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 >
- 第三章 艰难的长征
三、 红军进入贵州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以后,于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攻占了贵州边境上的通道县城,并在通道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被撤了职的毛泽东被请回来参加了会议,会议同意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原先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红军进入贵州后,两广的军阀部队确信红军无意进入他们的地盘,就都掉头回去了,只有薛岳率领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继续在红军后面穷追不舍。这样一来,红军的军事压力减轻了不少。
进入贵州后,部队就开始了政常行军。部队改为白天行军,晚上宿营。红一军团以二师为前导,我们一师则跟在军团后面作为后卫。
从江西出发以来,在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由于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因此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明确的政治方向、特别是经过湘江两岸残酷激烈的战斗之后,部队干部、战士的思想更加混乱,情绪十分低落。在进入贵州以后,谭政就组织师政治部的干部,天天下到团里、营里、连里,去做工作。当时,我带一个小组到三团,彭加伦带一个小组到一团,谭甫仁带一个小组到二团。我们每天要跟着部队行军七、八十里,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向干部、战士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鼓动工作,的确是相当劳累。好在当时年轻,都支撑下来了。
下到团里之后,干部、战士提出了很多问题。回忆在湘江战斗中,误入敌人所设的陷阱,部队伤亡重大,掉队落伍减员极多,不论是干部还是战士,只要负了伤,就只能将他们留在老百姓的家中,因为找不到那么多担架,也抬不走,对牺牲的同志也来不及掩埋,更没有办法去通知他们的家属,甚至连开个追悼会的机会都找不到。因为部队整天行军打仗,没有时间。这些对部队指战员的情绪影响极大,干部、战士问我们究竟还要走多远、要到什么地方去、向哪里前进等等,我们都解释不了,还是老一套,什么”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什么”反攻到’白色区域’是为了更好地保卫苏维埃”等等,其实,中央苏区早已不存在了,苏区首府瑞金也已落入敌手,我们已不可能再回江西去了。
我们把这种情况向谭政作了汇报,当时通道会议尚未传达下来,谭政告诉我们,他也不清楚部队究竟要往哪里去。但在他看来现在要到湘西去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蒋介石已调集了大量军队驻守在湘、鄂边的城步、绥宁、会同、武冈一带,准备拦截我们。尽管红二、红六军团在桃源、常德一带全力发动攻势,以配合中央红军的行动,但蒋介石的大部队已经把我们同他们隔断了。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再要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是十分困难的。他要我们相信中央、相信军委的指挥,并要我们把这个情况向各团的干部、战士讲清楚。
随后,我跟着三团走了一个星期,同三团的总支书记易秀湘一起,分别到各个连队,利用行军休息的时间,进行宣传解释工作。三团政委林龙发也亲自集合部队讲话,进行宣传工作。
十二月十五日,红一军团二师攻占了黎平。黎平原由贵州军阀王家烈的一个团把守着,见红军一到,就不战而逃了。贵州军阀队伍不经打的消息,就很快就在部队中传开了。
接着,军团命令我们一师部队迅速向剑河县前进。又过了几天,就听说前面的部队已占领了贵州的黄平、施秉、余庆三个县,初步打开了局面。
我们到达黄平后,在那里休息了一天。我们政治机关就忙着在当地打土豪,征集粮食和资财,解决部队生活问题。同时把带不走的粮食分给当地的穷人,以扩大红军在当地的影响。黄平、施秉这个地方出橘子,几乎家家都有橘子,地主家里更是橘子成堆。部队的干部、战士人人都吃上了橘子。
经过这段工作,部队情绪比较好,也比较安心了,就在当天晚上,谭政召集师政治部的科长、干部们开会,向我们传达说,中央已在黎平召开了一个会议,毛泽东已重新出来领导红军行动。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在川黔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决定不去湘西了,就在川、黔边创建根据地。这些情况可以向各团的团、营、连干部传达。
谭政还向我们介绍了贵州的政治、军事形势。他说,现在掌握着贵州省军政大权的是王家烈,他是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贵州省没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只有王家烈手下的四个旅约十万余人。由于内部矛盾多,王家烈火甚至连这四个旅都指挥不动,战斗力很弱,武器也不好,一打就垮。贵州地区盛产鸦片,军队就靠贩卖鸦片来维持军饷。军官、士兵都公开抽鸦片,每个士兵都有两根枪。
说到这里大家庭都笑了,说:”一个人还能打两根枪呀?”谭政让大家别笑,并解释说,他们一根是步枪,一根是烟枪。接着他又说,贵州的百姓很穷,地主、恶霸集中,剥削统治很厉害,他们都和王家烈一个鼻孔出气。实际上,我们一路上都看到了,许多穷人都靠肩挑背驮,靠驮点盐巴来卖点钱,种点稻子、包谷、地瓜度日,缺粮少衣,人民生活十分艰苦。不过,由于蒋介石没有队伍在贵州,国民党在这里的影响也不大,可以说贵州是个薄弱环节,估计红军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特别是可以首先打开黔北的局面。
谭政接着向我们传达了部队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乘机扩大战果,继续向余庆、湄潭前进,迅速强渡乌江,打下遵义城,然后在黔北建立根据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突破乌江。最后,他要我们迅速向部队传达这些内容,做好干部、战士的工作。
按照谭政的意见,我们分别回到各团向团、营、连干部作了传达。由于部队行军没有可能开会,我们都是利用行军边走边谈,休息时再向各营的营、连干部集体传达。当时,我们师政治部的人下到部队很受欢迎,国为我们向他们传达消息,讲形势,这些人人都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