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39期:读书《1491》和《1493》,再评《长津湖》,韩国李在明,韩国支持统一民意调查,山东推广生态补偿政策,哈尔滨住房补贴

字数:5939

2021年10月12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39期

【睡前消息339】读书《1491》、《1493》

大家好,2021年10月12日星期二,欢迎收看339期睡前消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近期的读书感受。

读书《1491》和《1493》

9月末《科学》杂志登载了一个考古成就,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白沙漠发现的人类脚印,被确认是2.3万年之前踩下的。新墨西哥州在美国西南部,距离阿拉斯加白令海峡的直线距离有5000多公里,中间隔着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冰原和山脉。原始人类从白令海峡的冰面上迁徙过来,需要好多代人接力才能完成。白沙漠发现了2.3万年之前的脚印,说明人类可能在接近3万年之前就进入了西半球美洲大陆,比过去预计的1万年出头要早很多。

这条颠覆我历史观的消息让我想起最近读的两本书,标题非常好记,《1491》和《1493》。无论人类到底是什么时候到达美洲的,自从1万年之前两河流域出现人类文明社会,新旧大陆的文明就各自独立发展,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两方面的生物圈也几乎没有交流。直到1492年明孝宗弘治五年,哥伦布船队带着各种旧世界的生物到达了美洲新大陆,又把新大陆的物种带回来,新旧大陆两块陆地才开始交流人口和生物。

对于文明社会来说,1492年是历史转折点。对于地球的陆地生态圈来说,1492年是相互融合的开始。所以看名字就知道《1491》这本书描述的是被殖民者和入侵生物改造之前的美洲。而《1493》这本书描述的是新旧大陆的文明和生物相互适应、相互竞争的过程。

类似的历史之前很多书,包括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讲过。这些书给我的基本概念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拓荒”和“碾压”。

所谓拓荒,针对的是美洲大多数原始未开发地区。旧大陆殖民者带着发达的技术进入一块地广人稀的土地,改造自然状态,在破坏环境的同时,顺便也消灭了那些和自然融合的土著,最终把欧亚大陆的生活方式复制过来。

所谓碾压,描述的是美洲少数文明国家。虽然这些文明也有稠密的人口、繁荣的城市,甚至还有专业的军队和宗教人员。但是旧大陆的文明有火药、有骑兵、有钢铁工具,还有更强的免疫力,一两百个士兵就能打败几万的美洲军队,上千人就能统治一个文明,所以旧大陆很轻松地抹掉了美洲文明的痕迹,按照殖民者的意愿去重建文明。

这两个概念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看了这两本书之后,我发现之前想的太简单了。比如说我之前经常听说欧洲殖民者灭绝“旅鸽”这个物种的故事。

美洲殖民者刚刚到达的时候,北美大陆的旅鸽数量至少有几十亿,和当地的印第安人和平相处。旅鸽喜欢结成大队迁徙,飞起来遮天蔽日,落地的时候又喜欢在比较低的树枝上筑巢,无论是用散弹枪还是用网,都可以一次抓到几十只。所以旅鸽成为早期殖民地,甚至是早期城市重要的肉食来源。直到19世纪工业化开始,旅鸽还多到似乎无穷无尽,猎人需要用火车把鸟肉运走。

但是因为殖民者只猎杀不保护,到了1857年旅鸽数量就开始下降,1870年就基本找不到大群的旅鸽了。到了1890年左右旅鸽成为珍稀的物种。最后一次有人在野外打到旅鸽是1900年,到了1914年人工养殖的旅鸽死光,人类用一个世纪就灭绝了这个物种,1947年美国生物学家给旅鸽立了一个纪念碑。北美野牛也有类似的故事。

过去我读到的大多数历史书都认为欧洲人到来之前的北美草原布满了几千万头甚至上亿头野牛,和少数印第安猎人达成了物种平衡。欧洲殖民者到了之后,先是用枪和纺织品找印第安人换牛皮,然后自己骑马扛枪去围猎,每年杀死上百万头牛。

等到火车贯通了美洲大陆,南北战争的老兵把杀野牛当成了西部安家的本钱,甚至当成了旅行途中的娱乐,每天他们要杀5000头野牛,收集的野牛骨头可以堆成几十米高的山,只能当肥料。到了1884年野牛数量只剩下几百,完全是因为在黄石公园保留了野生种群,现在北美平原上才重新有了数以万计的野牛种群。

但是《1491》这本书推翻了这两个故事的前半部分。

工业时代野牛和旅鸽被大规模屠杀是真的,但是在哥伦布到来的时候,旅鸽和野牛都不是遍布大半个美国的物种,也不是是印第安人取之不尽的肉食来源,甚至可以说旅鸽在500年前的哥伦布时代是一种珍稀物种。

这是因为当时的北美平原上已经有上千万处于早期文明社会的居民,草原上印第安人定期放火围猎,焚烧森林和草原,还特别喜欢追着怀孕的动物杀,把喜欢猎杀的物种数量压到很低的状态。而他们杀野牛和旅鸽并不仅仅是为了吃肉,还因为要保护已经永久性开垦的玉米地。

西班牙人前几次沿着密西西比河航行,深入美国内陆的时候,沿岸遇到很多人烟稠密的农业村镇,还有沿河前进的木船商队。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提到看到野牛以及遮天蔽日的旅鸽群。

几十年后,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再进入美洲内陆的时候,这些农业村镇都荒废了,几乎看不到人烟,庄稼地变成了野草地,野牛和旅鸽这一类生物开始自由繁衍。这是因为大多数美洲人对欧亚大陆的常见病毒没有抵抗力,非常容易感染,也非常容易再传染给别人。

偏远的山区居民还可以暂时自给自足,隔绝病毒,用几百年的时间慢慢自我淘汰,慢慢适应病毒。平原上这些有商队的繁荣村镇就只能在几年内解体,一波死光。

接下来二百多年,美国中西部甚至包括很多沿海地区都变成了无人区,然后被小规模的狩猎部落占据。野牛旅鸽这一类生物疯狂繁衍,在火车出现的前夕打造了历史最高峰,这才有了西部荒野的传奇。

南美的热带雨林也有类似的现象。今天被认为是无人区的亚马逊河流域,当时已经被农民进行了几千年的改造。航空照片可以证明农民在泛滥平原上堆了十几米高的土堆,改造了差不多1/10的亚马逊森林,在高产的农田和森林果园附近,形成了一些长达几十公里的带装居民区。

1541年西班牙探险者路过的时候,这些城市还可以派出几百艘船、几千壮年男子出来警戒。但是和北美的繁荣居民点一样,南美这些有河流做交通干道的社区很快就被传染病消灭了。

一些南美早期殖民者的回忆录到了19世纪被翻出来,根本没人信,所以所有人都认为亚马逊森林里流浪的几十人狩猎小团伙就是当地居民的常态。

现在看来,格伦布到达美洲的时候,西半球繁荣的文明区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是大多数交通便利的居民点会被传染病快速袭击,所以我们这些欧亚大陆居民只记得山区和缺乏河流的雨林里面有美洲文明,忽略了其他区域。

《1491》这本书最后的标题是“人影闪烁的山河”,就讲述了这些被遗忘的社区,其中有一句非常残酷的话,“欧洲人没有毁掉原始荒野,而是血腥的创造了它”。

欧亚大陆的传染病快速杀死了上千万美洲人,制造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荒野,然后欧亚大陆也遇到了报复。

《1493》这本书开头就说当印第安人不再焚烧森林,当亚马逊河和密西西比河沿河的农场重新被自然植被覆盖的时候,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下降,破坏了地球的保温能力。这很有可能是16世纪全球小冰期的产生原因。

这次小冰期期间全球气温下降了两摄氏度,整个欧亚大陆的农业文明都被削弱,北方游牧民族为了求生不得不南下。明朝灭亡、英国内战,欧亚大陆两端的文明都为征服美洲大陆付出了惨重代价。然后旧大陆的文明再利用美洲农民培育的土豆和马铃薯慢慢恢复,死掉的上千万美洲农民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可能比活着的几亿美国人还要大。

接下来,欧洲殖民者开始用欧亚大陆的生物去改造刚刚形成的荒野,美洲大陆变成了一个包含几百种文明形态的社会实验室,这是《1493》的主要内容。

比如说欧洲人带来了疟疾,导致白人在低洼地带的死亡率接近一半,招募白人移民得不偿失,只有热带地区适应疟疾的黑人才能开发农场。所以美国南方大量使用黑奴,白人自己住在丘陵顶部的通风别墅里,周围全是平坦的草坪,可以躲避传染疟疾的蚊子。这就是我们在电影《乱世佳人》里面看到的美国南方农场主生活。而美国北方的农场还是以白人劳动力为主。

黑人当然也不甘心到西半球给白人当奴隶,整个美洲都是印第安人留下的荒野,逃出去就能自己谋生,所以从美国南方到巴西雨林,南北七八千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几百个或者上千个逃亡奴隶社区,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机构,有的卡住了西班牙人的运金银路线去抢劫,英国的德雷克船长在美洲当海盗的时候,还找到了一伙逃亡奴隶,一起埋伏在巴拿马地侠,一起抢了30吨白银。

很多逃亡奴隶社区一直存在到奴隶制废除,变成了现在的城市郊区的一部分。

这些信息都是其他历史书很少介绍的,有兴趣的观众可以找这两本原书去看。

我看了这两本书之后,主要有两个想法:

一是唯物主义历史学应该被看作严肃的实验科学,因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在新大陆和旧大陆尝试过无数种社会组织模式,其中一部分适应经济基础被保留下来,但是更多的社会形态被淘汰了。观察这些社会模式形成演变和相互竞争的过程,我们可以像生物学一样做出分类学研究,总结出很多规律。

二是“传统”往往来自于直观记忆,并不可靠,需要用科学研究来纠正。明明是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后形成的荒野,被后来的殖民者当成美洲自古以来的状态,甚至印第安人自己也接受了这些神话,认为祖先都是和自然界融合的部落居民。不破除这些神话,我们就不能正确认识美洲历史以及新大陆和旧大陆相互影响的历史。

现在的人类社会因为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再次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化,将来还可能在多个星球发展,甚至不排除接触其他星球智慧物种的可能。要预测这些状态下人类的表现,我们唯一的参考答案就是历史上多种文明之间的互动。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次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互动,但是只有哥伦布时代这一次是两个完全相互隔绝又各有特色的大型文明区域相互碰撞,同时还伴随着生物和微生物的交换。两个大陆的接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展示了人类面对多样化的环境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创意。

无论是为了写科幻小说,还是为了设计未来社会,我们都有必要认真研究哥伦布时代的社会变革。而且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带入白人殖民者的一边思考,也要考虑如果自己是美洲本地的居民,会对当时的变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比如说《1491》这本书上来就介绍了一个叫提斯匡特姆的美洲居民,他是现在美国东北部的人。1614年的时候他被最早的一批英国船绑架,幸运地对欧亚大陆的病菌有一定的免疫力,活着到了欧洲。他在英国学会了英语,皈依了基督教,说服神父给自己这个基督徒自由身份。然后他和一些英国的航海人员交朋友,让他们带着自己去回到美洲大陆。但他并没有直接回到美国,而是在北面的加拿大距离家乡1600公里的地方住了一段时间。然后他跟着英国人再去欧洲,1619年才坐船回到现在的美国附近。

这个时候他发现传染病已经开始在美国蔓延,最严重的地方,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印第安人活下来,他为了生存只能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在英国人和剩下的印第安人之间当双面间谍,一直混到了1622年他自己也病死。

这种传奇的经历恐怕只有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里才会写到,所以我向大家推荐这两本书,用500年前的历史帮我们思考未来。

另外说一下,这两本书在美国制造了很大争议,有的白人后裔不相信印第安人曾经有高度的文明,不相信殖民者之前的美洲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有的印第安人不承认自己的祖先也破坏过环境,做过和白人类似的事情。还有一些美国环保主义者认为,如果真的承认古代的美洲人早就把环境改造成非自然状态,是不利于环保的。这都是基于立场,而不是基于事实的反对,中国观众和美洲历史上的恩怨没有关系,还是应该尽量客观看待历史。

关于这两本历史科普书的介绍就到这里,我要再多说就属于剧透了,如果有观众想买,点击屏幕链接进入购买页面,可以享受马督工专属粉丝优惠。

再评《长津湖》

接下来我想再聊聊电影《长津湖》。335期睡前消息节目,当时我给长津湖打了低分,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

首先是为了给易烊千玺这些领衔主演配戏,剧情头重脚轻,三个小时的电影到了两个小时还没有长津湖什么事情,直到到最后5分钟,我们才看到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这个反面主角出现。

其次,第二个问题是堆砌历史名人的形象,像《建国大业》这些电影一样,到处踩点找政治正确,结果忘了讲故事,破坏了层层推进的观影感受。

我注意到评论区很多观众都指出《长津湖》只是系列电影的上部,所以没有进入主题很正常。至于说踩点找政治正确,当然也是第一部片子在介绍宏大的世界观,只要有第二部后续电影,这都不是问题,而是优点。

对于这个说法,我找了网上所有类似言论的出处,发现没有一条来自于剧组或者制片团队的正式公告,全都是无意中透露的小道消息。我暂且不说有续集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但是发行公司对观众卖票的时候并没有对观众解释这是一部前传,如果片名就叫《长津湖战役之序幕》,明确说核心剧情在下一步,他的票房肯定拿不到现在这个数字。

既然发行公司自己宣称片名是《长津湖》,宣传的时候说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我作为买了票的观众,当然要按照完整电影的标准去衡量它,不能说你赚票房的时候用公开消息,对待负面评价就用小道消息来解围。

所谓电影还有后续的说法,如果真是剧组故意放出来的真消息,那就等于现在哄骗了观众。如果是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那就更值得批评了。我愿意用善意去揣测剧组,暂且认为这是其他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流量假新闻,不考虑续集问题,到时候真看到续集我再做评价。

除此之外,我又看到了一段关于电影长津湖的花絮。主演之一胡军说,拍摄期间胡军的儿子看到了剧本,发现有志愿军用机枪打穿美国坦克的情节,果断提出建议,被军事技术顾问接受,提高了剧本的可信度。

我很感谢胡军家属对电影的正面贡献,但是我想说这个细节基本说明了所谓军事顾问在剧组的作用和地位。335期睡前消息提到的那些问题在这里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我承认电影不是历史,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史实来拍,335期睡前消息节目我就说了,一定程度的虚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既然你要利用《长津湖》这个历史名词,还明确指出了部队的大番号和作战日期,要基于这份源于历史的爱国热情去做票房,那就不应该在基本事实上乱来。

新中国前几十年拍电影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战争胜利的功劳归功于全国人民,除了董存瑞这样的基层模范之外,电影要避免出现真实人名,甚至省级以下的地名都要尽量回避。比如说老电影《南征北战》里面,既不会说孟良崮和莱芜战役的地名,也不会说军事会议上做形势报告的主持人就是粟裕或者陈毅,一定要提到部队番号会尽量说解放军某部。这些尽量避免了对应真实情节的电影,在当时的工业基础上,反而尽量做到了贴近战场现实。

我们今天的电影突破了当时的限制,公开宣传自己在重演某一段辉煌的历史,那就更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反映历史全貌,让主角的经历不违反基本的逻辑和回忆录,违反了就应该坦然接受批评,中国电影才能在自我检讨中进步。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几条近期的简讯。

韩国李在明

刚刚过去的周末,韩国京畿道知事李在明被执政党确认为总统候选人,希望在下次大选去接文在寅的班。这个李在明7月份的时候接受采访,说韩国政府建国的时候没有清算日本殖民地势力,有原罪,还说驻韩美军是占领军。我们可以看看他上台之后和美国占领军的关系。

韩国支持统一民意调查

同样也是上周,韩国统一和平研究院公布了对全国1200成年人的民意调查,只有44.6%的人支持统一,当然也只有29.4%的人反对统一。从年龄段来看,越是年轻的人越反对统一。从2007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韩国支持统一的公民比例达到了历史新低。

山东推广生态补偿政策

第274期睡前消息节目我们介绍了河南山东关于黄河水质的协议。如果跨省的黄河水质是三类标准,双方不亏不欠。水质每提高一个类别,下游山东给河南6000万,降低一个类别,上游的河南给山东6000万。

7月份以来,山东省在省内全面推广了类似的生态补偿政策,凡是从一个县流到另一个县的河流,都要在断面上测水质,由测量数据来决定上游和下游相互付钱的数量。每个断面的年度补偿额度原则上不能低于1000万元。

现在山东省有133个县级单位彼此签了协议,在301个断面上签了对赌协议。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这种市场化的约束对于各地的环境保护力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哈尔滨住房补贴

我们之前提到过全国三十一个省级单位,连拉萨的人口都在上升,只有哈尔滨那个省会城市人口在下降,省内人口向哈尔滨流动的速度赶不上哈尔滨人口外流的速度。所以哈尔滨最近拿出了一个政策,企图同时缓解人口外流和房价下跌。凡是三十五岁以下来哈尔滨工作买首套房的人,一律按照学历去发住房补贴,博士10万,硕士5万,本科3万,连中专技校也有2万。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哈尔滨的政策能否解决人口和房价下跌问题。

好,感谢各位收看,33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五再见。


338房地产退潮之后,中国什么最贵?340奥特曼-刘亦菲-周杰伦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