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新乡土中国(部分)- 贺雪峰 >
- 第四篇 村庄秩序
七、少数人决定
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村级治理制度。民主的核心是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决定。原以为村民自治也是多数人决定,到农村调查时间一长,就发现现实比单纯的多数人决定复杂一些。举例来说,有一次旁听黛村6组讨论税费分摊合同方案的户主会,会议由6组长主持,为了慎重,承包6组的村妇女主任将村支书等人请来参加会议。组长讲了一通有话好好说的道理,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将税费分摊方案分解为9个具体问题,然后一一提出讨论。不巧的是,因为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涉及到某个村民的利益,而争论不休。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引起一个或一些村民的不满与愤怒。讨论到第二个问题,有3个反对者拂袖而去,讨论到第三个问题,又有2个不满的村民离去。每一个具体问题引起一些村民离去,讨论的问题没有过半,参加会议的多数村民就已经走掉了,最后剩下几个村组干部。组长发愁地说:每次开会都开不下去,怎么办?
怎么办?民主协商的办法看来不通。参加会议的村会计说,会开不成,未必不算合同?惩都要惩下去的。意思是税费分摊的办法由村组定下来后强制分解到户。
村民小组的情况如此,村里的情况也是如此。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若有一、二个村民代表反对村里的决定,这些决定很可能就面临破产的命运。尤其是在村里的决定需要向村民提取经济资源时,反对决定的村民就会拒绝交纳分摊到他名下的费用。有一个村支部书记对我讲,现在农村的决策,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一致通过的,才可以实施下去。他们村里的决策,极少采用表决的办法,而是以协商的办法进行的。换句话说,一件涉及到全村所有村民利益的公共工程,假若有少数几个反对者,他们往往可以成功地阻止村庄公共工程决策的实施。这种不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少数反对者即可以阻止协商达成关于村庄公共工程决策的现象,即是村级治理的少数人决定。
少数人决定是村级治理中的普遍现象。构成少数人决定的理由,大致有以下一些:第一,村民自治是社会民主的一种形式,不具有暴力工具作为后盾,因此,村务决策中的多数原则需要在实施中获得足够支持,才可以施行下去;第二,村庄公共工程往往需要向村民提取人、财、物资源,在缺乏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反对公共工程决策的村民可以轻易拒绝这种提取,这会带来其他村民的跟进。
换句话说,村民自治的核心问题,看来不是形成多数人决定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少数反对者服从多数人的决定,及反对者是否会服从多数人的决定。
构成少数反对者服从和顺应村中大多数人意愿的力量大致有三种:一是村庄舆论压力;二是村干部个人的才干、魄力或强悍。善于说理的村干部更有能力将村民大多数人作出的决定变成全村村民的决定,强悍的村干部则让反对派因为害怕而不得不顺应多数人的意愿;三是村集体占有经济资源和其它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较多的村集体资源不仅可以减少举办村中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时对村民的依赖,而且增加了村干部奖惩村民的能力。
当前的农村,因为人口流动和迅速变迁,村庄舆论大多解体,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构不成对少数村民的足够压力。而中国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农村的普遍贫困化,造成大多数村集体不仅缺乏经济资源,而且缺乏可以控制村民的其它资源诸如文化和政治资源。村干部的个人魄力在有些时候可以抑制村中反对派的意愿,但他们似乎缺乏为村里的公共事务动用自己私人资源的理由。因此之故,在一些村庄,虽然所有村民都可以从修路架桥中获得好处,但他们无法阻止少数反对派的反对,而使得村庄决策不能达成,达成的决定也无法实施。其后果是村庄道路破败,公共工程和公益事业无人过问,村级治理处于无序之中。
但在一些传统文化力量较强,村庄舆论较为有力的村庄,或在那些村集体掌握有大量经济资源的村庄,民主化村级治理通过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抑制住少数反对派的反对。而当少数本来反对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的村民发现自己只是少数后,他们知道自己的反对无效,他们便以沉默和顺应来对待大多数人所赞同的村务决策。这两种类型的村庄都是多数人专制的村庄。这种村庄在当前中国农村的数量不是很多。
占中国农村最多数的,是前述少数人决定的村庄,这种村庄的治理中,如果出现一个有魅力的村庄能人来主持村政,他坚决地将某一项于全体村民有益的诸如公共工程建设的决策实施下去,村民又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他就有了进一步抑制村庄少数反对者和实施更多村庄决策的理由。而每一件新的可以为村民带好处的公共工程决策的实施,都可以进一步增加这个能人的魅力,村庄的动员能力日渐增强,村庄秩序也日渐获得。但若是少数反对者成功地阻止住了一件有益于全体村民的决策的实施,就会影响村民集体合作的信心,并强化少数反对者对自己反对能力的信心。这种情况下,一个能人型的村政主持者,也无法阻止民主与村庄秩序的负反馈。
在舆论压力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这种最大多数村庄,抑制少数人决定并达成公共决策实施下去的办法,是选出魅力型的村庄领袖来。但是,魅力型的村庄领袖在既无法获得文化价值(与舆论有关),又无法获得较多经济收入(与村集体经济有关)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要为村庄的公益而牺牲他与少数反对派村民的私人关系呢?
写于2001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