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341期:香港最后的机会,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在南海发生碰撞

字数:6080

2021年10月17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341期

【睡前消息341】最后的土地红利,香港得快点吃

大家好,2021年10月17日星期日,欢迎收看341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最后的土地红利,香港得快点吃

9月28日第333期睡前消息节目我们分析香港之前的规划,认为香港在北部靠近深圳的地方填埋垃圾、设置殡葬项目,最主要的受害者是香港自己,因为这些负面设施会影响香港城区向北发展,导致香港吃不到珠三角,尤其是深圳城市的溢出红利。一周后的10月6号,香港特区政府扭转了规划思路,发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宣布要在靠近深圳的北部地区进行大开发,建设30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目的是建立香港和深圳“双城三圈”的新城市格局。督工,你怎么评价这个规划?

首先要庆祝香港市政府终于转变了思路,不再默认香港是珠三角的唯一核心城市,甚至可以承认深圳的地位和自己平起平坐,有资格向香港部分地区辐射城市发展活力了。

这次规划的北部都市区和香港的主城区并不相连,而是紧贴着北部深圳的一条东西向带状地区,这显然是香港在主动靠拢深圳主城区,事实上在做配套深圳的地产。

从“两城三圈”的规划图来看,每一个规划圈都意味着深圳的成熟城区去带动香港的乡村。现在全世界都很难在超级城市边缘找到上百平方公里的连片可开发土地,香港如果能够务实的把这套规划做到底,就有可能拿到21世纪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一笔土地开发增值收入。

当然中国城市的土地财政红利不是有空地就能吃到的。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乃至于头顶上的省政府都会反复和地方政府谈判建设用地指标,划定土地红线,稍微越线就会发文件批评,甚至撤换地方官员。未来几十年,除非农业工厂有根本性的技术进步,不再依赖于土地保证粮食安全,否则就算是土地价值相对下跌,国家也一定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不可能随便允许某个城市搞上百平方公里的新区,在一线城市附近就更不可能了。

但是自然资源部和发改委管不到香港,省政府也不可能干预香港特区的人事安排。只要香港能够解决内部的制度和分配问题,今后十几年香港就能利用这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拿到上万亿的土地增值收入。如果香港力度够大,把规划做到500平方公里,也没有什么制度上的障碍。

按照现在的规划,将来香港要在“北部都会区”安置250万人口,扣除现有居民,新增的容量大约是150万人左右。但从深圳的数字来看,1000平方公里建成区,足够给1700万人口提供居住和就业。现在这300平方公里土地的主要用途如果不是搞工业,而是居住和第三产业,可以很舒适的安置500万人。而香港自身只有700多万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超过大陆,2020年已经出现了人口自然减少的问题,不太可能用香港人去填满新界的城区。

所以未来的“北部都会区”必然是面向珠三角乃至于整个中国吸引居民和企业,只要香港动作够快,未来十几年它可以从珠三角和全国吸取到巨大的房产红利。

这么说,香港是利用政策的独立性赚了一个大便宜是吗?

说香港利用政策占便宜也不太合适,客观的说法是,香港以补课的方式领取了过去20年错过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红利,而且只能拿一部分。

从1997年回归到2005年,香港在珠三角地区是无可置疑的核心城市,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布局都围绕着香港转。当时深圳虽然已经有上千万人口,但是产业层次太低,只有制造业还算发达,金融研发乃至于物流方面都依靠香港,说深圳是香港的卫星城毫无问题。

如果香港当时就把发展重心转向北部地区,在本世纪初就沿着深圳河南岸建立新都会区,主动和内地深入融合,吸引内地人口,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那必然会把北部新界变成一个上千万人口的超级都市。在基础设施方面,香港可以对广州、深圳继续保持碾压性的优势,吸走大多数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形成中国独一无二的超级都市,连上海和北京都很难与之相比。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以出让土地和出租物业的方式,在全国吸取几万亿的土地财政红利,那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添头。

然而过去20年,香港的发展规划上自我设限,拒绝与内地融合,同时又放纵了本地大财团的地产霸权,导致香港城市发展缓慢,不能给整个珠三角的高端产业提供发展空间。至于说深圳对面的新界更是彻底保持了田园风光,完全没有吸取土地增值收入的意思。

这对于土地紧缺的珠三角来说当然是资源浪费,但是也意味着广州和深圳得到了产业发展空间,可以用新界城区回收土地红利,建设更高水平的基础设施,为更高端的产业服务。到了2015年左右,相距100公里的广州和深圳都成为了中国一线城市,和北京、上海并列。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香港让出了发展机会。

2021年的今天,香港终于想起来要在新界搞大规模的开发,虽然也能拿个上万亿的红利,但肯定不可能再制造一个一线城市,只能依附于深圳的主城区搞平行发展。从城市竞争的角度说,可以认为21世纪初的香港主动限制了自己的土地财政,像珠三角其他城市谦让了几万亿的收入,还送出了至少一个一线城市的位置。现在香港要拿一笔迟到20年缩水七八成的收入,虽然也是天文数字,但是和同期的其他中国大城市相比,只能算是补发津贴,并不算额外的优待。

香港已经错过了20年的发展机遇期,现在重新搞大规模都市开发,真的能拿到土地红利吗?

这主要要看香港的动作快不快,落实规划是不是够坚决。从香港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实践来看,效率问题的确值得怀疑。它的大型项目往往是拖延十几年,最后投入使用的时候,当初考虑的需求已经开始退潮了。特区政府在梁正英时代就提出过“新界东北新市镇发展计划”,差不多就是一个小号的“北部都会区”规划,现在几乎没有人记得当年的方案了。

现在不仅仅是香港,大陆的人口也达到了峰值,几年之内就要进入自然收缩阶段,就算一二线城市还会聚集一些中小城市的人口,在城市化比例已经超过60%的现状下,高端的产业城区也不可能增加太多。

未来十年是中国城市整体格局最后一个有变数的时代,如果香港错过了这班车,再庞大的土地储备恐怕也吸引不了产业和人口,只能做一个安静的郊野公园。

现在的北部都市区规划文件和官员访谈,说明香港官方的主要经历还在用来描绘美好前景,回避了如何克服阻力的问题。这也许是宣传需要,也许是还没有在具体的实施路线上达成共识。但无论如何,时代留给香港的时间不多了,要是不尽快出手去拿这笔土地红利,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强劲竞争之下,香港未来会快速滑落成一个略有特色的普通地级市。

那在落实规划方面,香港有哪些主要的制度性障碍呢?

最基本的0号障碍就是香港各界对融入大陆战略的共识,这一点333期睡前消息已经分析过了。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整个北部开发战略都无从说起,所以这里我暂且忽略共识问题,只讨论具体的制度问题。

第一个制度障碍就是人口居住政策。前面提到300平方公里开发区域是紧贴着深圳主城区的,按照深圳的人口和产业密度,容纳500万人绰绰有余,不可能靠香港现有人口填满。所以香港必须降低人口流入门槛,吸引足够的常住人口,给予他们更平等的社会服务,才能保证这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率。否则香港越是想当一个特殊的城市,最后的经济地位就越普通。

第二个制度障碍就是333期睡前消息也提到过的行驶方向问题。过去香港澳门的主城区都和大陆的其他城市相互隔离,跨境交通流很少,沿用靠左行驶规定问题不大,最多是浪费一个1000多亿投资的港珠澳大桥。现在香港北部都市区的规划完全贴上了深圳主城区,反而和九龙城区之间有大片的隔离空地。如果再沿用靠左的交通规则,显然是给城市融合凭空制造麻烦,影响几万亿的地产经营。这300多平方公里的北部都市区,未来基本上都是从空地开始重新界设,如果真的希望借助整个国家的需求提升土地价值,香港必须痛下决心修靠右行驶的道路。

另外再过几年,自动驾驶技术就要逐渐到普通街区去应用了,无论是国家安监总局还是深圳市政府或者是交通部,都不可能容许连片的街区实行两套自动驾驶体系。香港如果不希望北部都市将来成为基建落后的区域,就应该早点彻底接受大陆的市政标准。

第三个制度障碍就是新界普遍实施的“丁权”,这也是过去10天香港当地媒体着重讨论的问题。新界“丁权”的政策源头是1972年香港发布的“新界小型屋宇政策”规定凡是1898年之前新界原住民的男性后裔,有权申请在指定范围内修建一栋不超过三层的小型住宅,类似于内地农村的宅基地政策,唯一的区别是香港不太区别农民宅基地和城市商品房。“丁权”行使五年之后,地产就可以作为商品对外出售。

“丁权”只能在新界原属乡村范围内行使。70年代早期香港乡村的地并不值钱,所以政策出台的时候也没有引起什么争议。但是80年代之后,香港地价飙升,丁权的价值也一起暴涨。现在一个还没有使用的丁权价值数十万到上百万港元,已经建成的丁屋价值要更高。香港的普通市民往往没有丁权,因此认为这是新界原住民的特权,要抗议。而新界的原住民认为1898年英国强行割占新界的时候,无偿拿走了土地所有权,丁权只是殖民剥夺的部分补偿,所以非常合理。

香港媒体统计过,现有的丁屋占了2000公顷土地,还有900公顷的预留土地,加起来差不多30平方公里。虽然占新界土地的比例不高,但是这些地块分散在新界乡村各处,如果要进行整片的区域开发,就必须先解决“丁权”问题。

只看形式,“丁权”类似于内地征收土地的农村宅基地问题,完全可以用统一的补偿计算公式来征收,最多再加一些溢价。但是丁权的源头是1898年英国抢占新界的不平等条约,属于对历史原罪的弥补,所以一般人轻易不敢去触碰。

同时丁权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很多香港地产商套购了丁权和农地,在新界囤积了大批土地的所有权,如果香港政府要在新界搞大规模的开发,出价低了会被指责侵害农民利益,出价高了会被指责向房地产商输送利益,官员左右为难,干脆不担这个责任,直接放弃了规划。过去几年,香港一直盯着西部的大屿山地区告开发,宁可填海也不经营北部的新界方向,一个理由也是避开丁权关系复杂的地区。

现在香港要搞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规划,无论如何不可能再回避丁权问题。而且新界的总面积只有975平方公里,香港政府必须借着北部都市区规划的机会,给整个新界的土地征收定一个标准规范,无论是用现金补偿,还是用土地开发的股份红利补偿原则都必须是统一谈判,在大多数农户赞同方案的前提下,要忽略少数个人和企业的过分要求。这方面内地有经验也有教训,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够积极学习,既不要制造普遍的抗议,也不要留下深圳这种死角城农村。

之前的睡前消息节目,我多次批评过地方政府过度于依赖土地财政的倾向,但是我也承认,在城市基建快速升级的年代,土地财政有它的合理性,他给地方政府提供了积极性,让他们愿意投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卖地财政最大的错误不是让土地的最终用户出钱,而是随着已开发城区面积的增加,总是让最新一块地的用户承担所有的新增基建成本以及老城区的基建维护开支。最终房地产价格被炒到虚高,扭曲了整个市场。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全面征收房产税,让已建成的城区业主也交出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分担基建维护成本,重建合理的市场秩序。

但是这次的香港北部都市区规划是一次性拿出300平方公里土地完全新建城区,基本上不存在新地块拉动旧地块的问题,所以房产税的问题可以暂且放下不谈。

我们应该欢迎香港市积极融入整个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尽可能发挥土地财政的合理性一面,在缓解珠三角用地压力的同时,也重新寻找自己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定位。

只要香港政府动作足够快,扔下历史包袱的决心足够大,这笔土地收益就跑不掉,足够香港实现和深圳融合发展的目标。

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在南海发生碰撞

国庆期间,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在南海发生碰撞。网上关于碰撞事件的猜想很多,督工你怎么看?

以几十年为单位来看,核潜艇撞击事件并不罕见。比如说2001年2月9日洛杉矶级核潜艇格林威尔号在夏威夷附近海域上浮,撞到了日本渔业学校的训练船,撞死9个人。之后的8月27日同一艘核潜艇在塞班岛港口撞了海底,船底、舵和推进器都受损了。2002年1月29日又是这艘格林威尔号在阿曼海域撞了奥格登号两栖运输舰。这个船长可能是以为自己开了一艘靠撞击打仗的古代战舰。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潜艇碰撞发生在2009年2月3日,英国的前卫号和法国的凯旋号在大西洋撞船,凯旋号的声呐外壳受损,前卫号的船体有明显的凹陷。这两艘船是战略导弹核潜艇,带着洲际导弹和核弹头去巡航,时刻准备抹平敌人的城市,也提防着敌人的战术核潜艇跟踪。如果撞击再严重一点,制造了误判,这不是没有核战争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前面说的这些撞击都是非敌对状态下的碰撞。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潜艇部队长期进行跟踪和反跟踪的对抗,碰撞就更多了。我随便举几个例子。

1969年11月在巴伦支海,美国小鲨鱼号核潜艇和苏联的k19号核潜艇相撞。虽然是k19号迎头撞上来,但是小鲨鱼号问题不大,反而是k19的声呐系统和鱼雷发射系统严重损坏。

1970年6月美国“隆头鱼”号核潜艇迎头撞了苏联k108号巡航导弹核潜艇,这次还是美国人占了便宜,k108号损失了一台动力机组。

1974年11月在北海,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号核潜艇从苏格兰港口出航,带了大量的核弹头,撞上了苏联潜艇,双方都差点沉没。

从这些案例来看,无论是双方对抗还是单纯的水下巡航,核潜艇撞击都是常事,甚至可以说隔几年不撞一次才奇怪。这次的碰撞事件最多只能说明美国潜艇在南海巡航时间长,而时间长了总会出意外的。

核潜艇是人类制造的最复杂,可能也是最昂贵的机械之一,安装了人类最好的导航设备,作战模式也不包括碰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撞击案例呢?

核潜艇是人类最隐蔽的导弹发射阵地,各大国造核潜艇就是为了让他提供最底线的战略反击能力,为了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核潜艇会主动放弃周边状态感知能力。

核潜艇藏在水里是因为水能够隔绝大多数电磁效应,无论是可见光还是无线电波,只要隔着几百米深的水都会衰减到可以忽略,所以水下最主要的探测工具是声音。大多数潜艇都配备了声呐,发出声波,再接受反射声波判断对手的位置。如果距离足够近,主动声呐甚至可以拍出清晰的图像。

但是声呐如果发出声波,也意味着向对手大喊大叫自报位置。所以潜艇上的主动声呐轻易不开机,只用被动声呐来判断周边的情况。

被动声呐又叫水听器,靠特别大特别先进的麦克风来听水里面现有的声音。多个麦克风组成阵列,收到同一个信号的时间差不一样,就能大致判断周围声源的位置。但是潜艇自己要带着麦克风走,各个麦克风之间的距离就不够远,测量精度是很粗糙的,一般只能大致判断其他船只的方位角。对于距离,那完全是估计,最多只能发挥预警作用,不能用来指导航行。

一般核潜艇只会默认水下没有其他障碍物,靠惯性导航系统标出自己的位移,然后在海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决定横行方向,避开浅滩和暗礁,然后指望被动声呐帮自己找到其他的潜艇。

但是在高速航行状态下,因为潜艇自身噪音大,被动声呐收到的杂音多,被动声呐连预警功能都发挥不了。而如果潜艇进入低速状态航行,发出的噪音已经被多种设备降低到近乎于零,也很难被人听见。所以如果两条潜艇同时都在一个海域高速航运或者都在低速巡航,时间长了总要撞一次,只有一方低速,另一方高速,低速的潜艇才有可能听到对方、躲开对方。

就算是海底只有一艘潜艇,如果地形忽然有变化,潜艇一般来说也很难用被动声呐判断出来,这时候撞击也会发生。

从历史案例来看,美国在南海撞到什么东西的概率比较大?

潜艇的内部空间非常紧凑,在正常状态下,大多数人一般都会紧靠着形态复杂的各种设备,高速碰撞就会导致大多数人受伤。这次美国人宣布只有十一个人受伤,说明碰撞的时候速度不高,而且多半只是擦一下,不是正撞,和其他船撞上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同时核潜艇也很少到靠近大陆的潜水区活动,撞到渔业设施或者石油设施的概率很低。

这次中国官方智库已经公布了发现了受伤核潜艇的地点,在西沙群岛和海南岛之间。这意味着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潜艇撞上了变化的海底。

为了隐蔽自己,潜艇一般不会主动测量水下的地貌,而是派出水面测量船在全球活动,不断更新高分辨率的海底地形图,回去交给潜艇,然后潜艇闭上声呐,只根据海图航行。

最近几年,美国的测绘船在南海活动很困难了,经常要被中国海军监视甚至是驱赶。恰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在南海进行大规模的填岛工程,海底的地形变化剧烈,很有可能导致美国核潜艇拿到过期的数字海图。

前面提到,美国的格林威尔号核潜艇在自己常进常出的塞班岛港口都撞到了海底。2005年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在关岛海域撞上了海底山脉,全艇120多人死了一个98人受伤。现在海狼级核潜艇在更复杂的南海海底活动,遇到一点意外并不奇怪。

这提醒我们,海军的对抗是常态化的,只有几十年持之以恒的搜集信息,经营数据库,海洋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场。

好,感谢各位收看,341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周二再见。


340奥特曼-刘亦菲-周杰伦的共同点342多生孩子就分房,段子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