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公子

字数:3242

【题解】

嘉平风仪秀美的公子,获得美貌多情的温姬青睐。温姬夜夜与之幽会,不以大雨误约,不以路途阻隔,不以父母反对阻断,却因为嘉平公子写错字连篇,于是妓女飘然而去,临别还发出“有婿如此,不如为娼”的叹息。

写错别字而蒙羞如此,虽然是笑话,但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其警戒作用却是非常大的。本篇近取譬喻,深入浅出,将严肃的道理以诙谐幽默的浅近方式表达出来,使人在微笑中领悟其深邃的教育内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文言小说中,《聊斋志异》是最具有教育意味的文言小说集,同时也是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具有教育精神的小说集。

【正文】

嘉平某公子¹,风仪秀美。年十七八,入郡赴童子试²。偶过许娼之门,见内有二八丽人,因目注之。女微笑点首,公子近就与语。女问:“寓居何处?”具告之。问:“寓中有人否?”曰:“无。”女云:“妾晚间奉访,勿使人知。”公子归,及暮,屏去僮仆。女果至,自言:“小字温姬。”且云:“妾慕公子风流,故背媪而来。区区之意,愿奉终身。”公子亦喜。自此三两夜辄一至。一夕,冒雨来,入门解去湿衣,罥诸椸上³,又脱足上小靴,求公子代去泥涂,遂上床以被自覆。公子视其靴,乃五文新锦⁴,沾濡殆尽,惜之。女曰:“妾非敢以贱物相役,欲使公子知妾之痴于情也。”听窗外雨声不止,遂吟曰:“凄风冷雨满江城。”求公子续之,公子辞以不解。女曰:“公子如此一人,何乃不知风雅⁵!使妾清兴消矣⁶!”因劝肄习⁷,公子诺之。

【注释】

¹嘉平:古县名。故治在今安徽全椒西南。

²童子试:亦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后便成为秀才,才可以继续参加以后的乡试、会试、殿试。

³罥(juàn):挂。椸(yí):衣架。

⁴五文新锦:崭新的五彩织锦。

⁵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

⁶清兴:雅兴。指写诗的兴致。

⁷肄(yì)习:学习,练习。

【译文】

嘉平有一位公子,风度仪态秀美。十七八岁的时候,到郡里参加郡学的入学考试。偶然经过姓许的妓院门前,见里面有一位十六七岁的美丽女子,便用眼睛盯着她看。女子微笑着冲他点头,公子走到近前和她说话。女子问道:“你住在哪里呀?”公子详细地告诉她。女子又问:“屋里还有别人吗?”公子答道:“没有。”女子说:“我晚上去拜访你,不要让别人知道。”公子回到旅店,到了晚上,让仆人退下。女子果然前来,自称:“小名叫温姬。”而且说:“我敬慕公子风流倜傥,所以背着妈妈前来。我的意思是想终身侍奉你。”公子也很高兴。从此以后,温姬每隔两三夜就来一次。一天晚上,温姬冒雨前来,进门脱去湿衣服,挂在衣架上;又脱下脚上的小靴子,求公子替她除去上面的污泥,自己就上了床,拉过被子盖上。公子看她的靴子,是用新的五彩锦缎做的,几乎被泥水浸透了,他感到很可惜。温姬说:“我并不敢让你替我干擦鞋子这样的事,只是想让公子知道我对你的一片痴情。”温姬听着窗外雨声不停,便随口吟道:“凄风冷雨满江城。”请公子替她接续下去,公子推辞说不懂诗。温姬说:“公子这样一个人,怎么会不懂诗呢!把我的诗兴都给打消了!”于是劝公子好好学习,公子答应了她。

【正文】

往来既频⁸,仆辈皆知。公子姊夫宋氏,亦世家子,闻之,窃求公子一见温姬。公子言之,女必不可。宋隐身仆舍,伺女至,伏窗窥之,颠倒欲狂⁹。急排闼,女起,逾垣而去。宋向往甚殷¹⁰,乃修贽见许媪¹¹,指名求之。媪曰:“果有温姬,但死已久。”宋愕然退,告公子,公子始知为鬼。至夜,因以宋言告女,女曰:“诚然。顾君欲得美女子,妾亦欲得美丈夫。各遂所愿足矣,人鬼何论焉?”公子以为然。

【注释】

⁸频:频繁,屡次。

⁹颠倒:谓心神颠倒,失去理智。

¹⁰向往:思慕。殷:殷切,厚。

¹¹修贽(zhì):准备礼物。贽,见面礼。

【译文】

二人往来频繁,仆人们就都知道了。公子的姐夫姓宋,也是个世家大族的子弟,听说以后,就私下求公子让他见一见温姬。公子对温姬一说,温姬坚决不同意。宋某就藏在仆人的屋里,等温姬来时,趴在窗户上窥视她,不由得神魂颠倒得要发狂。他急急地推开门,温姬站起来,翻过墙走了。宋某十分殷切地思慕温姬,于是准备好礼物去见许妈妈,点名要温姬。许妈妈说:“倒真有温姬这么个人,但已经死了很久了。”宋某惊愕地离开,回来告诉公子,公子这才知道温姬是鬼。到了夜里,公子就把宋某的话告诉温姬,温姬说:“我确实是鬼。但是你想得到的是美貌女子,我也想得到美丈夫,各自都能满足心愿,人和鬼又何必分得那么清呢?”公子认为她说得对。

【正文】

试毕而归,女亦从之。他人不见,惟公子见之。至家,寄诸斋中。公子独宿不归,父母疑之。女归宁¹²,始隐以告母。母大惊,戒公子绝之,公子不能听。父母深以为忧,百术驱之不能去。一日,公子有谕仆帖¹³,置案上,中多错谬:“椒”讹“菽”¹⁴,“姜”讹“江”,“可恨”讹“可浪”。女见之,书其后:“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遂告公子曰:“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荐¹⁵。不图虚有其表¹⁶!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笑乎!”言已而没。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注释】

¹²归宁:回娘家。

¹³谕仆帖:谕告仆人的便条。帖,便条。

¹⁴讹:错。

¹⁵蒙羞自荐:不避羞耻,主动相就。荐,进。指荐枕侍寝。

¹⁶不图:没料到,未想到。虚有其表: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谓才不副貌。

【译文】

公子考试完毕回家,温姬也跟他回去。别人见不着她,只有公子能看见。回家以后,公子把温姬安顿在书房里。公子一个人睡在书房不回家,他的父母很怀疑。等到温姬回娘家探亲,公子才悄悄地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大惊,告诫公子和温姬断绝关系,公子听不进母亲的话。父母很为公子担忧,用尽了办法也赶不走温姬。一天,公子给仆人写了张条子,放在桌上,里面有好多错字:“椒”错写成“菽”,“姜”错写成“江”,“可恨”则错写成“可浪”。温姬看了,在后面写道:“什么事情‘可浪’?‘花菽生江’。与其有这样的丈夫,倒不如去做娼妓!”于是,温姬对公子说:“我起初以为公子是读书世家,也是个文人,所以不怕害羞自愿上门。没想到你是一个图有其表的人!我根据相貌选择人,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吗?”说完,她就消失了。公子虽然又愧又恨,还不懂温姬写的是什么意思,折好条子交给仆人看。听说的人都把这件事引为笑谈。

【正文】

异史氏曰:温姬可儿¹⁷!翩翩公子,何乃苛其中之所有哉¹⁸!遂至悔不如娼,则妻妾羞泣矣¹⁹。顾百计遣之不去,而见帖浩然²⁰,则“花菽生江”,何殊于杜甫之“子章髑髅”哉²¹!

【注释】

¹⁷可儿:称心如意的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

¹⁸苛其中之所有:苛求他胸有才学。苛,苛求。中,腹中,胸中。所有,指才学、学问。

¹⁹妻妾羞泣:化用《孟子·离娄》中语,意为这样的丈夫让妻妾都感到羞耻。原文是:“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²⁰浩然:不可阻遏、无所留恋的样子。《孟子·公孙丑》:“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于然后浩然有归志。”朱熹《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²¹子章髑髅:为唐杜甫《戏作花卿歌》中诗句。子章,唐代梓州刺史段子璋。《旧唐书·肃宗纪》载,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段子璋反,攻占绵州,自称梁王。五月,成都尹崔光远率部将花敬定,攻拔绵州,斩子璋。杜甫为此写诗盛赞花敬定的勇武。诗中有云:“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关于吟诵这两句诗可以驱邪疗疟,唐末即有此传闻,然亦有考订者,如《西清诗话》曰:“《树萱录》云:杜子美自负其诗,郑虔妻病疟,过之云:当诵予诗,疟鬼自避。初云‘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不愈,则诵‘子璋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又不愈,则诵‘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若又不愈,则卢、扁无如之何。此唐末俗子之论。少陵与虔结交,义动死生。若此乃昨暮小儿语耳,万无此理。‘虬须似太宗’,乃《八哀诗》谓汝阳王琎也。琎虽死先于虔,而《八哀诗》乃郑虔辈没后同时作,则虔不及见此诗明矣。”髑髅,死人的头骨。

【译文】

异史氏说:温姬真是可爱的人儿!风度翩翩的公子,怎么能够苛求他胸中有东西呢!至于让温姬后悔还不如做娼妓,那么公子的妻妾也要羞愧得哭泣。千方百计地赶她也赶不走,但一见那张条子却使温姬去意坚决,可见“花菽生江”这四个字,和杜甫“子章髑髅”这句诗一样,也有驱鬼避邪的作用啊!

【正文】

《耳录》云²²:道傍设浆者²³,榜云²⁴:“施‘恭’结缘²⁵。”亦可一笑。

【注释】

²²《耳录》:蒲松龄友人朱缃曾作《耳录》。

²³浆:凡水、茶、酒等均可称“浆”。这里指茶。

²⁴榜: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

²⁵恭:俗称“大便”为“出恭”。又,大便为大恭,小解为小恭。

【译文】

《耳录》上说:有个在路边卖茶的人,招牌上写道:“施‘恭’结缘。”把“茶”字错写成“恭”字,也值得一笑。

【正文】

有故家子,既贫,榜于门曰:“卖古淫器。”讹“窑”为“淫”²⁶。云:“有要宣淫、定淫者²⁷,大小皆有,入内看物论价。”崔卢之子孙如此甚众²⁸,何独“花菽生江”哉!

【注释】

²⁶讹“窑”为“淫”:将“窑”字误写成“淫”字。

²⁷宣淫、定淫:正字应是“宣窑”、“定窑”。这是因为“讹窑为淫”,所以连带写成“宣淫”、“定淫”。按,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制瓷官窑称“宣窑”,宋代河北定州瓷窑称“定窑”,都是我国著名瓷器产地的名品。

²⁸崔卢之子孙:指贵族世家子弟。崔、卢为魏晋以来两大族姓,世居高显之位。后因以崔、卢为大姓显贵人家的代称。

【译文】

有个世家子弟,家里贫穷后,在门上写道:“卖古淫器。”——把“窑”字错写成“淫”字。还写道:“有要宣淫、定淫的人,大小都有,到门里看货论价。”这些世家子弟写错别字的情况很多,何止一个“花菽生江”啊!


曾友于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