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字数:1038

拉姆“坐”在地上,她生前念经时,就这样双趺跏坐。她裸了身子,裹个白氆氇,再裹个陀罗尼被,黄色,印满怪模怪样的咒。这是瘸阿卡从拉萨带来的,亡灵盖了,不堕恶道。

按规矩,死者不能躺在炕上,怕她贪恋热被窝,影响生死大事。人就是叫贪心扯到苦海里的,贪吃,贪睡,贪财,贪色……那贪心一起,就解脱不了,就去不了极乐世界,就会在六道苦海里轮转。为叫拉姆不生贪心,就在院里铺层土坯,铺个薄褥,拉姆就坐在褥子上。等拉姆上路后,土坯就会被扔到路口,褥子也会被烧掉。

已诵了三天经,阿妈仍时时哭晕。她虽摇了大半辈子嘛尼轮,但那定力,仍挡不了潮水般涌来的悲痛。

村里的哭声也潮水般涌,拉姆嘴甜手勤,人们都喜欢她。可她并没因别人喜欢而免了死。死是个天大地大的网,不管你有天大的权势,成海的金钱,或是万人的喜欢,也顶不了事。人家只要瞅中你,你就跑不了。这道理,谁都懂,他们常听佛爷讲那“诸行无常”,明白啥都是无常的。所以,哭一阵,就不哭了。有的,因更明白了无常,把那嘛尼轮转得更快;有的,把对拉姆的思念化成了仇恨,他们到乡上要枪。要是有枪,就能和偷猎者拼个鱼死网破了。当然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那期盼的枪,仍静静地待在虚幻的期盼里。

只有阿妈老绽出哭声,但也每每被诵咒声淹了。

格拉带了六个喇嘛,很吃劲地诵经。在村里人眼里,拉姆属于凶死。凶死是不吉的,意味着死者前世业重,这就需要喇嘛替她诵经忏悔。诵得好,她才会有个好归宿。

黑羔子再没哭过,他的眼窝深枯枯的。他对喇嘛念经之类的事,不感兴趣。除了呆坐,他只做一件事:往门口的那个陶罐里丢柏枝。那柏枝冒着烟,煨着那些供品。供品有三类:三荤是肉血脂,三素是乳酪酥。这是给拉姆吃的。

瘸阿卡骤然老了,瘦了,行在山路上,风一吹,似要飞了去。他把拉姆的死归罪到自己身上。若不是他下了扣子,她就不会去送命。他在自责里嚎哭着,就瘦了。

派出所的来过了,看了现场,看了死者,拍了照片,问了情况,又走了。他们的来和他们的去,没搅乱拉姆家的一切程序。按规矩,尸体要停放三天。因为这三天里,拉姆的灵魂还在沉睡。三天后,灵魂一醒,才会离开肉体,进入中阴身阶段。这中阴身,最多四十九天,一过,就投胎转世了。修为好的,就能在中阴身阶段选择自己的归宿。为帮助中阴身的拉姆,阿妈请活佛打了卦,活佛说:天葬吧。

村里人也希望这样。因为,天葬是最好的葬礼。肉体从这里消失,灵魂从那里新生。那里,有乐无苦,心想事成,叫啥极乐世界。

据活佛说,所有布施里,最大的布施,是身布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数生里,就身施过无数次。最有名的故事是“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前者为了救快死的老虎,把自个儿送入虎口;后者为救鸽子,割肉给追逐鸽子的鹰。那天葬,就是用自己已无用的身子,去喂那强大的神鹰。喂饱它们后,它们就不吞食比自己更弱小的众生了。听活佛说,拉姆说,她喜欢天葬,究竟是她死前说,还是在死后说,佛爷没细讲。猛子记得,拉姆走的那天,她也说过那话。

那就天葬吧。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