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克斯顿与马洛里
在15世纪某一时期,有一位无名作者写了出极有名的英国道德剧——《凡人》(Everyman)。这是一种寓言剧,剧中人物均为惹人厌烦的抽象概念:像“知识”(Knowledge)、“美丽”(Beauty)、“五种心知”(Five-Wits)、“明辨”(Discretion)、“力量”(Strength)、“才能”(Goods)、“善行”(Good Deeds)、“友谊”(Fellowship)、“亲戚”(Kindred)、“认罪”(Confession)、“死神”(Death)、“凡人”(Everyman)及“上帝”(God)等等。在该剧的序幕中,“上帝”在发怒,7天里倒有6天,10个人中有9个人忘记了他的诫命,于是派了“死神”来提醒世人,他们必须马上去见他,汇报他们的行为。说话之间,“死神”由天上降到人间,发现剧中主角“凡人”一心在想女人与金钱,“死神”遂要带他去,“凡人”辩称,现在就死,还未交代,要求延长时间,并献出千镑红包;但“死神”仅答应他一种变通办法——可以选择一个朋友陪他同赴来世。“凡人”就请求“友谊”共同作此大冒险,但“友谊”却为自己作勇敢的辩护。
友谊:如果你要吃喝玩乐或同女人厮混,我是不会离开你的。
凡人:那么你陪我作一远程旅行如何?
友谊:说实话,这一点,我却不愿奉陪。但是如你要去谋杀任何人,我倒很乐意帮忙。
这时“凡人”又请求“亲戚”,他的这位表兄弟也谢绝了邀请,理由是“我的脚趾痛”。“凡人”去拜访和求助“才能”,但“才能”已被深锁,不能自由地给他帮助。最后“凡人”恳求“善行”,她很高兴他还没有忘记她,她把他介绍给“知识”。这时“知识”带他去“认罪”,“认罪”使他忏悔而清洗罪恶。于是“善行”就陪同“凡人”进入坟墓,这时,天使的歌声,欢迎这位洗罪者进入天堂。
作者对于这种不像样的戏剧形式仍然自鸣得意。把一种特性去人格化,绝不能指代一个实际的人,因为“凡人”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复杂的矛盾物,除了部分共性之外,个个都自有其特殊性;而伟大的艺术必须像哈姆雷特(Hamlet)或唐·吉诃德(Quixote)、埃迪帕斯(Oedipus)或巴奴儿吉,由特殊到普遍性。如何把乏味呆板的道德剧转而为多变化的生动活泼的伊丽莎白时代戏剧,需要另一个世纪的尝试和创造。
15世纪英国伟大文化成就是其第一家印刷厂的建立。出生于肯特郡的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移居到布鲁日经商。他在余暇时,翻译了一套法文爱情小说。他的朋友们向他要了几份手抄本。他告诉我们说:“他的手因写字太多而感到疲劳不稳定,眼睛也过度因注视白纸而模糊。”当他访问科隆时,他也许参观了泽尔(Ulrich Zell)所设的印刷厂(1466年),泽氏曾在美因茨学得新技术。1471年芒雄(Colard Mansion)在布鲁日成立一处印刷所,卡克斯顿就常去该处复印其译作。到1476年他回到英国,一年之后,他就在威斯敏斯特装设了一部由布鲁日带回的活版铅字印刷机。这时他已55岁,在他的一生中还仅有15年的岁月而已,但在那时期,他印了98本书,其中几本是他自己用拉丁文或法文翻译的。他选择的书目以及在他序言中特具的奇妙而动人的笔法,为英国文学开拓了一项永久的规范。他死之后(1491年),他在伦敦阿尔萨蒂尔(Alsatia)的助理温金(Wynkyn de Worde)继续这项革新工作。
于1485年,卡克斯顿编写出版了一本最受欢迎的英文散文杰作——《亚瑟王及其武士们的光辉史》(The Noble Histories of King Arhur and of Certain of His Knights),这本书的作者大概早在16年前已死在监狱中。马洛里(Sir Thomas Malory)在百年战争中曾任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博尚的随员,并于1445年出任沃里克在国会的代表。在战争中,他不甘寂寞,闯入了休·史密斯(Hugh Smyth)的家,非礼了休氏的太太,勒索了马格丽特·金(Margaret Kyng)及威廉·黑尔斯的100先令,又再度闯入休氏家,非礼其妻。他偷了7只母牛、2只小牛及335只羊,两次抢劫库姆(Coombe)的西妥修院(the Cistercian Abbey),曾入狱两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人竟能写出英国武士的那种温柔的天鹅之歌——现在我们称它为《亚瑟之死》(Le Morted'Arthur);但经过一个世纪的争论之后,大家公认,这些绮丽的故事,确是马洛里在监狱多年中写作的。
这故事的大部分内容取材于法文本的《亚瑟传奇》,他很辛苦地加以编排,用一种使人遐思与柔美动人的词句写出。在野蛮与诈骗的战争中,他向失去武士风格的贵族,呼吁再恢复亚瑟武士那样的高尚水准,要他们离开罪行。亚瑟因已年长,不再去荒唐胡来,就与他那位漂亮而大胆的吉尼维尔(Guinevere)定居下来并统治英国——实际上是全欧洲,在他的首都卡梅洛特(Camelot)宫中(温切斯特)有150个圆桌武士来保卫他们。
决不做暴行,亦不可谋杀……无论如何不可残暴,但是对于求告的人要可怜他……而且要常常救助那些遭受死亡苦痛的妇女们。
书中的主题,交织着情爱与战争,颂扬无敌的武士们在妇人及美丽少女竞妍之间的争风相斗。特里斯特拉姆(Tristram)及兰斯洛特(Lancelot)均分别与其王后通奸,但他们却是勇敢和荣誉的灵魂,彼此武装决斗,头戴钢盔及面具,相互隐藏身份,酣战四小时,剑刃变钝,染满了鲜血。
最后兰斯洛特说:武士!你是我决斗以来,最佳的武士,请问你尊姓大名。特里斯特拉姆说:我不愿意把我的名字告诉任何人。兰斯洛特说:真的吗?如果有人要想知道我的名字,我绝不拒绝。特里斯特拉姆便问:那么请教你大名?兰斯洛特称:我名兰斯洛特·杜·拉克。特里斯特拉姆说:啊呀!我究竟干了什么?因为你是我在这世界上最喜欢的人。兰斯洛特说:现在请教你大名?特里斯特拉姆说:我名特里斯特拉姆·德莱昂纳斯。兰斯洛特说:哎呀!我的老天爷我怎么这样不知死活?于是兰斯洛特跪下,把自己的剑给予对方。同时特里斯特拉姆也跪下,并把自己的剑交给对方……然后两个人一同到一块石头前,把剑放在上面,再脱下头盔……各亲吻了对方100次。
按照《帕斯顿书信》(Paston Letters)上的描写:幻想的乐土比起现实世界是多么悬殊不同!那里的人不需要为生活而劳苦,所有的女人都是温柔和善的“淑女”,这些活泼生动的函件把一个在15世纪像英国这样的分散大家庭,用感情及金钱再结合到一起!约翰·帕斯顿在伦敦任法官或巡回审判员,同时,其妻玛格丽特(Margaret)在家养育儿女,并管理他在诺里奇城的财产。他办事非常严格、认真,苛细而精明。他太太非常服从,是位谦虚能干又胆小的妻子,她一想到曾经冒犯了他,她就会发抖。吉尼维尔实际的世界就是如此。然而这里也有柔弱的感情,彼此的关切,甚至风流韵事。马热丽·布鲁斯(Margery Brews)向约翰·帕斯顿二世(John Paston Ⅱ)承认她爱他,而且对她的寒碜嫁妆不能与其地位相配,感到难过:“假如你像我全心信赖你一样的爱我,那请你今后不要抛弃我。”而他,帕斯顿财产的主人,不顾其亲友的抱怨娶了她——但他本人在两年之内,就去世了。在那种乱世无情的局面下仍存有着温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