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字数:1328

别茂嘉十二弟。鹈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校】

〔身名裂〕四卷本丙集作“身名列”。

【笺注】

〔茂嘉十二弟〕刘过 龙洲词有“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之沁园春词,有句云:“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详此词语意,盖即作于“筹边如北”之时,则刘词当亦送茂嘉者。茂嘉事迹仅见此二词中。

〔鹈至补注〕宋 洪兴祖 离骚补注:“禽经云:‘嶲周,子规也。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又曰:‘鸣而草衰。’注云:‘,尔雅谓之鵙,左传谓之伯赵。’然则子规、二物也。”、鹈通。

〔芳菲都歇〕见卷一新荷叶(春色如愁阕)“芳菲”注。

〔马上琵琶〕暗用汉 王昭君出塞事。石崇乐府王明君辞序云:“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关塞黑〕杜甫 梦李白诗:“魂返关塞黑。”

〔更长门句〕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退居长门宫。

〔看燕燕二句〕诗 邶风 燕燕 毛传云:“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列女传:“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定姜归其妇,自送之,至于野。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涕泣如雨。’”

〔将军三句〕李陵 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将军指李陵言。陵数与匈奴战而终降匈奴,故谓为“身名裂”也。司马迁 报任安书:“李陵既生降,其家声。”汉书 苏武传:“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易水三句〕史记 荆轲传:“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还知〕此处“还”字应作“倘”或“如果”解。

【附录一】

刘改之 过词(见龙洲词)

沁园春 送辛幼安弟赴桂林官

天下稼轩,文章有弟,看来未迟。正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

离筵不用多悲。唤红袖佳人分藕丝。种黄柑千户,梅花万里,等闲游戏,毕竟男儿。入幕来南,筹边如北,翻覆手高来去棋。公余且、画玉簪珠履,倩米元晖。

【附录二】

刘永溍先生读辛稼轩送茂嘉十二弟之贺新郎词书后:谈此词者多以恨赋或拟恨赋相拟,以予考之,实本之唐人赋得诗,与李商隐咏“泪”之七律尤复相似。唐人集中有一种“赋得”体,后代沿为应制诗定例,得某字五言八韵,即五言排律。唐人每用此体赠别:如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诗云:“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高适 赋得征马嘶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诗云:“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两诗体格极相似:韦诗前六句均赋雨,高诗中四句则征马与送友两面夹写,而皆于结句中方表赠别之意。此点在稼轩此词中亦同。李商隐咏“泪”之七律云:“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过,未抵青袍送玉珂。”此诗题只一泪字,实亦赋得泪以送别。诗中列举古人挥泪六事,句各一事,不相连续,至结二句方表送别之意,打破前人律诗起承转合成规。稼轩此词列举别恨数事,打破前人前后二阕成规,与之正复相似。又,李诗用“未抵”字以承上作结,辛词用“未抵”字以承上之啼鸟而起下之别恨;李诗用在列举典实之后,辛词用在列举典实之前,殆所谓拟议以成其变化者欤?


永遇乐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