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短缺与通货膨胀:现象(分析)

字数:1015

各类文献中对本章和第12章将要讨论的现象有很多不同的称谓:短缺、过度需求、非均衡、卖方市场、抽吸、压制的通货膨胀等等(这里只列出了一些常用说法)。①这些称谓并不完全一致,后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阐释,但基本上界定了我们将要研究的主题。

目标是用体制的内在特征来解释短缺现象。与以前章节一样,我们这里暂时忽略了对外关系的影响[14.3,14.4]。

考察将集中在体制的长期特征,那些影响短缺现象强度和分布短期变化的因素最多会在文中稍加阐述。此外,我们着重关注了经典社会主义长期短缺与资本主义短缺现象之间的区别。

在分析生产时,主要集中于公有制部门。0但正规和非正规私人部门,再加上灰市场和黑市也为家庭提供了部分产品。

第11章主要研究短缺和通货膨胀现象,第12章讨论这两种相互关联的现象的起因。

①第11章和第12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我以前的著作为基础,例如,我的第一本书《经济管理的过度集中化》[1957](1959)讨论了短缺的问题。后来在《反均衡》(1971)和《短缺经济学》(1980)中也都是以短缺作为主题开展研究的。这两章的概念框架和相关分析也大多源自我本人的上述著作。

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我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其中既受到其他研究者有关著作的影响,也包括我自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辩论时所写的文章。我尽量将自己所接受的其他研究者的所有观点都吸收进了本书,并努力将自己的观点和其他研究者的观点整合为一个整体。在此,我不想一一详细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争论,除非偶尔在不太相关的地方做一点评论。按照本书的计划,我不想把这里变成一个展开争论的论坛。我也不会详细介绍本书的观点与本人以前的看法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就短缺这一问题而言,主要有两处思想来源,一个是马克思,他是分析长期偏离市场均衡现象的杰出先驱者,主要是对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研究(见《资本论》第一卷第23章和第24章以及第3卷第1章和第15章[1867—1894]1978);另一个是凯恩斯(1936)的著作,他分析了失业、宏观需求和投资之间的关系。

最近有关非瓦尔拉斯均衡和非均衡的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学派的先驱者包括R. w. Clower(1965).A. Leijonhufvud(1968)。进一步研究还可参见J. P Be—nassy(他1982年的综合性著作)、E. Malinvaud(1977)、J. Mucllbauer 和R. Portes(1978)、R. Portes和D. Winter (1980)以及P. Portes等(1987)。在很多书中把这些研究称为非均衡学派。

关于社会主义体制的持续短缺问题,早期的重要研究包括:L. N. Kritsman(1926)、V. V.在我进行短缺研究过程中,特别关注过许多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文章和著作,其中P. Portes和其他非均衡学派的研究最具影响力。其他比较重要的研究还包括K. A. Soos(1984)和S.Gomulka(1985)。

Novozhilov(1926)、M. Kalecki(1970,1972)、F. D. Holzman(1960)以及H. S. Levine(1966)
其他关于短缺问题的研究文献在第11章和第12章的脚注中都可以找到。C. Davis和W.W. Charemza(1989)编撰的文集和J. M. van Brabant(1990)的总结性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相关争论进行了非常全面的综述。

11.1 短缺现象和短缺经济

11.2 需求调整过程

11.3 横向短缺与纵向短缺

11.4 短缺与剩余

11.5 市场机制: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11.6 正常短缺与正常剩余

11.7 公开的、宣布的和隐性的通货膨胀


10.5 官僚协调和市场协调对工资的影响11.1 短缺现象和短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