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中县干部-北大博士论文 >
- 第五章 摇篮 >
- 第一节 多出干部的机构
四、共青团县委
共青团中县县委是中县青年干部的摇篮,这是由团的职能和使命决定的。其内设机构有:组织部,宣传部,学校少年部,工农青年部等。
下面对共青团县委产出的现任正科级一把手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数量考察
表6—4 团县委产出的正科级一把手以上领导干部统计表(截至2009年7月)
县领导 | 乡镇领导 | 县直领导 | |
---|---|---|---|
团县委 | 4 | 4 | 6 |
资料来源:干部简历
1978年以来,团县委在只有4—6名行政编制的情况下,产出了这么的多的领导干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领导干部的摇篮。如果从部门比较的角度看,团县委是排在政府办之后的第四大干部摇篮。而如果根据人员比例来统计出产率的话,团县委则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干部摇篮。
团县委产出干部的类型有两种:一是团县委各部部长或副书记出任乡镇和县直部门副职,比如现任机要局局长就是任学生部部长后出任畜牧局副局长,现任县委副书记则是任组织部长后出任镇长助理。团县委副书记一般是出任乡镇党委副书记,比如副县长曹岩就是副书记出任西城乡党委副书记。二是团县委书记出任乡镇长或者县直一把手,近些年,在中县形成了很固定的模式,就是团县委书记出任乡镇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团县委出干部的情况,现对1978年以来的历任团县委书记轨迹进行考察:
表6—5 1978—2009年历任团县委书记统计表姓名任职时任职任前职务任后职务现任职务情况说明
姓名 | 任职时间 | 任职年龄 | 任前职务 | 任后职务 | 现任职务 | 情况说明 |
---|---|---|---|---|---|---|
原器干 | 1979.2-1982.2 | 不明 | 县委办公室 | 县政府办副主任 | 退休 | 文革后被划入三种人,又因妻子经济问题,降为一般干部。 |
郭建民 | 1982.5-1985.3 | 28-31 | 团县委副书记 | 县委宣传部长 | 海南三亚市副市长 | 父亲为中县南下海南干部,和某任县委书记关系密切 |
张国际 | 1985.12-1988.12 | 22-25 | 团县委秘书 | 北方镇党委书记助理 | 人劳局局长 | 岳父时任县财经委主任。哥哥的岳父时任汝县县委书记, |
刘石田 | 1988.12-1992.11 | 26-30 | 县一高党委副书记 | 城关镇镇长 | 信访局局长 | 农家子弟 |
高玉溪 | 1994.8-1996.8 | 31-33 | 团县委副书记 | 李庄镇镇长 | 民政局局长 | 姐姐时任市物资局长,姐夫时任市监察局副局长 |
祁阳见 | 1997.1-2002.2 | 29-31 | 白阁乡副乡长 | 白阁镇镇长 | 白阁镇党委书记 | 岳父时为市委老干局局长,内弟为市长秘书 |
王席冉 | 2002.12-2006.3 | 29-33 | 团县委副书记 | 华生镇镇长 | 华生镇镇长 | 父亲为安县某乡股级干部,市选调生,和时任县委副书记同乡。 |
任博 | 2006.6-2007.9 | 27-28 | 县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 大水乡乡长 | 大水乡乡长 | 和时任县委书记有亲戚关系 |
程心夏 | 2009.5-今 | 29- | 夏店乡副乡长 | 父亲为某任文明办主任,岳父为政法委副书记,岳母为中医院院长 |
资料来源:团县委,干部简历和访谈
从团县委书记的轨迹来看,有二种类型:一是内部晋升,大多是副书记晋升为书记,有4名是这种类型。二是外部转任晋升,基本是副科级干部晋升,有5名是这种类型。从转岗后的职务来看,1988年以来,非常固定的路径,就是出任乡镇长。1988年以前,1名晋升为常委,这和大力提拔学历干部有关;1名出任乡镇党委书记助理,这是因为当时刚调整完干部,没有位置;1名任政府办副主任。从团县委书记的仕途发展来看,出任乡镇长后除非晋升为乡镇党委书记,否则就要一辈子在正科级里面打转。这同时也说明中县从乡镇党委书记中提拔县领导的惯例是多么顽固。张国际和高玉溪由于没有晋升为乡镇党委书记,虽然很年轻就是正科级干部,并且都有很强大的政治资源,但也晋升不了县领导。而刘石田晋升为乡镇党委书记后本来有机会晋升县领导,自己则不愿意继续干党委书记,后来在教委主任位置上晋升副县长,已经公示,却被告掉。
团县委为什么出干部?主要因素有:
1.组织特点和职责使命。团的章程明确决定,团的组织任务之一就是“不断为党和国家输送年轻干部”,这使得共青团组织成为精英孵化器,并网聚五湖四海的干部。
2.年龄优势。从历任团县委书记的年龄就可以看出,他们出任书记时基本都是30岁以下,1名甚至才22岁。而团县委书记的级别是正科级,副书记是副科级,这意味着他们的同龄群仕途刚刚起步,他们就已经是副科级或者正科级,显然,这远远的把同龄群甩在了后面。而1978年以来的干部年轻化政策,更是为共青团系统出干部提供了政策依据。
3.年龄限制。共青团组织和其它组织差别很大的一点就是,它的领导人的年龄上限制定的很低,并且年龄到顶就必须转岗,这使得其领导位置一直保持很高的流动率。1982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团中央《关于各级团委领导干部年龄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四、团县委:书记一般不超过三十岁,副书记一般不超过二十八岁。五、公社(乡、镇)团委:正副书记一般在二十五岁左右。”2008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新任团县(市、区)委书记及相应级别的团委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副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书记、副书记在岗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这意味着团县委书记、副书记年满33
岁时必须转岗,而从中县历任团县委书记的情况来看,确实较好地执行了这一规定。
4.干部资源丰富。从历任团县委书记来看,他们大多拥有相当多的政治资源和关系网络,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出任团县委书记,而且对他们整个仕途都会有影响。同时,共青团是青年干部脱颖而出的合法渠道,很多领导干部对此都有共识,不少干部子弟和关系子弟都会积极借助这个渠道。
5.团干部的特点。团县委本身没有多少权力,这使得其领导干部必须多方筹划,多方协调,从而能力全面,组织协调能力强。同时清水衙门,相对也比较廉洁。团的干部一般学历较高,大多是学生干部出身,政治社会化较早。这些都有助于其脱颖而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近些年,县乡共青团职能有弱化趋势,由于权力资源不大,很多团干部反映没事干。其输送干部的职能也弱化很多,2007年到2009年,中县团县委只有1名副书记和1名办公室主任,班子都配备的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