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生理机制

字数:952

我前面讲了五官之觉,还讲了因果感知啊什么的,你们听下来,好像陈老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感知理论。不是的,完全不是。实际上,我根本不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构建理论。这跟流行的想法相反。很多人,包括我们哲学老师、哲学学生,包括街上的人,都认为哲学就是干这个的,哲学就是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理论,用来说明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怎么运转的。很多哲学家干的的确就是这种工作。但我是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威廉斯一派的,我完全不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构建理论。与其建一个哲学理论,不如来解构理论。这个我在别处阐论过,这里只说一句:你要构建一个感知理论,就要尽可能把感知从其他事情那里隔离开来,可是思想的任务正好相反,它要尽可能把区域的围墙拆掉,打通,融会贯通。我们谈感知,谈的是感知和理知是怎么联系的,感知和因果是怎么联系的,等等。

那么,谁做理论呢?科学做理论。我们都知道有一个生理学的感知理论。就说视觉吧,光子通过角膜聚焦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做剧烈的发放,通过神经网络传递到初级视觉皮层,在那里对这些信息做初步加工,形成初步图像,这些信息进一步传递给大脑的其他部分,例如颞叶、顶叶等区域,在那里对信息再加工一番,我们才能看到物体啊什么的。人们一开始以为信息是单行上传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是一个单纯的上传过程,而是不同层级的皮层之间来来回回相互作用,知觉就是在这个反复过程中形成的。就像咱们上课要用一间教室,打申请报告,打上去又打下来,折腾好多轮,终于教室批给咱们了。当然,视觉神经比咱们的官僚机构效率高,整个过程几微秒就完成了,不像咱们打申请,挺简单一件事,几个月还没批下来。视觉的工作机制大致如此:视网膜看不到西施,但神经这么折腾来折腾去,你就看到西施了。细讲我讲不好,你们上网搜搜就可以有个大概了解,去读教科书更好。

光子落在视网膜上,这是看吗?视网膜当然看不见光子,只能说,光子落在视网膜上了。视网膜看不见西施,额叶的灰质细胞就能看见西施吗?在整个机制中,没有哪个环节看见西施。也许,不是其中的某个环节,而是这整个过程才是看。对神经科学来说,从来没有一个影像完整地落在视网膜上,也没有任何影像落在大脑里面的哪一张屏幕上,要说的话,一个完整的形象是大脑从各种信息中推论出来的,不消说,这里所谓推论只能是无意识推论。有一位克里克——当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一个是沃森,另一个就是克里克,[1]后来克里克一直在研究感觉、意识,他写过一些很有影响的书,你们可以去查去读。他写了一本《惊人的假说》,主题就是论证这个——“看”这件事是由神经元完成的。


第四章 感觉与料理论生理学里没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