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指着性思维 - 窦东徽、刘肖岑译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
  弗洛伊德问题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影响
  科学的统一性
  那么,什么是科学
   系统的实证主义
   可公开验证的知识:可重复性和同行评审
   可实证解决的问题:科学家对可检验理论的探求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小结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敲门节奏理论
   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
   小精灵
   并非所有的证实都等价
   可证伪性与世俗智慧
   承认错误的自由
   想法不值钱
  科学中的错误:逼近真理
  小结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
   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事件联系在一起
   信度和效度
   直接和间接的操作性定义
   科学概念的演进
  心理学中的操作性定义
   作为人性化力量的操作主义
   本质主义问题和对心理学的误解
  小结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个案研究的地位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安慰剂效应
  “鲜活性”问题
   单一个案的压倒性影响
   鲜活的逸事和见证为何如此有说服力
   了不起的兰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小结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第三变量问题
   为什么戈德伯格的证据更好
  方向性问题
  选择偏差
  小结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斯诺与霍乱
  比较、控制和操纵
   随机分配与操纵共同定义了真实验研究
   控制组的重要性
   聪明汉斯——神马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和如今的聪明汉斯
   分离变量:创设特殊条件
   直觉物理学
   直觉心理学
  小结
 第7章 “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与心理学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随机样本与随机分配的混淆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异同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大二学生”问题
   客观看待真实生活和大二学生问题
  小结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关联性原则
   消费者规则:警惕是否违反关联性原则
   “跃进”模式与渐进整合模式的比较
  聚合性证据:在缺陷中进步
   聚合性证据的类型
  科学共识
   研究方法和聚合性原则
   向更有效的研究方法迈进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小结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交互作用的概念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小结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
  “某某人”统计学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未充分使用概率信息
   未能使用样本大小信息
   赌徒谬误
   再谈统计与概率
  小结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解释偶然性:相关错觉和控制错觉
  偶然性与心理学
   巧合
   个人的巧合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小结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心理学和超心理学
   自助类读物
   菜谱式知识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之二:心理学已成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文化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行为的内隐理论
  科学心理学受到抵制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著录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 [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原作名: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提要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本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1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11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以及290篇新文献。

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同时,本书也有助于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To Paula, who taught me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life





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心理学是一门很容易让人误解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研究的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有些还正好是大家都熟悉且经常关心的问题。比如:什么样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什么样的事情令我们记忆深刻?什么样的事情让人高兴(或痛苦)?为什么男人比女人更爱聊政治时事?人为什么要自杀?意念能不能被植入梦中?……正因为人们关心这些问题,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证据,得出自己相信的结论。很多时候,这些自觉的结论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比如说,我们心理学家就发现,青梅竹马的婚姻很难成立,婴儿并不是有奶便认娘,性格并不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等等。每当矛盾、怀疑、迷惑甚至气愤产生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该相信自己的直觉、经验和常识,还是该相信心理学的研究、证据和知识呢?

不幸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教科书只满足于告诉大家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知识,但从不说明为什么这些研究、发现及知识是值得我们关注和信任的。这些书的作者好像都在假设每一位读者思考起问题来都像心理学家一样,相信和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与知识。幸运的是,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写了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一本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教科书。他总结了心理学家的职业特质,让每一位读者都有机会去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思考、分析和解读人类的行为与心理的。每一章都将一个常识的、朴素的、直觉的有关人类心理的分析和思考与一个科学的、严谨的、心理学的分析和思考相对比,以帮助读者理解心理学家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思路。

我个人觉得,在斯坦诺维奇阐述的心理学特质中,有两点应该是区分我们心理学家和其他人(包括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的地方。

其一是我们心理学家的批判性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心理学家不相信个人的智慧,更相信科学的方法,而科学方法的本质是证伪,即对我们的经验、常识和直觉,产生怀疑、挑战和批评。从原则上而言,心理学家不怕犯错误,但害怕以假乱真。心理学家也不相信那些能回答所有问题的绝对真理,但相信对所有问题应该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心理学家从不相信个案和例子,因为其随机性和主观性太过明显,但我们愿意相信大样本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希望听到动听的心理故事,但更愿意看到众多心理学观察的数据和总结。

其二是我们心理学的概率性思维习惯。我们和很多自然科学家思考方式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更容易相信,任何人类的行为都是概率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受到其他随机事件的影响。其实人类很多学科都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之上的,比如核物理、天体物理、生物进化、病理学、所有的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等,它们都不可能准确预测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具体活动,但都对整体的事物活动规律有很好的描述和预测。只不过我们心理学家更愿意承认并强调我们学科的不确定性而已。

总之,我很高兴看到这本书在中国再版。杨中芳老师的早期译本是我很喜欢向心理学爱好者推荐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而新版的译本,尤其令我兴奋,因为它是由我欣赏的两位年轻同事东徽和肖岑,在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公寓里,下功夫、花时间,认真翻译完成的。他们两位既是同行,也是夫妻,应该是我们心理学界不鲜见的学术伴侣之一。这可能也是我们心理学界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





译者序


每个学心理学专业的人都会被人问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通常是:“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第二个问题可能是:“那你一定会催眠和解梦咯?”排名第三的问题则一般会是:“什么,你们心理学还做实验?”这类对于问话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却总能让那些学心理学的人哭笑不得。

但是,一个真正称职的心理学工作者是不应回避或敷衍这类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直面它们并认真分析其中的意义,给予人们正确的解答。从最常被问到的这三个问题中,我们便能以管窥豹地看出公众对于心理学的一些常见误解和迷思。

第一个问题所揭示的事实是,心理学在大众心目中被万能化了。所谓万能化,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功能的边界被无限地夸大了。首先,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无所不包,星座、属相、血型、玄学、人生哲理及各种心灵鸡汤都被认为是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心理学研究虽然涉及人类广泛的客观行为和心理现象,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可检验”这一标准,超验的、超感官的问题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之列;另外,并不是说心理学不能研究血型、星座和超感知,实际情况是,这类现象和理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已被各种科学的方法所证伪并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剔除出去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是无所不能的,学了心理学就能读心算命,甚至能在千里之外控制他人的大脑并操纵其行为,还兼具其他种种神奇的功效。我们说心理学很神奇,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心理现象和预测行为,并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但是,科学心理学所有的预测和解释都基于客观数据,所有的结论都具有概率的性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干预方案也必须符合客观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因此,没有能完美地解释一切现象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超出人类经验以外的干预和应用。

第二个关于催眠的问题则揭示了另外一种对心理学的常见误解: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咨询。弗洛伊德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确实让后世的心理学研究者“既爱又恨”。弗洛伊德的功绩在于,他以其非凡的工作投入和严谨的思辨构筑了一套宏大、晦涩而让人着迷的理论体系,开启了一片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全新领域,对社会文化、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真正让世人开始了解和重视心理学。迄今为止,他的理论仍然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干预的诸多领域。今天人们都能熟练运用“焦虑”“压抑”“潜意识”这些词来描述或解释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拜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派所赐。说到心理学家,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冯特和斯金纳,但没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然而,弗洛伊德的盛名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他的光芒掩盖了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者的工作和成就,二是弗洛伊德所构建的这些精巧的理论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也为后来众多伪心理学和虚假治疗手段的滋生和发展留下了一道后门。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公众不了解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已经在实证主义的道路上行进了很远。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决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并能经过同行评审获得认可。这三条标准也是区分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心理学的研究因此也与操作性定义、实验组和控制组、变量控制、数据统计等词汇联系起来,而不是个人化的体验及感悟、头脑风暴或纯粹的逻辑推导。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公众了解和认识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大众的原因,也有学院派研究者自身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学科自身特点的限制。

首先,对心理学的渴求使得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特殊的期待。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人们试图通过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和现象,并从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帮助和建议。在这方面,针对个体的精神分析和治疗技术有一定的优势,而其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针对的则是群体的普遍行为规律,偏重于解释和预测,其研究结论都具有概率性和领域特异性,因此无法有针对性地、面面俱到地解决个体所有的心理问题。这有时难免会让一部分抱着“求医问药”的心态来了解心理学的人感到失望。

第二,术语体系产生的阻隔。心理学作为科学,为了让研究者之间形成共识并利于重复验证,产生了一套严谨的术语体系,这一点与其他科学学科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没有人会因为不懂量子力学的各种晦涩的术语而鄙视物理学,但他们却会因不能忍受心理学术语所造成的隔膜而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拒斥,继而转向了那些通俗易懂但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的理论或方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心理问题和现象与每个人的关系太过紧密了,最近的需要总是要以最快捷的方式介入和解决,这就构成了快速实用和科学研究之间的一对矛盾。

第三,心理学的许多基础研究确实与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首先是因为这些研究往往是控制十分严密的实验室实验,探讨的是最基本的生理、行为机制,有些唤起特定反应的刺激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如人造的假字等);其次,并不是说基础研究的成果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是很多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需要一段时间,有的研究发现甚至要几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应用价值。这种滞后性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科学心理学研究毫无意义的错觉。

第四,许多学院派心理学工作者的做法也难辞其咎。首先,虽然说许多基础研究与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类。基础研究之外还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这方面好的研究应当是“现象为师”的,即从社会生活现象出发去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但许多研究者往往是从概念出发,空对空地进行一些干瘪乏味的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十分有限;另外,学院派的心理学工作者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醉心于研究而不注重或不善于将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这块阵地最终被伪心理学家和各种江湖术士所攫取。

最后一个原因是,大众媒体在科学心理学的传播方面做得并不够好。随着心理学的热度持续升温,许多电视台、电台、网站、纸媒和出版商也不断推出与心理学相关的节目、专栏或书籍,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专业限制、商业考虑等等),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往往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包装精美的伪心理学;有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甚至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误导大众。与之相对应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和专业书籍无人问津,而星座、血型、养生以及各种未经实证检验的古怪疗法却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招摇过市,让心理学蒙受了许多质疑和指责。

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如何让公众了解真正科学的心理学变得十分必要。市场上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很多,但对象分化的情况也很突出: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和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书籍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但有专业门槛的隐形限制,而针对普通读者的非专业书籍相对通俗但在信息质量方面良莠不齐。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所写的这本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的定位则兼顾心理学的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更广大的读者群体,从质量来说应为此类心理学入门读物之翘楚。在这本2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里,作者以生动而严谨的笔触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书中重申了科学心理学的诸多重要标准和核心理念,澄清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和迷思,有破有立,言之凿凿;理论讲述与精彩的实验案例交相呼应,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十分耐读;有些犀利的论点足以对读者原有的知识信念构成挑战,但这种不安很快就会被知识重构的提升感和思辨的乐趣所取代。

这本书先前的版本曾经由杨中芳老师翻译,已使很多读者从中受益。第11版则由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委托我与刘肖岑老师共同翻译,接到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翻译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审视自己的过程。书已近付梓,但因译者水平所限,难免有不周或纰漏之处,还请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本书的第11版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有所更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删去了一些内容,主要包括比较陈旧的文献和被最新的研究证明是有争议的结论;其次,补充了最新的研究结论和案例,反映了所涉领域最新的进展;最后,对一些评述文字的说法和措辞进行了调整,使之与所论述的主题更为贴近。全新升级之后,这一版不仅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上一版的精髓,同时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和具有时效性。

最后我们要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邹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桑标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的指点和帮助,以及一直以来在学术和思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诲。同时,这本书的顺利出版,与新曲线公司刘力先生和陆瑜女士的信任,以及本书特约编审谢呈秋女士和刘冰云、朱公明、李仙杰等几位编辑认真负责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致谢。

美国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曾用一个、两个和三个词形容心理学现在的状态,分别是:“good”(好)、“not good”(不好)和“not good enough”(还不够好)。确实,心理学是一门很好的科学,它有着辉煌的过去、蓬勃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虽然也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坚信,现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让心理学变得更好。

窦东徽 刘肖岑

2011年盛夏于清华大学青年公寓

2019年修改于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大厦1014





序言


有这样一门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的知识,它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那些能够获得这种知识的人利用它去了解他人。与那些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相比,他们对决定他人行为和想法的因素有更完整和准确的认识。

你可能想不到,这门不被知晓的知识就是心理学。

当我说心理学仍不为人所知时意味着什么?你一定会想此话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如今,书店里充斥着大量所谓的心理学书籍,电视和广播脱口秀定时播放以心理学话题为主题的节目,杂志文章和网站也经常引述所谓的心理学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意见,怎么能说心理学无人知晓呢?但从某种严谨的意义上讲,心理学确实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知识领域。

经由大众媒体传播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幻象。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在许多书店里看到的大部分所谓的心理学书籍,都是由一些在心理学界根本站不住脚的人撰写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大多数频频亮相的心理学“专家”,其实对心理学领域的知识积累没有做出过丝毫的贡献。

媒体这种对于“心理学”话题的浅薄关注,不仅向人们传递了许多错误信息,还让人们难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真正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公众不能肯定到底什么是心理学,什么又不是,也不知道该怎样独立地评估有关人类行为的主张。雪上加霜的是,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众或是缺乏判断能力、或是认为心理学主张无法评估的弱点,正在牟取私利。后一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怎么说都行”的态度,是本书要讨论的谬误之一,这种态度对社会危害极大。公众不知道,关于人类行为的主张是可以验证的,很多伪科学正是利用公众的这种无知而成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产业。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伪科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快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辅助沟通术、深蓝孩童和通灵侦探等)所提出的许多主张,其实早已被证明是虚假的。本书提到的这些伪科学产业,助长了媒体对科学进行炒作式报道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心理学的危害远甚于其他学科,理解个中缘由,是学会正确看待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书面向的不只是即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人,而是一个更大的读者群——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心理学的初学者,以及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可靠的广大读者。

本书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导论教材,它没有对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事实上,让每个人到大学里选修一门心理学导论课程,可能并不是解决媒体对心理学不实描述问题的终极方案。众多对心理学抱有很大兴趣的非专业人士,没有时间、没有钱或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正规的学习。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名大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我和同事们也不是总能引导初学者对心理学这门科学产生正确的认识。这是因为,初级水平的课程通常不会讲授批判性分析的思维技巧,而这正是本书的焦点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只会关注课程“内容”以及“涵盖的材料”是否完备。每当我们稍微偏离教学大纲,和学生讨论一些诸如媒体眼中的心理学等话题时,都会感到些许内疚,并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跑题而不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授课内容。

现在的很多心理学导论教材都有600~800页,并且引用了数百篇已经发表的文献。当然,包含如此丰富的材料并没有什么错,它反映了心理学知识在不断增长。但不幸的是,也有一些副作用。教师们常常只忙于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事实和实验,而无暇顾及那些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基本问题和错误观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包括导论类教科书的作者)不是直接纠正这些错误观念,而是通常寄希望于学生在接触了足够多的心理学研究之后,自然就能从中推导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希望往往落空。到这门课的最后复习阶段或学期结束时,教师们才震惊和沮丧地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说法,应该在课程开始的第一天就提出来讨论,而不是在课程即将结束之时。比如:“既然心理学实验不同于现实生活,那么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心理学无法像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吗?”“可是,我在电视上听一位心理治疗师讲的跟我们教科书上说的正好相反”“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恰好相反”“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而已,不是吗?”“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靠思考心理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是无法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的。在本书中,我将对这类问题和说法做出明确回应,并对背后的误区进行澄清。

不幸的是,研究发现,一般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们对这个学科的诸多误解[1][I]。这个不幸的事实正是促使我写作本书的根本原因。心理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批判性思维技能,这样才能独立地评估各种心理学信息。

即使若干年后学生们不再记得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的内容,他们仍然可以运用本书所涵盖的基本原理去评判心理学的主张。即使他们把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忘得一干二净,也仍可以运用本书介绍的思维工具去辨别媒体中新出现的心理学信息的真伪。一旦掌握,这些技能就可以成为终身受用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去评判各种知识主张。比如,这些技能为评估“专家”观点的可信度提供了一些标准。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需要依赖专家的观点,所以在获取知识时,对专家观点可信度的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许多心理学家对努力让心理学不受曲解的尝试持悲观态度。虽然这种悲观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本类似“消费者指南”式的书源自一个信念,那就是心理学家不能让这一问题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尽管我很高兴《这才是心理学》能有多次再版的机会,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当初撰写本书第1版的原因对如今这版也是同样适用的。学生在开始上心理学入门课程时,对心理学的误解还是与以往一样多。他们认为单靠常识就能理解人类的行为,甚至更糟糕的是,他们转而投向伪科学的怀抱。正因为如此,本书所有后续版本的目标始终如初:对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简要介绍,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





第11版更新的内容


第11版的《这才是心理学》在基本结构上没有大的改动,因为之前的一个版本已经对章节做了重组。各章的基本内容和顺序也保持原样。应评审者和读者的要求,这一版与上一版的篇幅相同。读者和使用者都不希望本书篇幅增大,事实上我也无意增加篇幅。我继续更新和修订了书中的许多例子,用最新的研究和议题替换了那些过时的例子,同时保留读者最喜欢的那些例子。我最主要的努力是引用和更新了与本书所提及的各种概念和实验结果相关的最新研究资料。这一版中有大量新的引文(确切地说是290条!),以便读者继续获得关于所有例子和概念的最新参考文献。

本版加入了一些新的例子、讨论和小节。这些新增内容包括以下问题和讨论:开车时使用手机;心理学在儿童监护权纠纷中的运用;临床心理学中的伪科学;创伤事件后危机咨询的效果;人们做出错误投资决策的原因;教育界的“阅读战争”;暴力电子游戏的影响;用于孤独症患者的辅助沟通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实验;左脑/右脑谬误;饮酒对健康的影响;看电子仪表盘造成驾驶人分心;对心理学中重复危机的报道;重点强调在“注水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危害;心理学中实验室研究结果和现场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新增一节);关于亚马逊劳务众包平台的讨论;关于生动鲜活的神经科学结果如何扭曲结论的讨论;关于多任务处理这一错误观点的讨论;关于沃尔特·米歇尔著名的棉花糖研究以及该研究如何成为心理学从基础理论到现实应用典范的讨论;媒体滥用“新研究显示”一词所带来的危险;心理学中使用元分析研究的更多例子(包括婚姻寿命、大脑训练、工作表现的预测因素和自杀预防);探讨媒体在报道孤独症、阅读障碍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时,如何暗示科学是非累积性的。

本书的出版宗旨一如既往:简要介绍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在过去的15年间,大学里强调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呼声越来越高[2]。的确,一些州立大学系统已经开展了旨在加强批判性思维技能教育的课程改革。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教育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技能不应该脱离具体的事实性内容。《这才是心理学》正好融合了这两种观点,帮助教师在教授丰富的现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欢迎读者将自己对本书的意见发送到下面的电子邮箱:keith.stanovich@utoronto.ca。





致谢


我在以前的版本中感谢过的许多人继续在为本书出谋划策。不过,我必须对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的Richard West教授单独致敬,他在这本书的修订过程中持续做着最有价值的贡献。他是一位具有人文精神的学者,一个真正的朋友,他在智力和情感上的支持令我感激万分。

还有一些学者为这一版本和早先的版本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他们包括:Wayne Bartz, American River College; Christopher Bauer,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Ludy Benjamin, Texas A&M University; Angela M. BirkheadFlight,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Virginia Blankenship, University of Northern Arizona; Edward C. Chang, Northern Kentucky University; Michael Choban, West Virginia Wesleyan University; James Clark, University of Winnipeg; Jim Coan, University of Arizona; Ellen Cole, Alaska Pacific University; Ellen Cotter, Georgia Sou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 Anne Cunningh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an Deary,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Julie Deisinger, Saint Xavier University; David DiBattista, Brock University; Wallace Dixon, Heidelberg College; Mark Fineman, Southern Connecticut State University; Herbert Fink, SUNY–Brockport; Heinz Fischer, Long Beach City College; Ronald Gandelman, Rutgers University; Michael Gasser,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Traci A. Giuliano,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William Graziano, Purdue University; Nancy J. Gussett, Baldwin-Wallace College; Gordon Hammerle, Adrian College; Randy Hansen, Oakland University; William L. Hathaway, Regent University; George Heise, Indiana University; Albert Heldt, Grand Rapids Junior College; Dori Henderson, 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 George Howar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Barry Kendall, Ontario, Canada; Bernie Koenig, Fanshawe College; Victor Koop, Goshen College; Andy Kwong,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 A. Lama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rlotte; Stephen Louisell, Kalamazoo Community College; Gwen Lupfer-Johnson, 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 Margaret Matli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Geneseo; Douglas Mook,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imothy Moore, York University; Edward Morris, University of Kansas; Joseph E. Morrow,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Sacramento; Michael O'Boyle, Iowa State University; Blaine Pede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Eau Claire; John F. Pfister, Dartmouth College; Sam Rakover, University of Haifa; Richard Redding, Hahneman University; Michael Ros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John Ruscio, Elizabethtown College; Walter Sa, 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Allen Salo, University of Maine at Presque Isle; Frank Schieber, University of South Dakota; Mike Seiler, Oakland University; Jillene Grover Seiver, Bellevue College; Marjorie Semoni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avid Share, University of Haifa; Jeffrey Sherm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inda Siegel,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Norman Silverma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 Frank Smol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aul Solomon, Williams College; Mike Stadler, University of Missouri; Maggie Toplak, York University; Larry Vandervert, Spokane Falls Community College; John Vokey,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 Carol Wade, College of Marin; Marty Wall, University of Toronto; Barbara Wanchisen, Baldwin-Wallace College; Toni G. Wegn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Edward Wisniewski,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urray S. Work,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Sacramento;以及Edward Zuckerman, Guilford Press。

特别感谢萨基诺谷州立大学的Gerald L. Peterson提出的许多非常有见地的评论。

我与奥克兰大学的Ted Landau,Larry Lilliston和Dean Purcell就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次讨论,他们的深刻见解和我由此获得的灵感都纳入了书中。我要感谢以下为最近的几个版本提供了宝贵建议的评阅者:Michael Choban, West Virginia Wesleyan University; David DiBattista, Brock University; Steven Isonio, Golden West College; John Ruscio, Elizabethtown College; Allen Salo, University of Maine at Presque Isle; Cindy Sifonis, Oakland University; Michael Tagler, Nebraska Wesleyan University; 以及Chris Ward,Stonehill College。

我在培生的编辑Priya Christopher为本书倾注了指导、热情和支持。本书的顺利出版还得益于以下各位的支持:Erin Mitchell, Carly Czech, Anita Castro, Courtney Welsh, Allison Campbell, Anju Baskar, Joel Morgan Kearney。感谢Robyn Macpherson在本书之前版本的图书资料和参考文献方面的大力协助。

最后,我还要感谢Paula J. Stanovich,不仅仅是出于所有致谢词中都会提到的情感支持。她对全人类,特别是那些不幸者的关注,激励着所有认识她的人。我们都认同一个理念:所有的人都应该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本书证明我曾有过这样的机会。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所有人都将享有这样的机会,而Paula的工作正在让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 * *



[I]此阿拉伯数字为本章参考文献顺序号,可根据该顺序号到附录的“参考文献著录索引”中找到相应的作者名和出版年,再据此到附录的“参考文献”中查找文献题名。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yi/108/1)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yi/108/2)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yi/108/3)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yi/108/4)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yi/108/5)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yi/108/6)

[第7章 “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与心理学](/yi/108/7)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yi/108/8)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yi/108/9)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概率推理](/yi/108/10)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yi/108/11)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yi/108/12)

[参考文献著录索引](/yi/108/13)

[参考文献](/yi/108/14)


这是第一篇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