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融合的努力:经互会
本章迄今为止讨论的所有现象似乎给人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努力走向融合。在分析实际经验之前,我们必须要先回到意识形态领域。
经典社会主义思想曾公开宣扬国际主义精神。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始终是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口号。由于以前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往往是相互分离的民族国家,很多人希望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国家边界的重要性不断降低,从而出现一个超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联合体。
这种愿望在现实中始终未能实现。唯一进行过的一次重要努力就是力图创建由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经济联合组织—经互会。①对经互会运行情况的分析考察将为上述结论提供有力的经验支持。②
国际主义理想与经互会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该组织的成员范围就可以看出。除了古巴、蒙古和越南以外,中国和其他所有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经互会成员。这本身就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没有建立起全面的国际主义联盟,除了三个国家属于例外情况,欧洲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有组织的经济联系③。我们可以认为双方对此都非常冷漠。从一方面来看,较为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担心,它们不得不把太多的资源转移给较为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会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这个问题十分突出。所谓要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平等发展,必然意味着国家之间的资源再分配,这将有利于落后国家,然而却会遭到较为发达国家的
①经互会于1949年成立,1991年宣布解散。在1990年前后,经互会成员包括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罗马尼亚、古巴、蒙古和越南,南斯拉夫是“有限的参与者”。②关于经互会的研究,有大量文献,可参见:S.Ausch(1972)、J.M.van Brabant(1980,1990)、L.Csaba(1990)和M.Kaser(1965)。
③莫桑比克曾经申请加入经互会,但遭到了拒绝。
反对。①从另一方面看,经互会对不少非洲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而言,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有些国家担心,依附于经互会可能会损害它们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
与经互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冲突导致南斯拉夫在早期就退出了该组织,后来阿尔巴尼亚也退出。这些都表明,日常政策的实施远远比国际主义道德理想或经济上的考虑要重要得多。
在考察理想(国际主义)与现实(经互会)之间的差距时,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协调机制。市场协调在其中扮演了非常次要的角色,基本的协调机制是官僚协调,而且走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强大的中央计划经济和直接官僚控制。逻辑假设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中央计划经济。在各个国家之上也需要有一个超国家的官僚科层体制。位于全体社会主义成员国之上的中央计划部门将负责以下工作:编制计划,将计划分解到每个成员国,为每个成员国规定产出任务和投入品配额,设定国家之间的产品流动目标。这个超国家的中央计划部门类似于一个国家内部的计划部门(为不同部门或不同地区制定计划)。
上述观点并不仅仅是官僚协调逻辑推理的产物,实际上,这是存在于最强大的成员国(苏联)权力欲望背后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不仅与苏联的官方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而且也得到了附属于苏联的其他国家共产党的支持,其中都特别强调了苏联的领导地位。很显然,从各国对苏联超强地位的认可来看,如果需要在各个成员国之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计划中心,那么处于最高层的只能是苏联政府。这个中心将编制“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计划”,计划分解后便成为约束各个成员国的国内计划。
尽管曾经有过很强的推动力,但这一想法从未实现。严格的中央集权与下属机构的独立自主权是相互冲突的(当然,在任何情况下,独立自主都是相对的)。即使在斯大林处于绝对强权而东欧小国只有逆来顺受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和国际金融协议也仍然要通过政府间的谈判和协商过程方能最终达成。只有当所有国家彻底放弃国家独立地位和全部主权之后,官僚协调才能真正凌驾于相互分离的国家利益之上。如果没有做
①经互会内部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平等发展的问题,只是不那么公开而且相对平和而已。
到这一点(东欧国家实际上也从未做到),那么就不可能执行强制各国统一
完成计划任务的严格纪律。①
对外贸易:数量与价格。表14.1和表14.2显示了对外贸易关系的分布情况。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例很高,而其中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也很高。除了上一部分所讨论过的原因之外,经互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它利用组织力量一直在推动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在每次会议和所有公开宣传中,经互会内部成员之间贸易比例的提高都被认为是成功的标志。②
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经互会在这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在那些官方仪式的背后,很少有实质内容。经互会最多不过是为成员国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一个松散的框架,真正的基础仍然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双边协商。
对外贸易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就是进出口交易价格。经互会曾试图制定统一的原则。首先经互会应该根据各成员国的平均成本来制定它自己的价格基础,但这一想法从未实现,因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出口价格对成员国政府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13.4,14.4]。这样,经互会接受了一个妥协原则:尽管经互会内部成员在对外贸易中的价格不得不根据资本主义市场上的价格进行调整,但成员国应确保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③这种在逻辑上就有问题的想法,使得经互会成员国很难根据外部世界的情况变化灵
①在一些多民族国家,如苏联和中国就实现了这一点。经互会却从来没有能够通过简单的计划指令将波兰或匈牙利的资源分配给苏联或越南。但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莫斯科通过计划指令的方式实现了爱沙尼亚与西伯利亚、格鲁吉亚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资源调配。
②成员国的官方学术研究把所有的双边协议都归功于经互会的强大力量和经互会本身的作用。学者们完全有理由这么说,因为在经互会联合会议上,这些双边协议都是有约束力的,而且还包括了跨国企业之间的协议。
③这是1958年布加勒斯特价格原则之后的指导原则。该原则要求每五年(每个5年计划开始的时候)根据资本主义市场价格调整一次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价格。但在这五年之内,价格保持不变。
这项决定从未得到过全面执行,1973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之后,这项决定更是难以为继。于是在1975年引入了所谓的“滑动”价格机制,即以5年平均价格为基础,每年根据平均移动原则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这种滑动价格机制在经互会内部的石油贸易中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与此同时,在其他很多领域仍然实行以前的价格调整办法,特别是小国之间。频繁的价格变动很难与贸易活动的官僚协调机制相配合。
活调整自己的贸易和生产活动,从而无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变化或避开不利影响。
劳动分工与投资。尽管在官方宣传中一再许诺要促进经互会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但现实中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在大部分地区,每个国家的生产结构仍是自成体系并得到了默认。部分产业领域也曾达成协议力图实现生产链条的分工与合作,但在多数情况下都被证明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尽管经互会一再宣布实行分工原则,但在许多领域里,各个国家自己都建立起各种平行设施,发挥着同样的功能。由于对合作开发项日始终心存疑虑,经互会成员国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合作投资和资本流动。①
国际金融业务。成员国之间货币自由兑换(至少是双边货币的自由兑换)的问题甚至在官方协商中都从未提及,而只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限的目标:逐步建立起一个制度框架,让卢布成为可转让货币。所谓转让实际上是指A国可以将与B国在双边贸易中所积累的剩余用于与C、D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支付,例如,用于支付A国与C国之间的贸易赤字或A国与D国之间的贸易赤字。但出于种种原因,这种转让制度从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仅没有一个制度框架,而且不少成员国的经济领导人都反对这种做法(见前一部分有关论述)。允许A国与B国在贸易中获得的可转让卢布用于与C国或D国的对外贸易交易,这种做法与一国之内的官僚协调原则会出现严重冲突。可转让的卢布最多能够成为一种贸易结算单位,但它不能作为国与国之间进行资源和产品分配与交换的真正工具。
既然在成员国内部都不能实现一种货币的自由兑换,那么又怎么能够期望建立起真正的货币自由兑换制度呢?!实际上,与国内的计划与控制过程一样,经互会成员国达成的国际协议基本上都采用物理单位(或者说用价值指针来表示贸易总量根本无法实现)。很难用货币和利润作为对外贸易的衡量单位。
下面进行一些简单小结。在前面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社会主义体制在经济计划和管理控制等方面存在的僵化和不灵活的特征,通过本章前面部分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同样存在这些问题。经互会的成立不仅没有缓解这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加重了这些问题。在面临任何决策时,不仅需要两个相关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有时还需要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双方达成的协议往往还需要得到经互会委员会的认可和同意。
①许多成员国都曾强烈反对这种合作,认为以前为数不多的几个合作项目完工后发现,没有为相关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这里有必要对比一下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融合所进行的努力。只要建立了自由市场,实现了产品、资本、劳动力和货币的自由流动,那么就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经济体之间的超国界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把相关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欧洲共同市场所做到的那样。然而,经互会国家是不可能朝着这一方向前进的,因为每个成员国都是一个独立的官僚计划经济,价格和货币在成员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