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活用

字数:3995

约翰逊投其所好拉广告

约翰逊是美国《黑檀》月刊的主编,有一次,他想要拉到森尼斯公司的广告。但当时,该公司的首脑麦唐纳却是个极其精明能干的人。

一开始,约翰逊就先写了一封信给麦唐纳,要求和他能见个面,并谈谈森尼斯公司的广告在黑人社会中的重要性。

麦唐纳当即回信一口拒绝了:“来信已经收到,不过我不能见您。我并不主管广告。”

约翰逊可没那么容易就打退堂鼓,他又写了封信给麦克纳,问:“我可不可以拜访您,谈谈在黑人社会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

麦唐纳这次回信道:“我决定见您。不过,要是您想谈让我在您的刊物上登广告的事,我立刻就结束会见。”

约翰逊在这次见面前翻阅了一下美国名人录,发现麦唐纳是一位探险家,曾到过北极,时间是在汉森和比尔准将于1909年到达北极后的几年间。汉森是黑人,并曾就自己的经历写过一本书。

约翰逊本能地觉察到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条件。

于是,他找到了汉森,请他在自己买的书上签名,以便送给麦唐纳。此外,他又想起汉森绝对是己方写篇文章的好题材,由此,他从还未出版的《黑檀》月刊中抽去一篇文章,而代之以介绍汉森的一篇文章。

当约翰逊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麦唐纳的第一句话就是:“看到那边那双雪鞋了吗?那是汉森给我的。我把他当作朋友,你看过他写的那一本书吗?”

“看过,”约翰逊回答,“凑巧我这里有一本。他还特地在这本书上签了名。”

麦唐纳接过来翻着那本书,显得非常高兴。接着,他又说:“您出版一份黑人杂志,在我看来,黑人杂志上就该有一篇介绍像汉森这样的人的文章才对。”

约翰逊对他的意见表示赞同,并将一份7月份的杂志递给他。然后告诉他说,创办这份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像汉森这样克服一切障碍而达到最高理想的人。

这时,麦唐纳合上杂志说:“我看不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在您的杂志上登广告。”约翰逊最终如愿以偿。

“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当洞悉、摸准了对方的真实情志后,便离成功不远了。约翰逊知道每个人都有乐意显示自己辉煌战绩的心理,便在初战受挫的情况下,重整旗鼓,根据麦唐纳的喜好和经历,改变了接近麦唐纳的方法,攻心求同,终于使麦唐纳主动答应了在自己的杂志上刊登广告。

机智的墨菲

约翰·墨菲是一位经验老到的汽车销售人员,此刻,他正在向可能的买主奈特介绍一辆赛车。

墨菲:“奈特先生,这辆赛车可是非常舒适的。”奈特没有作出回答。

墨菲:“(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请坐到汽车驾驶座上试一试吧!(奈特坐进驾驶室)您坐在里面感觉舒适吗?”

奈特:“舒服极了!”

墨菲:“您觉得座位调得如何?您坐在方向盘后舒服吗?”

奈特:“行,挺舒服的。不过,驾驶室太小了。”

墨菲,“还小?您在开玩笑吧?”

奈特:“我说的完全是实话。我感觉在里边坐着有点儿憋气。”

墨菲:“但汽车前舱的空间有二英尺啊!”

奈特:“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觉得有点儿憋气。”

墨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停止了反驳)当然了,这辆车确实比不上大型车宽敞。但正如您刚才所说的那样,坐在里面还是很舒服的。您可能已经注意到这辆车的装潢还是相当不错的,使用的材料是皮革。还有比皮革这种材料更好的吗?(他没有提出具体理由来进一步证实为什么使用皮革材料来进行装潢)”

奈特:“我不懂什么皮革不皮革的。但我觉得皮革夏天太热了,冬天又太冷。(看来奈特向来不喜欢皮革)”

墨菲:“(自己本来可以,也应该在事前了解清楚顾客对各种材料做的外套有什么看法的。不过,这仅仅是一个无关大局的细节问题。因此,他决定避开它)对,那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其实,我明白您的意思,在炎热的夏天,皮革确实有点热。但在这个国家,夏天从来都不是太热的。应该这样看待问题才是,您说呢?不管怎么说,皮革肯定要比塑料凉爽得多了。您同意这个看法吗?”

奈持:“那或许有可能。但有些时候,我要在夏天开车去其他国家。”

墨菲:“(他本来可以进一步指出,他不可能把车开到赤道去。另外,开车到国外的时间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但他觉得这样谈下去会扯得太远,并且会引起争执)好吧,我们来关注一下其他问题吧。您准备用这辆车来干什么呢?(墨菲又回到汽车的主要用途上,并打算用它来证明这种汽车的前舱空间还是足够的)”

奈特:“我准备开车去上班或者到我们的乡村别墅去。”

墨菲:“路程远吗?”

奈特:“不是特别远。”

墨菲:“家里人口多吗?”

奈特:“我们有两个小孩,都在念书。”

墨菲:“那么说,您是想要一辆节省汽油的车了,对吗?(墨菲为了绕开汽车大小问题,又换了一个新话题。不过,他还远远没有脱离危险区,因为他又转到了汽油价格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中心话题上)您知道汽油现在的价格吗?”

奈特:“价格还可以吧。但关于节油的种种说法都是靠不住的,事实上,每一辆汽车所耗费的汽油量总是会比说明书上介绍的多得多。”

墨菲:“当然了,耗油量的大小还取决于您怎么使用您的汽车。”

奈特:“(很生气)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墨菲:“车开快了,就要经常更换挡位,这样耗油量就大一些。”

奈特:“在很多情况下,宣传说明书上所说的都是不可靠的,这不是事实。说明书上说,行驶20至30英里才耗费1加仑汽油。我们就按照说明书购买了一辆汽车。结果呢?还没有行驶15英里,就耗费了1加仑的汽油。‘宣传归宣传,事实归事实。’我的好朋友对我说……(接着,他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

墨菲:“(控制住自己)好吧,我们可以在试车的时候检查一下这辆车的耗油情况。奈特先生,您可以亲自开车,好吗?”

奈特:“好的。(他们开动了汽车)”

墨菲:“您的夫人也会开车吗?(他准备把这辆车便于操作这一点作为推销的要点)”

奈特:“她准备去听驾驶课。”

墨菲:“(接过新话题)我们有自己的驾驶学校,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助您夫人联系上课的事宜。”

奈持:“不用了。”

墨菲:“(刚准备有所表示,但及时地控制住了自己)不管怎么说,对您夫人来说,开小车要比开大车容易。您说呢?”

奈特:“我想是的。(奈特随之又想出了一条反对的理由)像这样一辆小车怎么会那么贵呢?”

墨菲:“(从这一问题,墨菲意识到车的大小问题并不很重要。所以,他不准备更多地讨论车辆大小问题。如果反驳奈特的这一看法,并且指出汽车的价格不高的话,那么他们就可能发生争论。所以,他决定不直接讨论价格问题)奈特先生,您开车是很有经验的,嗯?”

奈特:“我想还可以吧!”

墨菲:“那么,依您看,车的哪一方面最重要呢?(通过承认对方有经验,这就造成了一种融洽的气氛,并且以提问的方式把话题转向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上)”

奈特:“唔,当然是车开起来稳不稳,车速和车的质量最重要了。噢,还有价格问题。”

墨菲:“(谨慎地纠正对方的看法)当然也要节省,是吧?”

奈特:“当然了。”

墨菲:“所以,应该是稳、速度和节省。奈特先生,就速度而言,您以为哪一方面是最重要的,是最高速度指数,还是变速器?

奈特:“当然是变速器重要了。不管怎么说,人们一般不使用最高速度。”

墨菲:“(现在他终于了解到顾客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了)您说对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在决定一辆车的价值的时候,它们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奈特:“是的。”

至此,墨菲已然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进行洽谈,应该避免哪些问题。他从上述几个方面解释了这辆车的价值,并且间接地反驳了奈特先生认为车的售价太高的看法。在第三次业务洽谈时,墨菲终于把这辆车销售给奈特了。

《飞箝》篇中说到,要想说服某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先衡量对方的智慧和才能,权衡他的实力,审度他的气度仪表,抓住他的喜好弱点去迎合他、随顺他,用飞箝之术协调他与我们的差距,用我们的意图去开导、启发他,这就是飞箝之术控制人的妙用。所以,不管对方怎样与你针锋相对,不管他怎么一个劲儿地想与你吵架,你也不要争论。因为争论并不等于说服,它很少能使人真正心悦诚服。而说服的关键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迎合、随顺、褒扬,努力协调双方的差距,引导、掌控对方一步步靠近己方的意图,进而让对方经过自身的思想斗争做出决定,最终接受己方提出的种种交易条件。

伊斯曼的办公室

乔治·伊斯曼是著名的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当他成为美国巨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捐赠巨款要在罗彻斯特建造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

为了能承接到这批建筑物内的座椅,制造商们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无一例外的,来找伊斯曼谈生意的商人们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毫无所获。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优美座位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会见伊斯曼,希望能够得到这笔价值9万美元的生意。

伊斯曼的秘书在引导亚当森去见伊斯曼之前,一再叮嘱亚当森:“我知道您急于想得到这批订货,但我不妨现在就告诉您,如果您占用了伊斯曼先生超过五分钟的时间,您就完了。而且他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大忙人,所以请您进去以后要快快地陈述您的来意。”亚当森微笑着点头称是。

亚当森被引进伊斯曼的办公室后,看见伊斯曼正埋首于桌上的一堆文件,于是便静静地站在那儿仔细地打量起这间办公室来。

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起头来,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秘书对亚当森作了简单的介绍之后,便退了出去。这时,亚当森并没有马上谈生意,而是饶有兴致地说道:“伊斯曼先生,在我们等您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了您的这间办公室。虽然我本人长期从事室内的木工装修,但却从没见过装修得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闻言回答道:“哎呀,您这一说倒提醒了我差不多给忘记了的事情。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当初刚建好的时候,我喜欢极了。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机会来好好欣赏一下这个房间。”

亚当森走到墙边,用手在木板上略一擦过,便说道:“我想这是英国橡木,对吗?意大利的橡木质地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见状高兴得站起身来回答道,“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专门研究室内细木的朋友专程去英国为我订的货。”

伊斯曼心情好极了,便带着亚当森仔细地参观起自己的办公室来。

他把办公室内所有的装饰一件件地向亚当森作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又从比例扯到颜色,接着又从工艺谈到价格,然后还详细介绍了他设计的经过。此时,亚当森微笑着认真聆听,显得饶有兴致。

亚当森看到伊斯曼谈兴正浓,便好奇地询问起他的经历。伊斯曼便向他讲述了自己苦难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母子俩如何在贫困中挣扎的情景,自己发明柯达相机的经过,以及自己打算为社会所做的巨额的捐赠……亚当森由衷地赞扬了他的功德心。

本来秘书警告过亚当森会谈不要超过五分钟。结果,亚当森和伊斯曼谈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直谈到了中午。

最后,伊斯曼对亚当森说:“上次我在日本买了几张椅子,放在我家的走廊里,由于风吹日晒,都脱了漆。昨天我上街买了油漆,打算自己把它们重新油漆好。您有兴趣看看我的油漆表演吗?要不干脆这样好了,您到我家里和我一起吃午饭,再看看我的手艺。”

午饭以后,伊斯曼便动手把椅子一一漆好,并深感自豪。直到亚当森告别的时候,两人都未谈及生意。

最后,亚当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而且和伊斯曼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亚当森成功的诀窍,还是那个道理:“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正由于他了解其谈判对象,才能从伊斯曼的办公室入手,有的放矢地、巧妙而真诚地赞扬了伊斯曼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在进一步的接触中将自己视为知已,这笔生意当然非亚当森莫属了,何况还因此收获了终生的友谊,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成功。


以史为鉴职场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