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罗马式建筑(1066—1200)

字数:1908

如果我们依然按前述大教堂结构的骨架去衡量整个拉丁基督教地区的建筑,那么我们对于12、13世纪的各种西方建筑就会判断错误。拜占廷式的建筑仍影响着威尼斯的教堂建筑;圣马可曾添加了一些新的装潢、尖塔与战利品,但间或掺有君士坦丁堡及巴格达的样式。希腊的十字形屋上带有三角穹隆的拜占廷式圆顶,这种圆顶也许是经由威尼斯、热那亚或马赛进入法国,而在圣艾蒂安(St.Etienne)及在佩里格(Périgueux)的圣弗龙特(St.Front)教堂,以及卡奥尔(Cahors)与昂古莱姆大教堂表现出来。1172年,当威尼斯决定扩建其总督之宫(Doges)时,便采用了各种样式的混合体——罗马式,伦巴底式,拜占廷式,阿拉伯式——而结合为一件杰作,维拉杜安在1202年还认为非常富丽堂皇,而且仍然残存着这个水上城市的主要荣耀。

任何一种建筑样式的定义都难免有例外,人类的作品与自然的作品一样,总是不满一般的法则,而在每种法则之前表现其个性。我们可以接受圆拱,厚墙与厚墩,窄窗,附加的拱壁或没有拱壁,及突出的水平线条等罗马式建筑的特色,同时我们也可以宽宏大量地接纳各种稍有不同的建筑物。

在比萨大教堂建立几乎1世纪之后,该城委托狄奥提萨尔维(Diotisalvi)建筑一个横卧大教堂前广场的浸礼池(1152年)。他采用环形的设计图,用大理石嵌面,用呆板的连环拱廊破坏其形相,用柱廊来环围池边,上面再盖上一个圆顶,除了圆锥形屋顶以外,可以说还很完美。在比萨的邦纳诺(Bonnano)与因斯布鲁克(Innsbruck)的威廉大教堂之后,建立了斜塔,充作钟塔之用(1174年)。这是依照大教堂正面的样式而建的——一系列添加的罗马式骑楼,以第8层安置大钟。该钟塔的基础有10英尺之深,但是建好3层之后,钟塔便向南面下沉,建筑师们便企图把其他的几层往北面建,以抵销向南的倾斜。该塔离地179英尺高度的地方现在已离垂直线偏失了16英尺半——1828年至1910年之间偏差度增加了1英尺。

往法国、德国与英国移民的意大利僧侣络绎地带来了罗马样式。也许由于他们的关系,大部分的法国修道院是罗马式的,所以在法国,罗马式建筑遂有僧院式建筑的别称。葛鲁尼的圣本笃会便建有一壮丽的大修道院(1089—1131年),共有4条翼廊,7座塔,以及像是惹起圣贝尔纳怒火的一排动物雕塑:

在僧侣们的眼中,这些回廊上可笑的恶魔意欲何为?这些不洁的猴子意有何指?这些打斗的战士、这些狩猎场面……这些半人半兽的动物在这儿干啥……我们可以由这儿看到一首多身,及一身多首的怪物。这儿我们观察到有蛇头的四脚兽,兽头的鱼,还有前半身马后半身山羊的动物。

克吕尼的大修道院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毁于农民的暴动,但是该建筑的影响已扩及于其所附属的2 000所修道院。法国南部仍有许多罗马式的教堂;罗马的传统像当地的法律一样,深深地影响了艺术,而且长久以来便抗拒着北下的“化外之民”的哥特式文化。法国当时很少出产大理石,所以大教堂都饰以大量的雕塑,以弥补其缺乏灿烂的外表。法国南部的教堂是以雕塑的表现主义来骇人听闻的——决心表达感情,而非抄袭景色;所以1150年的马塞克(Moissac)大修道院正面上的圣彼得像的脸部是扭曲的,两腿像蜘蛛脚一般,其目的并非一定是要强调结构线条,以加深或惊吓人们的想象。这些雕塑匠之刻意扭曲人像,可以从马赛克柱冠上的精细花饰的写实主义上显示出来。这些法国罗马式的建筑物正面之中的最上乘者,应推在阿尔勒的圣特洛菲梅斯(St.Trophimes,1152年)冠以动物与圣徒的西正门了。

西班牙在圣地亚哥教堂(Santiago de Compostela,1078—1211年)中建了一座华丽的罗马式神龛,其波尔蒂科·德拉·格洛丽亚(Portico de la Gloria)门廊具有欧洲最佳的罗马式雕塑。迅速成为葡萄牙大学城的科英布拉(Coimbra),于12世纪时建了一座漂亮的罗马式大教堂。但是罗马式建筑达于最高峰的,是在更北的移民区。巴黎及其附近的5省摒弃了它,诺曼底却欢迎它;其粗犷的气势颇合近代维京人的胃口。早在1048年,鲁恩(Rouen)附近尤米耶弋斯的圣本笃会僧侣便建了一座大修道院,它因比任何自君士坦丁之后在西欧所建的大厦还要大而出名;即使在中世纪也仍以其面积为傲。法国大革命时,该修道院被极端分子毁掉了一半,但是留下来的正面与钟塔仍保留其醒目而刚健的设计。这的确形成诺曼底人的罗马式建筑,即其给人的印象是其体积与结构而非其装饰。

1066年,“征服者”威廉为娶佛兰德斯的马蒂达而赎罪,集资鸠工在康城(Caen)兴建圣艾蒂安教堂,名为男人修道院(Abbaye aux Hommes);也许马蒂达也因相同的动机,在同地资助一座三位一体的教堂,名为圣母修道院(Abbaye aux Dames)。大约在1135年男人修道院重修时,中堂的每个凹面的每一边,都用一个额外的柱子加以分割,并连接在一个横拱上;这样,普通的“四格”穹隆便成为“六格”穹隆。后来证明,这种形状是12世纪所流行的。

罗马式建筑由法国传入佛兰德斯,在图尔奈建了一个华丽的大教堂(1066年);然后又由佛兰德斯、法国、意大利传入德国。美因茨的大教堂是在1009年开始建造的,特里尔在1016年,施派尔在1030年,这些教堂在1300年以前都重建过,仍然是采用圆形样式。科隆也在这时期建了以其内部出名的圣玛利亚·伊姆·卡皮托尔(St.Maria im Kapitol)教堂,和以其钟塔著名的圣玛丽教堂;这两座建筑物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了。沃尔姆斯大教堂于1171年献堂,于19世纪重修,它一直是莱茵河流域罗马式建筑的纪念物。这些教堂的每一端均有一个半圆的正殿,而不太重视正面的雕塑;其外表以柱廊为装饰,钟塔用形状很悦目的角楼作拱壁。德国以外的评论家也不会因为爱国情操而阻挠其赞美这些莱茵河区的古迹,它们具有迷人而安适的美,与莱茵河诱人的美景相当调和。


大教堂英国的诺曼底式建筑(106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