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 >
- 第三章 艰难的长征
二、 突破四道封锁线
湘粤、湘桂边的安远、信丰一线,是蒋介石部署的第一道封锁线。国民党中央军及广东军阀陈济棠、桂系军阀白崇禧的部队,在这里构筑了许多碉堡和工事,防范极其严密。
一九三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我所在的红一师三个团,奉命袭占新田。我们猛攻了一个下午,把敌人赶跑了,但自己伤亡也不少。与此同时,红二师和红三军团也都相继取得了胜利,并且缴获了敌人的大批精良武器和弹药,成功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胜利的消息传来,大家奔走相告,都非常高兴。我们师政治部的同志还连夜分散到各团、营里传达胜利消息,以鼓斗志。
十一月二日,谭政向我们传达说,红三军团已在湘粤边界的汝城和城口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封锁线。我们行经汝城时没有停留,继续前进,大方向是湖南道县、江华、嘉禾和兰山,准备前进到湘江以西地区。
不久,红军到了广东韶关北的昌乐地区,昌乐是一个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地区,九峰山和大王山高耸入云。这里多雨,山高路窄,黄土路泥泞难行,一脚踩下去,几乎让人抬不起脚,挪不动步。部队行军的速度明显减慢,有时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路。
在部队进入山区小道后,拥挤不堪,而湖南、广东的敌军则乘机从两侧向我军夹击过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尾追迫近。由于敌人三面紧逼,全军和中央纵队都挤在一路来了,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我所在的红一师正在湖南南部粤汉路以东与广东敌人进行战斗。师长李聚奎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要他带领三团绕道兼程前进,火速赶到全军的最前面,为全军开路,掩护整个部队通过粤汉路。而一团、二团则交由政委赖传珠和政治部主任谭政、参谋长耿彪指挥,继续留在原地抗击敌人。
命令下来以后,谭政见三团有重要任务,就派我去三团帮助工作。我随即带了两个干事来到三团,见到了团长黄永胜、政委林龙发、参谋长彭明治、总支书记易秀湘,向他们说明是谭政主任派我来帮助工作的。黄永胜他们表示欢迎,要我们三人和易秀湘在一起行动。
之后,我们三人马上分散去各营,向部队说明,我们这次打到”白色区域”的目的,是要以此粉碎敌人的”围剿”,更好地保卫苏区、保卫家乡。也就是说,还是围绕《一切保卫苏维埃》这篇文章进行工作。但实际上,那时部队已经离中央苏区越来越远,根本不可能再回去了。
红三团接到开路任务后,火速赶往最前面。此时已是深秋季节,深山老林,天气阴冷,加上绝大部分同志穿的是单衣单裤, 更觉天气阴冷异常。另外,中央纵队机关队伍庞大,工厂、医院、印刷、出版机关等,甚至连机器设备都一起搬了出来,非战斗人员众多,车辆、骡马、担架挤在一起走不动,敌人飞机一来轰炸就散了。为了尽快给中央纵队打开通路,减少损失,我们战斗部队有时甚至不能停下来做饭,只好饿着肚子前进。在这种又冻又饿、艰苦异常的情况下,死亡、掉队、失散的人员甚多。
为配合我们执行任务,红二师四团占领了九峰山制高点-红三军团攻占了良田,从南、北两个方向掩护中央纵队,使我们顺利完成了开路和掩护的任务,并为随后攻占宜章城创造了条件。
十一月十五日,我们红三团占领了粤汉铁路上的两个点,宜章和白石渡,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紧接着,红一师师部率一团、二团相继赶到,全师会合,继续向嘉禾、兰山、道县、江华前进。我回到师部,向政委赖传珠、政治部主任谭政汇报了随三团行动的情况。赖传珠政委就让我归队了。
第四道封锁线就在湘江以西的全州地区,是国民党桂系军阀白崇禧控制的地盘。红军即已踏上征途,就无法隐蔽自己想同湘西贺龙、肖克所率领的二、六军团会师的愿望。蒋介石了解到红军的动向之后,就命令何键、薛岳、周浑元等部约七十多个团,二十多万人的兵力,会同广东、广西的国民党军阀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三十多个团十多万人的兵力,想把中央红军拦截和消灭在全州、兴安和灌县地区的三角地带。
我回到师部后不久,部队就按照上级的部署,来到了湖南的潇水和湘江地区,几乎是以直线向湘江挺进。国民党军有三、四个师在和我们赛跑,要争夺湘江岸边的全州市。全州位于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是一座四周建有城墙的古城。控制了这个城,就可以控制周边渡口。但当先头部队的侦察兵接近全州城时,发现国民党的何键部队已经占领了全州城。
不过在此之前,红一军团二师的部队已经夺取全州以南的潇水西岸,占领了通往湘江的咽喉要地道县和渡口,并在湘江上架起浮桥,顺利渡过了湘江。我所在的一师部队接到军团林彪、聂荣臻的命令后,不顾一切,兼程西进,也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过了湘江。
这时,何键的二十多万部队已赶到湘南堵截我们,防止我们转向湘西;广西军阀部队约十多万人也在全州、桂林一带集结,阻止我们进广西。敌人的部队差不多都已赶到了湘江附近。虽说我们红一军团已经先一步顺利渡过了湘江,但后续部队已经没有时间渡江了,处境极为险恶,不得不在湘江边上与敌人展开一场生死存亡的战斗。
我们接到的命令是保卫渡口,阻击国民党部队,直到中央纵队和中央红军大部队全部过江。从十一月二十五日到十二月三日,在湘江两岸我们血战了一个星期,打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恶仗,我们所有的部队,差不多全都投入了战斗。一军团在最后掩护。别的军团的情况我不清楚,一军团,首先是二师,在进到全州东南三十里路的一个山镇时,遭到敌人十六个团的攻击,我们一师部队在渡过湘江浮桥以后,立即上去和二师一起猛攻敌人的阵地。当时,在湘江西岸的这个狭隘地区内,到处都是枪炮声,战斗全面展开了。我红一师仍是三团在最前面。赖传珠、谭政又派我跟随三团行动。一上去,黄永胜就指挥全团从敌人的侧翼打过去,连续猛攻了六次。最后一次,敌人连续出击,三团几乎快顶不住了,伤亡很大。
十二月一日,战斗更加激烈,红一军团全力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大约正午时分,主力部队和中央纵队机关终于渡过了湘江,但他们所带的一些电台设备、发电机、医疗器械、印刷机等,通通都扔进了湘江,一些较重的枪、炮也都扔进了湘江。当时的湘江边上,到处都是撕得粉碎的文件、书稿,银元和钞票也都丢了一地。不过这样一来,辎重队伍减轻了负荷,部队的机动能力增强了。
十二月三日,我们接到队伍后撤的命令。我们三团负责掩护。于是,在黄永胜、林龙发的指挥下,红三团一直坚守在陂田附近,掩护一师、二师撤退。但最后,敌人从四面包围了上来。黄永胜指挥很灵活,一看形势不妙,就放少数部队在前面抵御敌人,大部分部队撤退了。除了没有来得及掩埋牺牲的同志外,部队大都安全地撤了下来。
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惨重。根据我看到的现有资料,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时,大约是八万六千余人。在长征开始后仅仅一个半月,人员就折损过半,其中以突破湘江防线时的损失最为严重。一军团本身损失也很严重。长征开始时,我一师三团有二千八百人,过了湘江后就只剩下一千四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