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了关
上海会议之后,我回到北京立即着手准备召开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一九六六年一月底,叶剑英副主席叫我去谈话。我看到叶的表情同以前不大一样,我很纳闷,叶帅问我:「在上海会议期间,你同别人谈到萧华同志什么问题吗?」我回答说:「没有。只是在陶铸同志那里听到过萧华不宜挂帅(任军委秘书长)的话,我也插不上嘴。」叶帅听到我说之后,好像稍微轻松了一些。
我问:「叶帅是怎么回事呀?」他回答说:「有些要紧的事。」此时夜餐送来了,我们坐下吃东西之后,他首先说:「没有挂上帅的人(指萧华没有当上秘书长)恐怕心里总会在想什么吧?」我回答说:「可能总想找张路条(指整别人以表现自己)回来吧。」叶帅带着惊奇的口气反问:「路条?」「嗯,到别人门下去了的人(指萧华同罗瑞卿搞在一起了),现在要回来,不拿『路条』表现一下自己就不好进门。」我这样回答。此时,叶帅面带笑容说:「真高见!你的话我懂得了」。
稍停,叶帅心情比较好地说:「他们已经提出了一个同罗瑞卿一起批判的名单,其中包括你在内。他说罗是单纯军事观点的主帅,你是单纯业务观点的代表人物,两人同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就应当同时批判,他们已经指定人负责整理你的材料了。我已向苏州(林总在那里)打了一个电话。林总有三条指示:一、萧华这样做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二、此事暂不要查问萧本人,三、你可向邱略为谈一下,要他放心。军委会正确处理的。」对叶帅的谈话,我向他表示谢意。
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我要做总结报告,这个报告一九六六年一月中旬就定稿了。总结报告的题目是:《面向基层为部队服务——后勤工作突出政治总结》,主要内容是全军后勤战线为部队服务的十条经验。林总看到总结报告非常高兴,认为是突出政治联系实际很好的总结。林总一是把报告批送刘主席,请他考虑可否印发正在进行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参考;二是要叶帅对总结报告放出一点称赞的风。叶帅接到林总电话之后,提出了两点建议:(1)举行军委常委会,萧华要是向军委提出批判邱会作时,我就用提出讨论总后的总结报告来解决问题,这样也就制止了对邱会作批判的企图;(2)萧华要不提批判邱会作,由林总给邱会作打个电话,对他的总结加以赞扬,以资鼓励。林总完全同意叶帅的意见。
一九六六年一月十八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后勤工作会议同时在京西宾馆闭幕。两个会议结束的前两天,军委举行常委会,审议两个会议的文件。在会议上,所有到会的人都赞扬了总后的工作总结。聂帅平时对后勤工作是过问比较多,他首先以高兴的口气说「总后这个总结是很好的。从这个总结里即可看出后勤战线的实际工作,也可以看出突出政治的成绩,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总结。突出政治就是要像总后总结的那样,要结合实际才能见成效。」刘帅说:「业务工作不突出政治是错误的,也是办不出成绩来的;突出政治不结合实际也是错误的,出不了什么效果。总后的总结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忘了是谁说了一句:「总后有秀才」,亦即总结是秀才写的。刘帅又说:「这可能不是什么秀才可以搞得出来的,一定是他(指我)这个粗才搞出来的。」对总后的总结,萧华一字不提,只是说:「罗瑞卿的单纯军事观点影响整个军队建设,要结合实际深入地批判。」
在后勤工作会议进行期间,林总的秘书郭连凯在苏州给我直接打来了电话。电话内容是林总事先口述好的稿子,郭是照稿子念的,电话的内容是「过去历来军队后勤工作最大的毛病,是见物不见人,轻视思想工作。你们现在改变了这种情况,这是很好的,今后,你们应当继续加强思想工作,加强学习毛主席著作,加强抓活思想,加强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后来我们称之为林总对后勤工作的「四个加强」的指示。对林总的指示,全军后勤工作会议立即发给了与会人员,同时还用电文发到了全军师级以上后勤部门。林总的指示对全军影响很大,对后勤工作的鼓励和积极作用是空前未有的。
叶帅看到了林总给总后的电话记录之后,又立即叫我去谈了一下。叶问:「你看林总的电话目的是什么?」我回答说:「我看一箭双雕,既接待了拿『路条』回来的人,也保护我不被打倒,这是林总的高明办法。」叶帅:「你这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很深刻。总政出面点名对你的批判是不可能了,军委也不会同意。」
我说:「我遵照叶帅的指示办。」我对总政可能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我的批评是做好了准备的。我写好了一篇题为《政治和业务紧密结合,坚决反对空头政治》的发言稿交给叶帅。叶帅看了我的稿子之后说:「稿子的思想性很好,但问题也比较大,现在放下,以后再说。」在林总、叶帅和军委的保护下,我没有同罗瑞卿一起受批判,一起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