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的错误和林总的态度

字数:1893

说到罗瑞卿的错误,中央工作小组上报中央的《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问题的报告》,叶剑英在北京批罗会议上的总结发言以及萧华、杨成武的几次系统揭发,刘少奇对罗的严厉批评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罗瑞卿的错误总的来说有这么几方面:

一是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包括大比武等等在内。但我认为能为党工作,并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干劲去工作,比小病大养、养尊处优强得多。我们党内有个不好的毛病,叫做「墙倒众人推」。人一遭了殃,从头算账,缺点变成错误,小错变成大错,无限上纲。

二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罗瑞卿的民主作风的确很差,相当盛气凌人,相当霸道。这样,他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工作做了不少,还把不少人得罪了,甚至把老帅也得罪了,人家不可能不告你的状。罗瑞卿这个人「权贵」思想很重,他能看得上的人很少,严重脱离群众。对下级、对工作人员总是不可一世的样子。六四年在福州开会,午休时有几个秘书在打扑克,影响了他休息,他冲出房间对着几个秘书歇斯底里地骂,骂了个狗血喷头,很失领导水平。罗这个样子,这里面有双一(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的优越感,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毛泽东、林彪把他惯坏了,罗是毛、林都很器重的人物,个人关系也不错。

三是从有私心到伸手,最后变成了「野心」。六二年,林总生病,毛主席决定由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从六二年到六五年期间,罗在主持军委办公会议期间,擅做主张的事情也不断增多,我是军委办公会议的成员,几乎天天在一起开会,情况基本知道,罗是要负责任的。比如:搞大比武;对聂、叶、徐等各元帅都不够尊重,对他们分管的工作都不够支持;军委的总结报告,没有授权让他来搞,他自作主张地搞了。给几个老帅看一看,征求一下意见,他认为充其量是走过场,心里满不在乎。

尤其不应该的是,他认为林总的身体肯定不成了,竟开始嫌弃林总,说出「病号就是养病,要让贤,不要干扰,不要挡路」的昏话来。林总生病时,毛主席都为林总写下曹操的《龟虽寿》来鼓励他,相比之下,罗的昏话实在不该说。由于刘少奇说过罗是国防部长的接班人,罗认为新一届人大他应当国防部长。六五年林总身体有明显好转,在六五年一月召开的三届人大会议上,林总又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罗有点意想不到,自己国防部长也没当上,还把林得罪了,心里有点慌,他让刘亚楼把他对林表忠心的话赶快告诉林总,罗说:「这次我认定了,跟定了,今后弹打不飞,棒打不走,我罗瑞卿死了烧成骨灰,都忠实于林总。」这个话我们当时就听到过嘛,为什么说出这种话,说明以前开始走了,要改换门庭嘛!

林总这个人是最不爱啰嗦的,但他对罗可以说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的,林从内心里还是想教育罗,对罗仍然抱着希望,罗毕竟是林提议当总长的。

当然,有时候林总严肃批评罗,甚至骂罗,但这和想要打倒罗是两回事,这就是林对罗的基本态度。林是很慎重,很沉得住气的人。「四条」的事发生后,林就认识到罗的「野心」,但林并没有向毛主席报告,叶帅、聂帅、杨成武等,早就在林总面前反映罗的问题,并希望林向毛主席报告,林并没有向毛主席报告,仍寄希望对罗的教育。如果不是毛主席叫叶帅给林通气打招呼并给不少老同志打招呼,如果不是毛主席决定召开上海会议解决罗的问题,林是不会同意叶群把「四条」讲出去的。林是个「不谙世事」的人,林总告诉罗要通气,因为元帅和其他人到林处反映罗的问题,林往往因不了解情况而无言以答,因为林不了解情况,很难为罗说话。对于林总的教育和苦心,罗的神经已经麻木了,他反而越走越远。林总不得不对罗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们没有工作关系,你一百年不来我这里也没有关系,你是总参谋长,我还是你的上级吧,你的情况我一点不了解怎么办?军队的工作我是要对中央负责的。」

对林、罗这段关系的发展变化,我认为一开始罗未必存心是对林有什么封锁,罗认为自己和林总的关系好,林又不是管小事的人,事无巨细的汇报林反而嫌啰嗦。另外,林当时的确身体不好,罗也不愿意轻易打扰林。后来罗变了,以为林的身体不会再好起来,没希望了,罗瑞卿倒向了贺龙。贺龙当时「壮」得很,其实罗看走了眼。主席发现了罗倒向贺,贺又和刘、邓关系密切的严重情况,毛批评了林,嫌林是个「甩袖掌柜」。这时林再找罗谈话也认真了,罗也就开始有意封锁林,有意不主动向林汇报工作了。当时,罗也有挡箭牌:贺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是中央决定的。对罗的做法我真有点想不通,这才叫利令智昏。

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有自己的工作作风,应该是无可厚非的。贺老总对工作也是抓得很紧的。可罗瑞卿倒向了贺龙,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军队是毛主席的命根子,军队应该掌握在毛最信任的人手里。最信任的人是谁呢?就是林彪嘛!林病了以后,就是罗瑞卿了。可罗瑞卿看军队这个「家」没看住,没看住的标准就是罗瑞卿与贺龙搞在一起,和刘、邓搞在一起。这样,在毛主席那里问题就严重了。罗是不折不扣的「擅离职守」。

在毛主席面前,反映情况的自有人在。我想这些人向毛主席汇报,是讲罗反毛吧!不会只讲罗反林吧?主席自己对罗有警惕了。毛主席信任林彪远胜于信任贺龙,罗瑞卿完全应该明白这些,但是他没有真正明白,他还来了个「冷林热贺」。罗瑞卿厄运的到来主要在此,也就是说在他自己。这种格局的形成,主要责任不在贺龙而在罗。林总身体确实不好,是罗「改换门庭」的主要因素。罗有了私心,这是关键。


关于「四条」的问题罗瑞卿检讨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