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分

字数:2335

【题解】

分,在本文中具有两层相互联系密切的含义,一是“名分”,作者认为圣王要为每个人确定名分;二是做事要“恰如其分”。既然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名分,那么办事时,就要恰如其分。除此之外,本文还论述了君主要清静无为、善于选才、出言谨慎等问题。

天地生万物,圣人裁之[163]。裁物以制分[164],便事以立官[165]。君臣、父子、上下、长幼、贵贱、亲疏,皆得其分,曰治[166]。爱得分[167],曰仁;施得分,曰义;虑得分,曰智;动得分,曰适;言得分,曰信。皆得其分,而后为成人[168]。

【译文】

天地化生了万物,而圣人对万物进行裁处。所谓裁处就是为他们制定各自的名分,为了方便做事而设置各种官职。君臣、父子、上下、长幼、贵贱、亲疏,都能够各自遵守自己的名分,这叫作太平安定。爱护别人恰如其分,这叫作“仁”;施恩百姓恰如其分,这叫作“义”;思考问题恰如其分,这叫作“智”;行动恰如其分,这叫作“适”;讲话恰如其分,这叫作“信”。处处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这样就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完人。

明王之治民也,事少而功立,身逸而国治,言寡而令行。事少而功多,守要也[169];身逸而国治,用贤也;言寡而令行,正名也[170]。君人者[171],苟能正名,愚智尽情;执一以静[172],令名自正[173],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周公之治天下也[174],酒肉不彻于前[175],钟鼓不解于悬[176],听乐而国治,劳无事焉[177];饮酒而贤举,智无事焉;自为而民富[178],仁无事焉。知此道也者,众贤为役,愚智尽情矣。

【译文】

圣王在治理百姓的时候,事情很少而能建立大功,自身安逸而国家非常安定,讲话不多而政令得以施行。事情很少而能建立大功,那是因为圣王能够把握住治国要领;自身安逸而国家非常安定,那是因为圣王能够任用贤才;讲话不多而政令得以施行,那是因为圣王能够确定臣民的名分。统治别人的君主,如果能够确定臣民的名分,不论是愚是智,臣民们都能够尽心尽力;圣王坚守大道而清静无为,使各自的名分自然确定,使各种事务自然安排恰当;圣王根据不同的名分进行赏罚,民众没有不敬畏的。周公在治理天下的时候,面前摆设的酒肉不用撤去,钟鼓也不必从架子上卸下来,听着音乐而国家就治理好了,不需要再去做劳累的事情;喝着酒而贤人就得以任用,不需要再去使用自己的智慧了;百姓自主劳作而丰衣足食,不需要再去做仁爱的事情了。懂得这一治国原则的圣王,众多的贤人都会为他服务,无论是愚笨还是聪慧,人人都能够尽心尽力了。

明王之道易行也。劳不进一步[179],听狱不后皋陶[180];食不损一味[181],富民不后虞舜[182];乐不损一日[183],用兵不后汤武[184]。书之不盈尺简[185],南面而立,一言而国治,尧舜复生,弗能更也[186];身无变而治,国无变而王,汤武复生,弗能更也。执一之道,去智与巧。有虞之君天下也[187],使天下贡善[188];殷周之君天下也[189],使天下贡才。夫至众贤而能用之[190],此有虞之盛德也。

【译文】

圣王的治国原则很容易施行。不用付出多走一步的劳累,而判案断狱却不会落在皋陶的后面;进餐不用减少一味菜肴,而在富民强国方面不会落在虞舜的后面;欣赏音乐不用减少一天,而用兵打仗不会落在商汤、周武王的后面。治国文书不用写满一尺长的竹简,只要面向南站在那里,一句话就能使国家太平安定,即使是尧舜复生,也无法改变这一治国原则;自身没有任何改变而国家大治,国家没有任何改变而能称王于天下,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复生,也无法改变这一治国原则。坚守大道的原则,抛弃各种巧智。在虞舜治理天下的时候,让天下的人们贡献各自的美德;商朝与周朝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让天下的人们奉献各自的才华。招致众多的贤人而任用他们,这就是虞舜的盛德。

三人之所废[191],天下弗能兴也;三人之所兴,天下弗能废也。亲曰不孝[192],君曰不忠,友曰不信,天下弗能兴也;亲言其孝,君言其忠,友言其信,天下弗能废也。夫符节合之[193],则是非自见[194]。行亦有符,三者合[195],则行自见矣,此所以观行也。

【译文】

三种人所抛弃的人,即使整个天下的人也无法使他兴盛;三种人所褒奖的人,即使整个天下的人也无法把他废弃。如果父母说他不孝,君主说他不忠,朋友说他不讲信用,那么整个天下的人都无法使他兴盛;如果父母说他孝顺,君主说他忠诚,朋友说他讲信用,那么整个天下的人也无法废弃他。把符节的两半合并在一起,是与非自然就显现出来了。人的行为也有验证的“符节”,那就是把父母、君主、朋友三种人的意见合并起来考察,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好坏自然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用来考察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方法。

诸治官临众者[196],上比度以观其贤[197],案法以观其罪[198],吏虽有邪僻[199],无所逃之,所以观胜任也。群臣之愚智日效于前[200],择其知事者,而令之谋;群臣之所举日效于前[201],择其知人者,而令之举;群臣之治乱日效于前[202],择其胜任者,而令之治。群臣之行,可得而察也。择其贤者而举之,则民竞于行;胜任者治,则百官不乱;知人者举,则贤者不隐;知事者谋,则大举不失[203]。

【译文】

对于众多的治理民众的官员,君主要按照法度去观察他们是否贤能,依照法律去检查他们是否犯罪,即使那些邪恶奸佞的官吏,也无法隐藏自己,这就是用来考察官员是否胜任的办法。群臣的愚昧和智慧每天都展现在君主的面前,君主就选择那些明白事理的大臣,让他们为国出谋划策;群臣的知人善举能力每天都展现在君主面前,君主就选择那些善于知人的大臣,让他们去举荐人才;群臣的治国能力好坏每天都展现在君主面前,君主就选择那些胜任治国的大臣,让他们去治理国家。群臣的行为好坏,是可以考察清楚的。选择那些贤人重用他们,那么民众就会竞相行善了;让胜任的大臣去治理国家,百官的职事就不会混乱;让善于知人的大臣去举荐贤人,那么贤人就不会被埋没;让明白事理的大臣去出谋划策,那么大的举措就不会有所失误。

夫弩机[204],损若黍则不钩[205],益若□则不发[206]。言者,百事之机也[207],圣王正言于朝,而四方治矣。是故曰:正名去伪,事成若化[208];以实核名,百事皆成。夫用贤使能,不劳而治;正名覆实[209],不罚而威。达情见素[210],则是非不蔽;复本原始[211],则言若符节。良工之马易御也[212],圣王之民易治也,其此之谓乎!

【译文】

弓弩上的扳机,如果把它的长度减少一点点就无法勾住弓弦,把它的长度增加一点点就无法把箭发射出去。言语,就是做各种事情时的“弩机”,圣王在朝廷上的言语如果正确,那么整个天下都能太平安定。所以说:如果能够端正名分去除伪诈,那么行事成功就像天地化物一样自然而然;根据实际情况去核实对方的名分,各种事情都能成功。举用贤能,君主不用劳累就能使国家安定;确定名分以检查对方的实际情况,不用惩罚也能获取威严。通达事理而洞见本质,那么就不会被是是非非所蒙蔽;恢复人们的原始天性,那么人们讲话就会像符节那样具有信用。善于训马的人训练出来的马易于驾驭,圣王教化出来的民众易于治理,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四 明堂六 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