,B站有一个自制的系列视频节目《守护解放西》,你有没有看过呢?

如果你上周问我当然是一集都没看,但是你现在问我,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都看完了。我上次这么追剧,可能还是在做《睡前消息》节目之前了。

你认为《守护解放西》哪里最吸引人呢?

对于主流人群来说,派出所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也大致知道派出所里边有什么事情,但是认为那是边缘地带,只有遇到麻烦和意外的时候才会去。但是对于警察和一部分边缘人群来说,派出所是他们生活的中心,所有人的边缘生活加起来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普通人平时很难从派出所视角来观察社会,在感性上认识不到这个边缘社会有多大,现在他们看到直观的展示必然会感到新奇。新奇但是离自己并不远的生活最容易吸引注意力,而且大多数观众自己在主流社会的地位比较稳定,心理上有安全感,隔着屏幕看别人的边缘生活,就像风雪天气坐在有暖气的玻璃窗后面,看到街道上的行人,这会产生潜在的幸福感,所以是非常好的下饭视频,适合主流人群全家休闲的时候看。

那这种气氛是《守护解放西》剧组故意设计的效果吗?

我倒觉得剧组自己未必有这个主观意识,他们只是利用了有时代特色的拍摄手法,利用了有时代特色的视频素材,表达了之前很难表达的概念。

十几集节目看下来,我发现城市基层治安已经高度依赖于视频监控了,无论是调解矛盾,还是找出犯罪嫌疑人,决定性的证据往往来自于摄像头。第一集的第一个弹幕高潮就是帮警察来调监控数据的工作人员发现自己就是警察要找的人。刚刚播出的第二季第五集最有冲击力的镜头就是楼道的摄像头拍到了一个16岁少年酒后摔死,开始警察以为这是刑事案件,后来发现只是自己摔伤,路过的人没有叫救护车,耽误了抢救时间。

这些监控视频既是基层警察工作的重心,也是整个视频节目的重心,再加上执法记录仪的现场镜头,整个节目的真实感非常强,让人感觉新奇而不荒诞,惊人而不脱离生活,所以片子很好看。

如果没有这些真实的镜头,全靠事后的摆拍和重现来推进情节,肯定不会有现在的冲击力。

所以这是一个符合廉价视频设备时代的影视作品,之前如果要做类似的内容,需要大投入大制作,现在可以用很小的团队做出来,所以投资方不再是专业的影视公司,而是视频平台自己。估计以后类似的作品会更多。

另外这个节目让我想到了睡前消息多次提到的隐私和安全的话题。坡子街派出所只有35个民警、54个辅警,要负责几十万流动人口的治安。如果不是视频工具帮忙,根本就不可能把解放西片区管好。

前面提到那个16岁少年醉酒倒地,头几个见到的清洁工和邻居视而不见,耽误了抢救时间。但是现在是陌生人社会了,本来也不能指望陌生人对别人的安全额外负责。我希望每个人都应该带上健康手环,数据有异常就自动给医保系统报告,然后急救中心发一个信息回来,得不到明确回复就派救护车,这才是最可靠的呼叫急救方式。

《守护解放西》的大多数案例都证明,现代社会流动人口多,大多数社区都是陌生人社会,绝对的隐私和绝对的安全不可能兼顾,政府和公共机构必须掌握足够多的个人信息,才有可能维持基本秩序,保证每个人都有底线的安全感。这和政府收税有点像,如果你希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做事,就要推动决策流程透明、财政透明,在程序上给普通人足够的参与感,然后政府才有足够的信誉去收税。

坡子街派出所这样的机构是典型的都市基层治安单位,他们既需要钱,也需要掌握足够多的数据,否则就不能正常运行。所以政府和公共机构必须证明自己能够守护隐私,只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调用监控数据,这才能让普通人尽快适应这个全面监控的视频时代。

好,感谢各位收看212期睡前消息。没有睡前消息视频版的日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睡前消息编辑部”收看每日资讯,我们周日再见。


211十三岁婚宴、扶不起的特区银行,为什么总是汕头?213“文明城市”和升官的关系,山东大学最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