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复合句
复合句和主语 一个复合句包含几个分句,每个分句有一个主语,这些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依照这个,把复合句分成两类。
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可能都出现。例如:
(1)全世界共产主义者比资产阶级高明,他们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他们懂得辩证法,他们看得远些。(毛泽东)
(2)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毛泽东)
也可能只在第一分句出现,以后就省掉了。例如:
(3)他们必须懂得这一条真理,才有正确的字宙观。(毛泽东)
(4)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毛泽东)
间或也有在第一分句里省掉,在第二分句里才出现的。例如:
(5)如果不了解敌友我三方的宣传状况,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决定我们的宣传政策。(毛泽东)
假如这几个分句之间没有特殊的关系(下面要讲的),只是一个加一个,那么,就把这几个谓语作为一个联合谓语看待,说这是一个简单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例如:
(6)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毛泽东)
一个复合句的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是不能省掉一个的。例如:
(7)你不问他,他怎么会告诉你?你要问他,他一定告诉你。
但是也有时候,下面一个分句的主语已经在上面一个分句里出现,不过不是那个分句的主语,那么,也能借来一用,只要不让人误会。例如:
(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工作”)
(9)我劝你不必去找它,即使找着了,对你也没有用处。(第二分句的主语是“你”,第三分句的主语是“它”)
复合句和各种关系复合句包含几个分句,这几个分句之间,意思能够联系。这种联系,我们称它是“关系”。关系有深有浅;可是无论怎么浅,总得是有关系。比如“我姓张,我是河北人”,这里说到一个人的姓名和籍贯,两件事情是可以放在一块说的。如果说“我是河北人,我喜欢打篮球”,这就不对了。这两件事情毫无关系,应该分成两句;要是硬放在一句里头,就好像你喜欢打篮球跟你;是河北人有关系了。(从修辞上说,这两个句子紧接在一起也还是不好的,但是至少不至于使人误会这两件事情有关系。)
这种种关系,有时候用一定的词语来表示,有时候不用这些词语读者也能体会出来。这些有关联作用的词语,有的是连接词,如“虽然”、“但是”;有的是副词,如“就”、“才”;
有的是短语,如“另一方面”、“反之”。平常说话里头,关联词语用得不多,谁要是张嘴“虽然”、“如果”,闭嘴“因为”、“但是”,一定要招人笑话。可是写文章的时候,为了要把意思20
说得清楚、明确,该用关联词语的时候,决不能省。可也不要过分,闹得叠床架屋起来。
以上笼笼统统地说“关系”,分析起来是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的。以后讲到虚字的时候(第三讲)还有机会个别讨论,这里且大略说一些。下面例句里面关联词语加着重号。
(10)并行——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儿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鲁迅)[无关联词语](11)进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
(12)交替——不是实行正确的政策,就是实行错误的政策;不是自觉地,就是盲目地实行某种政策。
(毛泽东)
(13)比例——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毛泽东)
(14)比较得失——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鲁迅)
(15)因果——因为文学的理论不像算学,二二一定得四,所以议论很纷歧。(鲁迅)
(16)条件——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末,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毛泽东)
(17)无条件——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毛泽东)
(18)先让步,后折入正意——我们有很多同志,虽然天天处在农村中,甚至自以为了解农村,但是他们并没有了解农村。(毛泽东)
(19)先假设,后折入正意——即使人家不批评我们,我们也应该自己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