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

字数:2058

据《世本》记载,春秋时期燕国曾以临易(今河北省雄县)为都。战国时燕还都于蓟(今北京市附近),后世称燕上都,至战国中晚期又营建下都武阳(《水经注》)。此时燕有二都,而非迁都于下都武阳[45],但从燕下都故城遗存的发现情况看,该地无疑是战国中晚期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城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地处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据方志文献记载,该地自清代以来屡有文物出土。1929年,马衡等调查了燕下都故城。次年,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组成燕下都考古团,马衡任团长,对燕下都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46]。这是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史上对东周城市遗址进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发端。1957~195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文化部、文物局先后组织力量对燕下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钻探和试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1962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又对城址进行了有目的的全面勘察,并对部分遗址和建筑遗存做了重点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该城址的概貌[47]。此后直至1980年代初期,燕下都遗址的考古工作持续进行,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资料[48]。

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000米,南北宽4000~6000米,总面积为30余平方公里,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中部有一条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纵贯南北,其东侧还有一与之平行的城垣,二者一道将燕下都分为东、西两城。依勘察发掘报告,东城的始建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西城稍晚于东城,约营建于战国中期前后。

东城内文化遗存丰富,是燕下都的主体部分。城垣平面略呈“凸”字形,东西约4500米,南北约4000米。已于东、西、北三面各发现1座城门,并发现古道路3条。南垣外以中易水为天然城壕,东、西两垣外则有人工挖掘的护城壕,北城墙1000米以外的北易水也起着城壕的作用。东城中间偏北处有一道横贯东西的隔墙和一条自西垣外古河道中引出的分为南、北两支的古河道。古河道的南段以北,包括北城墙外的大片地段分布着众多的大型夯土高台建筑址,应是燕下都的宫殿区所在。这些高台建筑址以位于隔墙南侧的武阳台规模最大,其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110米,高11米,分为上下两层。以武阳台为中心,在其以北约1400多米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夯土台基。坐落于北城墙外的老姆台长宽各95米,高约10米,是燕下都的第二大夯土台基。此外,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钻探出3组夯土建筑基址群。古河道北支东端为蓄水池,这条河道应主要是为解决宫殿区内用水的需要而开挖的。在隔墙和东城垣北段及北城垣上,各发现1座突出于城垣的建筑基址,当属保护宫殿区的防御设施。宫殿区内有制造铁器的作坊遗址2处、兵器和骨器作坊遗址各1处,都集中分布在西北部。

燕下都(《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在古河道南支以南直至南城垣的东城南部,分布着17处面积较大、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丰富的遗址,这一带应系一般居民区,相当于其他东周都城中的郭城。在靠近古河道南支的东城中部一带,发现有制铁、兵器、铸钱和制陶作坊遗址各1处,形成一较为集中的手工业作坊区。

在东城的西北隅有23座带高大封土堆的墓葬,以隔墙和古河道为界分为两个墓区。以北的“虚粮冢”墓区由分作4排的13座墓葬组成;以南的“九女台”墓区由分作2排的10座墓葬组成。规模最大的封土堆长宽均在55米左右,高11米多。已发掘的墓葬尽管被盗严重,但仍出土了大量成组的仿铜陶礼乐器等遗物。这两个墓区应属燕国王室贵族的“公墓”区,其时代则约当战国早期至战国晚期。

燕下都西城南垣城墙(《燕下都》)

西城之南、西、北三面有城垣,东西约3500米,南北约3700米,仅在西垣中部发现1座城门及与其相连的道路。城内的文化遗存较少,可能是为了屯兵和加强东城的安全而增建的具有防御性质的附郭城。

除老姆台建筑群及其附属遗迹外,在城外还发现了若干处建筑遗存、作坊遗址和墓葬。如东垣外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制陶作坊遗址,东城北、东南、东北分别发现6座可能具有防御性质的夯土建筑基址;城南则发现若干处墓群及人头骨丛葬遗迹。上述遗存也是燕下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燕下都的营建年代,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多从《水经注》之说,认为燕下都系战国中晚期之交的燕昭王所建[49];也有学者认为该地作为燕之下都,约始建于战国中期伊始[50];还有学者主张燕下都应始建于春秋晚期[51]。另外,以往学界论及燕下都之布局,都是将其作为大体同时的遗存来看待的。但综观已有的考古材料,燕下都的布局并非在其成为都城之初就全部形成,而是有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

燕下都宫室建筑夯土台基——小平台(《燕下都》)

通过对各时期遗存在数量、内涵和分布范围上演变情况的梳理分析,可知燕下都遗址春秋时期遗存仅发现于东城西南部和中部一带,战国早期遗存的分布有所扩大,但也仅限于东城的南部和西城东南部一隅。这一时期遗存均为一般性居住址和小型墓葬,遗址的性质应属普通聚落。到了战国中期,遗存遍及隔墙以南的东城范围内,开始出现与都城规格相应的各种重要遗存,包括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作为“公墓”的九女台墓区和规模较大的重要手工业作坊如铸币作坊等,东城城垣也极有可能始建于此期。鉴于此,可以认为,作为都城的燕下都始建于战国中期之初的观点是较为恰切的。战国晚期遗存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展,东城隔墙以北的区域兴建的一系列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及虚粮冢墓区都属于这一时期。这一区域内还分布着若干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如制造兵器、铸铁、铸铜和制骨作坊等。该区域很有可能是战国晚期都城扩建过程中新辟出的宫城与公墓用地。战国晚期遗存的分布范围向北已逾出东城城垣以外。随着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中轴线的出现,东城北部作为都城之中枢的格局愈益鲜明,燕下都的总体城市布局只是到了此时才最后宣告确立[52]。

燕下都布局演变示意


韩都新郑东周王城与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