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睡前消息文字版 >
- 2021年(216) >
- 十月(334)
睡前消息340期:奥特曼-刘亦菲-周杰伦的共同点
2021年10月15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40期
【睡前消息340】奥特曼-刘亦菲-周杰伦的共同点
大家好,2021年10月15日星期五,欢迎收看340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9月24日日本特摄片《迪迦奥特曼》在各大视频平台下架,第二天广电总局发表声明,坚决抵制含有不良情节和画面的动画片上网播出。几天后《迪迦奥特曼》重新上架,但是有所删减。在此期间,相关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很多观众给我们留言,希望谈一谈这个话题。督工,为什么《迪迦奥特曼》短暂消失会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呢?
24号那天屏蔽了多部动画,包括国产动画《刺客伍六七》第一季、日本动画《成神之日》,以及《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第一季。不过从讨论热度和观众留言来看,其他几部的关注度显然都不及《迪迦奥特曼》,的确值得单独讨论一下奥特曼的话题。
我是1981年出生,过去一直觉得奥特曼是小孩子看的东西,但是办公室里有一群80末90后的同事,经常听他们说赛罗、欧布、捷德、泽塔这些名字,直到现在这些资深的小伙子还在追最新的奥特曼。从他们身上我是能够感受到奥特曼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的。
奥特曼系列是日本特摄剧的代表,已经有55年的历史了。1966年日本导演圆谷英二创造了初代奥特曼形象,在中国的名字是《宇宙英雄奥特曼》。55年来日本特摄剧创造了50多个奥特曼形象,吉尼斯世界纪录已经认证“奥特曼系列”是衍生系列剧最多的电视节目。
几十个奥特曼大体上分为昭和系、平成系,新生代。比如说昭和系就是比较古典的颜色,红色银色相间的奥特曼。《迪迦奥特曼》是平成系的第一部,1996年9月播放到1997年8月,共52集。这是圆谷公司为了纪念奥特曼诞生30周年的大制作,也全面复兴了奥特曼系列。因为在迪迦奥特曼之前,上一部的TV版已经是1980年的事了。
在剧情、人物、特技、画质方面,迪迦奥特曼比之前的奥特曼有非常大的改变和提升。比如说设定,迪迦不再源于m78星云,而是超古代的巨人,外形也不像昭和奥特曼那样红白分明,而是红紫白三种颜色混合,还有不同的形态。虽然这些新设定很大程度是为了配合玩具厂商万代多卖模型,但是的确新奥特曼的形象更年轻,冲击力更强,辨识度更高,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轻观众。
在选择演员的时候,圆谷大胆尝试,为了扩大受众群体,开始邀请偶像团体成员扮演奥特曼的人间体。同时女主角选择了《初代奥特曼》早田队员的扮演者的女儿,也稳住了老粉丝。
至于说制作技术,无论是拍摄还是布景,90年代的日本都远远超过了昭和时期。
特效方面也开始尝试了CG合成画面,不再是一眼就能看出玩具感的特摄剧。
这些进步给奥特曼系列带来复兴。《迪迦奥特曼》播出的时候,日本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7.6%,最高达到了9.9%,虽然远远比不上1966年初代奥特曼36.7%的平均收视率,也低于同时代的《假面骑士》,但依然是非常成功的作品。
在《迪迦奥特曼》完成之前,昭和奥特曼已经被引入中国了。1993年1月上海东方电视台引进了初代奥特曼,剧名是《宇宙英雄奥特曼》。当时恰逢中日关系蜜月期,日本超级玩具商万代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刚刚起步。而上海的东方电视台为了争夺收视率,努力摆脱传统的官方电视台作风,大量引进了海外影视剧集,从邻国日本引进的电影和电视剧最多,奥特曼就是其中之一。昭和系奥特曼除了赛文之外,几乎全部被官方引进。平城系奥特曼,尤其是迪迦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也是上海。
通过被默许的锅盖天线,在广东地区,一些孩子很有可能早在1998年就收到TVB播过的迪迦奥特曼了。
但是从官方渠道来看,迪迦奥特曼在大陆首播是2004年9月,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试播两周之后,登上了同类节目收视率的榜首。2005年1月炫动卡通频道重播,北京的青少频道也跟进播出。
这个时候大陆绝大多数城市已经能收看到10个以上电视频道了,部分大城市已经能收看到三四十个,电视媒体之间的收视率竞争日趋白热化,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作品来留住观众。而国产的优秀少年儿童文艺作品非常稀缺。
迪迦奥特曼在京沪两地的热播给其他电视台指出了一条可行路线。到了2005年2月,全国已经有49个电视台播出或者决定播出,其中包括10个省级或者省会电视台,迪迦奥特曼变成了一种全国性文化。
说到2005年这个时间点,老观众可能还记得第三期睡前消息分析过周杰伦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人的国民记忆。当时我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周杰伦有才华,还因为21世纪初的文化环境就是适合培养国民级的明星。
周杰伦2000年出道,当时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还是个辅助选项,甚至很多人还在用磁带听歌。绝大多数文化传播工具在这个时代都是专业化、中心化的,普通人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小众爱好传播出去,只能对少数超级明星表示接受或者拒绝。喜欢周杰伦的当然会成为他的粉丝,但是不喜欢的人也很少有机会去支持比较小众的明星。
到了2010年,互联网普及了,微博和微信陆续出现,分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以后,每个人只要乐意都可以拥有自己独有的一块屏幕,都可以去订做自己的播放列表。国民偶像时代就开始退潮了,中国平民文化进入了分众传播时代。
在当前这个时代,无论资本和其他文化机构怎么推广,也不可能再用少数超级明星来垄断文化市场。而小众的文化组织只要找准了市场定位,也能通过互联网在全国聚集几十万用户,还能够让这些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彼此交流,加深印象。比如说现在的《睡前消息》。所以21世纪初的周杰伦算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国民级歌手。
2005年开始在中国爆发的迪迦奥特曼也占据了类似于周杰伦的文化生态位。在这个阶段,客厅还是家庭休闲生活的中心,电视是唯一的视频入口。2006年大陆电视观众总户数达到了3.06亿户,电视观众总人口达到了10.7亿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口超过10亿的单一电视市场。
同样是2005年,大陆上网的电脑只有4000多万台,大陆网民首次突破1亿,其中一半是慢速拨号上网用户,普通人完全没有在网上看视频的意识。所以这个时期电视台热播的音乐、动画和其他影视作品,比如说迪迦奥特曼,比如说刘亦菲扮演的武侠形象,都能够依托传统文化工具进行全面覆盖,又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借助早期的互联网社区团结粉丝,制造了空前绝后的文化冲击力,给中国人留下了最深的国民记忆。“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要打小怪兽”算是互联网早期人人能够懂的一个比喻。
直到今天,大多数商场里面还是能够找到大量的奥特曼相关商品。我同事的办公桌上也摆着好几个,被我拿到演播室了。去年12月21日淘宝首次发布了年度十大商品,其中既有口罩、打蛋器、上门喂猫、热干面这一类见证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商品,也有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的头盔、JK制服、5G手机,榜单上唯一的单一IP文化产品就是奥特曼,搜索量超过了两亿次。
今年1月份山西省运城市河东一中期末考试之后,一部分学生对中学管理不太满意,连续两天在宿舍楼里大喊各种口号,当中就包括“迪迦”“盖亚”等奥特曼的台词。比如说“你还相信光吗”,引发了大批学生呼应。学校对这种有动员力的口号很不满,对几名学生作出了劝退处理,并发布了悬赏公告,让学生检举揭发其他有叫喊行为的同学。
这种做法引发的情绪和奥特曼的口号结合,引爆了互联网,后来制造的舆情压力迫使学校改口,向学生道歉,说劝退通知只是为了震慑其他孩子,并未真正劝退。
上个月,湖南省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军训结束之后,教官给六七千个学生现场播放了《迪迦奥特曼》主题曲《奇迹再现》,还高喊“你们相信光吗?”台下新生的情绪瞬间被点燃,一起跟着合唱。
这些现象说明只要90后、00后还在上网,关于迪迦奥特曼的任何争议都能够成为互联网的热门话题。前几天迪迦奥特曼视频刚刚消失的时候,上亿网民都以为自己的童年记忆要被抹掉了,我完全理解他们为什么把话题顶到热榜第一。
督工,你并不是奥特曼文化的爱好者,那么站在围观者的角度,你怎么看待这一次奥特曼被下架审查呢?
从审美角度来说,我并不喜欢奥特曼作品,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反感,我还知道有些父母会故意诱导子女讨厌奥特曼。虽然我自己认为每一代人都应该有选择文化产品的自由,但我完全能够想象某些和我年龄相当或者更大一些的人在文化方面没有那么宽容。他们看到一种来自日本的文化产品挑战自己的审美,会从潜意识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夸大他的缺点。如果他们再发现这种文化得到了年轻人的疯狂追捧,我也能够想象他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希望能够用某种方式限制奥特曼文化的传播。
前面提到,2005年初全国有近50家电视台制定了播出《迪迦奥特曼》的计划,这一年的2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画片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先是表扬了各级电视台不断扩大国产动画片的播出数量,然后说:
近期一些电视台的播出动画片的频道时段或者栏目中播出了以真人演出的所谓动画片。这种所谓的动画片绝大部分内容均以真人演出,仅有极少数的电脑特技内容作为点缀,以动画片的名义播出这些剧目将会扰乱国产动画片的播出秩序,误导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方向。
虽然没有点名,但是“以真人演出的所谓动画片”多半就是正在热播的迪迦奥特曼。
以这个文件为开端,2005年2006年广电总局接连发布了扶持国产动漫的文件,导致迪迦奥特曼在大陆退出了十七点到二十一点的黄金档。
今年4月份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挑选了21部具有代表性的热门动画片,统计暴力犯罪元素、危险模仿行为、阴暗黑化元素等负面要素,其中迪迦奥特曼的暴力犯罪元素问题点有43个,排第四,阴暗黑化元素问题点也是43个,位列第一。同时上榜的动画片还有《刺客伍六七》《名侦探柯南》《熊出没》,和这次下架整顿的动画片重合度很高。
后来江苏消保委否认下架和自己有关,但是承认向国家广电总局提交了报告。
迪迦奥特曼下架的第二天,广电总局发布声明,“坚决抵制含有不良情节和画面的动画片上网播出”,《迪迦奥特曼》重新上架之后也的确被删减。我认为这次迪迦奥特曼下架事件和当年电视时代遇到的抵制一样,都是上一代人对热门文化产品的本能排斥。
江苏消保委的报告虽然对奥特曼的评价很差,但是他们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呼吁早日建立分级评审委员会,制定网络动画规范,合理确定动画分级标准。督工,你怎么看待这个建议?
奥特曼是从日本来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日本的文化作品分级制度。第二次世界灾难之前,为了传播军国主义思想,消产共产主义宣传,日本军阀和政府以维护天皇制度的名义,制定了严格的出版审核和电影审核制度。比如说有的外国电影的历史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就被日本审查机构禁止了,理由是不能让老百姓知道外国人会造反,会杀死自己的国王。这样的审查制度放在大多数国家都显得太落后了,所以美国打败日本之后直接就把它废除了。
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也不再有军队来干预文化产业,电视电影和动漫产业发展很快,在无管制的状态下,出现了很多挑战社会伦理的文化作品,比如说性情节、恐怖故事泛滥,影响了未成年人。同时美国占领军司令部也担心左派思潮和亲苏联的文化产品太多,认为不能没有审核机构。1949年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日本政府借鉴了美国的经验,重建了影视作品审核制度。
从理论上来说,日本政府要尊重国民的言论自由或创造自由,不能由官方出面来搞文化审核。所以政府要求电影界自己组成了一个非官方机构“映画伦理规定管理委员会”简称“映伦(eirin)”负责审核管理工作。这个机构后来多次改组,权力越来越大,所有的影片必须经过映伦的审查才能上映。后来电视行业发展起来,电视节目也要接受审查。最后电视上的动漫作品也要映伦来批准。
根据映伦的规则,日本的影视作品被分成四级,普通级是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赏的作品,允许根据剧情需要设置轻微的性暴力镜头,但必须尽量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也不作为主要的卖点。保护级包含一些刺激性的性、暴力、残酷、麻醉品镜头,未满12岁的儿童必须在家长或者监护人的陪伴下观看。限制级有一定程度的过激描写,未满15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收看。成人级(R-18)有强烈的性、暴力、反社会行为描写,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入场观看。
过去几十年映伦很认真地执行了这些审查条款,但从效果来看,并不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接触成人内容。目前的日本动画,尤其是深夜档的动画,擦边球画面,软色情比例非常高,血腥暴力内容也不少,观众实际上包含了不少未成年人。
我和观众都经过未成年人这个年龄段,我们都能想到他们这个年龄段学习能力很强,还有不少零花钱,总有办法去做家长不喜欢的事情。中国现在每年还有上万的未成年人溺水而死,其中绝大多数是偷着去河边游泳的青少年。
日本的未成年人也经常能够看到超出自己年龄段的内容。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停滞,日本青少年犯罪率是快速上升的,只是最近几年人口总体上老龄化,犯罪数字才快速下降。如果一定要说分级制度提升了日本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似乎是缺乏证据。
那如果不能证明分级制度可以改善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分级制度还有什么作用呢?
分级制度或许不能避免青少年偷看违规内容,但是对于内容创作本身还是有影响的。无论青少年看的是盗版电影还是悄悄打开的付费频道,都只能够给作品带来流量,并不能够给制作团队带来经济收益。所以分级制度客观上还是减少了文艺作品的暴力色情内容比例,让创作者想办法基于日常生活去挖掘艺术。
不过无论当初为什么要搞分级审核,这个制度运行起来客观上最大的受益者,最直接的受益者都不是观众,而是创作者。讨论分级制度能不能直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实际上是把问题带偏了。
文化产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漫画、电视剧还是电影,都不太可能指望个人凭爱好做出精品,必须在可预期的经济效益驱动下,有资本动员团队合作,才能够给全社会增加有意义的文化积累。
资本并不怕事情难做,怕的是风险失控。如果投资方拿不到清晰的审核标准,不知道自己的投入会不会打水漂,就不会组织创作团队,导致文化产业供给不足。现在的影视市场上,抗战神剧、民国谍战剧和古装的言情剧泛滥,这并不是因为观众爱看,而是因为这几个领域的内容创作比较安全,不会出现投资莫名其妙打水漂的问题。而一旦某个公司偶然试水,试出了一个能够做的新领域,资本就会一拥而上冲进去搞题材内卷,做到观众看吐了为止。
题材内卷意味着生产受限,观众不愿意看,意味着需求不足,供需都出了问题,文化市场就必然畸形化。
前一段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纷纷推出了“超前点播”制度,任凭观众怎么骂也不取消,深层原因就是供给和需求都被压制了,文化企业没有好产品,只能靠各种花样来制造需求,制造稀缺,甚至制造焦虑,才能够回收一点利润。现在消费者协会迫使平台取消了超前点播制度,但是如果不能营造健康的生产秩序,文化企业必然还会制造各种买卖双方都不爽的交易方式。
所以虽然我支持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结论,应该搞明确的文化产品分级制度,但我的主要理由是促进文化创作繁荣,打破目前文化市场的劣质内卷局面。至于说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分级制度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我前面说过,当前的中国社会甚至管不好每年几万个儿童溺水的问题。另外一方面,由于缺乏户外活动,高中生的进视率超过80%。这说明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控制能力很弱,只能在放纵和关起来之间搞二选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无论是搞文化产品分级制度,还是一刀切,连迪迦奥特曼都容不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只有全面搞社化抚养,让专业的公共机构承担家长做不了的精细管理任务,同时也拿到部分抚养权,全面指导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文化产品分级制度才能够成为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的辅助工具。
好,感谢各位收看,340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