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系运作

字数:3875

中县干部的关系运作,都是发生在“有事”的时候,比如谋求晋升、办事,或者看病、孩子上学等等。干部平时编织关系、维持关系,目的就是一旦有事的时候动用关系。在当下的中国县乡干部仕途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过度竞争”,也就是位置少,竞争者众,这一方面使得组织可以优中选优,把更有本事,更有能力的干部选拔上来;另外一方面则造成关系运作的盛行。下面通过竞争乡镇长和竞争局长的两个案例来透视具体的关系运作。

竞争乡镇长的主角李书平,是一位女干部,公公曾经是县领导,爱人也是某乡镇的领导,其先后两次竞争乡镇长,第一次是2002年,她当时是大水乡的党委副书记,竞争者是当时乡里另外一位党委副书记冯南疆。李书平认为自己有政绩,推荐票也高,乡党委书记也推荐自己,加上自己的公公当时还是县领导,而当时的县委书记任县长期间,自己的公公是政府办主任,服务县委书记几年,因此,只要公公给县委书记做做工作,自己就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到县以上找关系②。但是,当时的竞争对手冯南疆,其岳父曾经是中县交通局长,通过其岳父,找到了当时河南鹤仙市的政协主席王禾华,王禾华是中县出去的干部,和冯南疆的岳父交好。王禾华就给当时的中县县委书记打了招呼。同时冯南疆的哥哥是河南某报的主编,也给县领导打了招呼。这让县委书记很为难,最后的结果是,两人都没有提拔,等于县委书记一个都不得罪。提拔无果,两人在一个乡镇上班也不太好,李书平就调到另外一个乡镇任党委副书记。2003年,县里要提拔一名女乡镇长,竞争在李书平和当时的某乡党委副书记刘艺美之间展开。李书平这次志在必得,她说:

“我过去也是政治上不成熟,不知道潜规则的重要性,认为光从下面推就行了,没有想到还需要上面有人拉你,只有这样,才更保险。”(访谈,2009)

① 这些吃喝大部分都是公款消费。一些干部说,应该严禁吃喝,然后把省下来的钱给干部涨工资,因为工资太低了(在中县,科级1千多元,县级2千多元。)。也有些干部说,这个方案理论上很好,实际上难执行,涨了工资后,吃喝会照样。

② 但熟知内情的一位干部说,李书平通过某个局长的爱人,找到了北山市检察长,通过检察长找到了当时的北山市委副书记,让这位副书记打了招呼,但没有起作用。但李书平则否认自己找了市领导,不然也就成功了。此处存疑。

李书平通过曾任中县组织部长的北山市人事局副局长,找到了当时的北山市委组织部长,给中县县委书记打了招呼。而其竞争对手刘艺美则通过在市委党校的同学,找到了当时主管组织的中县县委副书记。刘艺美说,她对仕途没有太大野心,有机会也会争取,但不会不顾一切的去争取。她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无论是人脉上、经济上,她都无法和李书平竞争,她说:

“在能力、资历差不多的情况下,最后就是拼关系、拼经济、拼野心。”(访谈,2009)

刘艺美有个表哥是副省级领导,但是她说层次太高,隔得太远,无法打招呼,有这个关系也用不上。而自己则是整个家族里面的最大的官,显然无法和李书平的政治家族力量竞争。李书平说,当时她去找管组织的县委副书记,副书记说刘艺美资格也很老。她又去找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则希望她任某群团一把手,李书平坚决不同意,说这样,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仕途也就到顶了。她说,领导们也很为难,也在摇摆。

最后的结果是,李书平竞争乡镇长成功,刘艺美则出任某群团一把手。

李书平说,想想一路走来,竞争太激烈了,每进一步都很难,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李书平竞争成功的结果是,她后来晋升乡镇党委书记,现在则在为晋升县领导努力。而刘艺美的仕途已经到顶,现任仍是某群团一把手,也就是说,机会就那么1—2次,错过了,这一辈子仕途也就结束了。而当时的县委书记为了摸底,曾偷偷地到李书平所在的乡镇,考察李书平主抓工作的成效。也就是虽然有这么多的关系运作,但组织上选拔的仍然是有能力的干部。

竞争局长的主角是某局副局长王治理,其父亲曾任县直副局长。王治理大学毕业后分到北山市某局工作,后来调回中县。他竞争的局长位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位置,竞争在他和常务副局长孔红臣两人展开。王治理的优势是现任局长大力支持,学历也高,劣势是资历浅,如果论资排辈,应该是孔红臣接任局长。孔红臣和当时的局长王振西一起提为副局长,当年两人在竞争局长时,王振西找到了汝县的县委书记,给当时中县的县委书记打招呼,结果王振西胜出,孔红臣当时就窝了一肚子气,所以这次认为论资格也该自己接任局长了。在关系运作中,王治理找到了当时的上级业务局北山市某局局长,这位局长和王治理当年同在一个科里工作,就给当时的中县县委书记和县长打电话,希望王治理接任局长,说这样工作上好协调。然后,王治理就去找这位县长,县长表示了支持,并让他去找县委书记谈谈,县委书记后来也基本认可,等于王治理的局长人选基本确定了。而这个时候,孔红臣还在一个村里搞帮扶,等他知道了局长要调整的消息,已经为时已晚,但孔红臣不甘心,他一方面通过在河南省委办公厅的外甥给县委书记打电话,一方面通过同学找到了县长的老父亲,让县长的老父亲给县长打电话,但县长给老父亲说人选已经定了,这个事情不再提了。这样竞争结果基本无法改变了,但当时的县委书记为了安慰孔红臣,特意约见孔红臣说:

“我推荐你了,你确实干得也比较优秀,但我不能因为你和县长闹不团结,下次再努力吧,希望你能正确对待。”(访谈,2009)

气愤不已的孔红臣给当时的北山市某局局长打电话,破口大骂,他说:

“为这事我骂张福华了,因为你干预了,你不公正啊,不是我干的差,而是你操作嘛,是领导素质问题。我就在电话里骂他:妈的X,你们就这样整啊。现在我给你说,关系比干工作强得多,在地方上,你工作一般化,但有关系就能办成。但你没有一点能力,领导也不会用你。”(访谈,2009)

从中县干部的仕途关系运作来看,基本呈现“下推上拉”模式,所谓下推就是群众基础要好,考核要好,单位领导也要推荐自己。所谓上拉就是需要找县以上的领导,来给县里的主要领导打招呼。这种“推拉”运作后,再针对县里的主要领导运作,这样三方运作,多因素合力,才能使得仕途通畅。

一个干部的仕途发展,往往是多次关系运作的结果,下面来看原监察局长孙兰光的仕途历程。

孙兰光,1951年出生,西城乡天南村人。1968年初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任通讯报道员,孙很踏实能干,不久一篇报道被县广播站采用,在村里引起轰动。1970年,中县团结乡棉花厂通过团结公社招工办招聘通讯员,任务是办大批判专栏,出墙报,结果当时的天南党支部副书记徐建才推荐了孙兰光①,孙说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1972年,商业系统召开批判大会,批判当时的商业局长走资派崔富森,结果孙兰光的批判文章和发言在批判大会上又引起了轰动,当时的革委会认为袁是个人才,批判大会的第二天就抽调他到商业局办公室,做秘书工作。1975年,商业局和供销社分家,孙被留在了供销社办公室,1979年转为正式工,1984年转为国家干部,并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被推荐到北山地区教育学院学习经济管理,2年的大专班。这时,孙遇到了其仕途中的第二个伯乐,当时的供销社主任董湘中。孙说,自己在办公室的几年,董很赏识自己,因此极力推荐自己上学,当时上学不仅工资照发,学费也是单位报销。而这为他的后来提拔奠定了坚实的学历基础,否则,只有初中文凭以后不可能怎么晋升的。1987年,孙大专毕业后,商业局领导让他参与筹建县第二棉纺厂,孙说自己对工业不熟悉,前途不明朗,同时原来赏识自己的董湘中也已经调离。在这种情况下,孙找到这以后对他的仕途一直大力支持的徐献工,得以实现仕途的大变轨。徐献工是孙的二哥的高中同学,孙的二哥1963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来分配到宜昌404军工厂,和徐献工交好。徐献工郑州大学毕业后到中县党校任教,晋升为副校长后,适逢曾任中县县委书记的张大功被提拔为北山地委副书记,主管组织人事,加上1986年文凭干部的吃香,徐被提拔到封县任县委副书记,1年后晋升到卫县任县委书记②。

① 孙兰光说,当时风气很正,自己干的也好,当时徐建才有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女儿都没有推荐,而是推荐了他。之前也有两个招工机会,村支部推荐的也是他,但都因为自己的视力问题而被淘汰。

② 孙说1980年代是干部破格提拔的黄金年代,只要年轻有学历,被破格提拔的比比皆是,他们遇到了建国以来干部晋升的最好时期。现在,一位县委党校副校长直接提拔为县委副书记,就是有关系也绝无可能。

孙就工作问题征求徐的意见,并希望得到徐的支持。徐不久给孙打电话说,已经给汝县县委书记张泰康打了招呼,去汝县工作更好。张泰康是中县庞大政治家族张家的中心人物,其曾任过中县组织部长和县委副书记,和孙的二哥也是高中同学。张就给当时的汝县常务副县长全体康打招呼,让好好安排一下孙兰光,全体康就给汝县财委主任打招呼,准备让孙去财委工作,但财委主任是个老革命,认为凡是领导打招呼安排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以不缺人为由拒绝。但后来孙表现出过人的财经方面的才能后,这位老革命非常后悔,说当时其实很缺人,错过了一个人才,真是遗憾的很,这已是后话了。

财委主任婉拒后,全体康安排孙到汝县政府办工作,分到财贸科,不久政府办安排孙写一篇财贸季度总结,孙利用经济管理知识,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以及表格分析,下发到各个单位后,反应之好出乎意料,不仅财委主任大呼后悔,全体康也夸奖写得好。之后全体康就让孙做他的秘书,这样孙就遇到了仕途中的第四个伯乐:全体康。

1989年年底,汝县召开全县财贸工作会议,常务副县长全体康作重要讲话,讲话稿由孙兰光撰写。孙说,当时河南各级党政机关有个内部刊物,叫《河南工作》,他在准备讲话稿的过程中,发现了时为河南省省长程维高的一篇讲话,于是,他就结合汝县实际,把程维高的讲话精神以及一些新的提法,融合进了讲话稿中,结果全体康做了报告之后,引起了全县干部的热议和叫好,全体康非常满意,不久,孙被提拔为副科级秘书,1992年,又被提拔为政府办副主任,而这时,全体康已经晋升为上县县长了。孙兰光说:

“1991年,全县长走之前,专门开了一个党组会议,给我报的是政府办副主任,把研究报告提交给了组织部,92年,他都调走了,县里研究人事,我就明确为副主任。你看,很多人都跑官要官,我都不知道就研究为副主任了,通知我谈话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你看看现在,不活动行不行?想想当时都不可思议。”(访谈,2009)

孙说,随着张泰康和全体康的先后调走,他也积极运作调回中县,因为爱人孩子都在中县,他就给时任北山地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徐献工谈了工作调动的想法,徐给当时的中县县委书记和县长打了招呼,经过1年多的努力,1994年孙调回中县政府办,任副主任,1996年任纪委副书记和监察局长,2005年53岁时被一刀切,退居二线。

孙说,他的仕途的每一次大的转折,都是一篇文章和一个伯乐,正是自己的努力、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赏识,才一步一步走上仕途的顶点。


二、关系网的连接方式:喝酒、打牌和送礼第三节 拉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