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润物细无声地坑你

字数:2510

本节谈一谈对于预设的误用将会给论证带来的各种麻烦。

循环论证: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对于预设的种种误用,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论证谬误形式的衍生品,这种论证谬误形式就是所谓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的特点便是在前提里已预先地表达了结论的内容,或者说,结论已经提前出现在前提里面了。换言之,预设的内容就是论证的结果。但这种论证是无效的,因为论证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思想摆渡,而不是从“未知”到“未知”的同义反复。

循环论证是胡搅蛮缠者最喜欢的思想扰乱器之一。譬如,在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统治时期,就有一句名言叫“墨索里尼总是有理”。那么,为什么这句话本身是对的?因为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好吧,因为墨索里尼总是有理,所以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就是循环论证:你不知道它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它的前提就是它的结论。

——那么,是不是只要吾辈使得论证的前提或者预设变得与其结论在内容上彼此不同(而不是彼此同义反复),由此就不会导致论证的谬误形式了呢?没这么简单。“不同”的隔壁邻居是“不类似”,正如“相同”的近邻是“类似”一样。换言之,如果你的预设依然包含了与结论类似的内容,那么,这样的论证依然貌似就是“循环论证”的衍生品。

“循环论证”衍生品的误用形式:照坑你不误

这样的衍生品,大致有“诉诸后果”“诉诸传统”与“诉诸人格”这三种。

诉诸后果:治不好病的都是庸医

诉诸后果的论证的特点是:在论证之前,论证提出者已经做出了这样一个预设:他主观上希望出现的那个结论,就肯定代表了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喜欢听他希望听到与乐意听到的事情。比如,某公司的领导他要重用小张,便故意问下面的人:“你们对小张这个人有什么意见?”下面的人如果秉承领导的意思,就得故意说一些关于小张的好话,那个领导听了自然会非常开心。有可能小张实际上并没有这些人说的那么好,但是只要领导认定了小张,他就会接受这些人所给出的“论证”。

但是“诉诸后果的谬误”之为谬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通过做一件事情所导致的客观后果,反过来去检查做这同一件事的思想的前提。那么,为什么上面的做法的确可以被允许,但“诉诸后果的谬误”却依然是谬误呢?这是因为,此处所说的“后果”并不是实际的后果,而是说话人内心希望看到的后果。这就等于换了一种方式,将自己的论证结论放到论证前提中去了。所以,这是一种衍生版的循环论证。

诉诸传统:祖宗之法不可变

“诉诸传统”指的是:在自己的论证前提中,无原则地诉诸传统,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请注意,我反对的是无原则地诉诸传统,而不是反对合理地去借鉴传统。我的意思是,在传统中的有些做法明显地遭遇反例的前提下,我们就不能诉诸传统了——若非如此,“萧规曹随”还是可以的。在我看来,要求无条件认可传统的人,肯定会遭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逻辑难题,一个是语义难题。

先来说说逻辑难题。假设你的祖宗就是一个很喜欢变化的人,那么你若要诉诸传统的话,你又该怎么做呢?你要做一个保守的人,还是做一个善变求新的人?这里的逻辑难题是,如果你是学着祖宗一起善变的话,你就得去改变你的祖宗定下的某些规矩;但如果你在每件事情上都按照祖宗的要求去做的话,那么,你又如何在祖宗在此日的做法与其在彼日的做法之间进行取舍?

另外一个是语义难题:如何理解与解释祖宗的特定行为的意义?不同的解释方案,显然会将你引向不同的传统——你要遵从其中的哪一个,这又会导致新的难题。所以,喜欢诉诸传统的人,彼此之间经常为了争夺解释权而斗个不亦乐乎。

诉诸人格:差生怎么可能做出这道题

什么叫“诉诸人格”呢?就是在做逻辑论证的时候,预设一个人的人品或者人格好,他的行为与信念就是靠谱的;一个人的人品、人格不好,他的行为与信念肯定就是不靠谱的——且不论他到底说了啥,做了啥。

我们小时候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是班上的一个差生,被认为数学成绩不好。假设某一次数学测验,你的成绩考得特别好,这时候老师可能会怀疑你作弊。为什么呢?因为老师使用的是一种“诉诸人格”的论证。这个“人格”不仅仅是指道德,也可以泛指你的一般意义上的能力。老师认为你就是数学能力差,在这样的一种预设的引导下,他就认定你是不可能做出这么难的证明题的。由此他就会接着想:既然你真的把正确答案解出来了,那很可能就是因为你作弊了。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粗放的思维方法,很可能会误伤一些无辜的同学,尽管它有时候也能帮助老师找到真正的作弊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有同学真作弊了,诉诸人格的论证也不能作为“呈堂证供”,因为它缺乏客观的有效性。

最恶意的预设误用:故意催眠别人

接下来我们说说所谓的“预设催眠”。

“预设催眠”是指:论证的构造者明明知道这个论证是有问题的,但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故意通过类似于催眠的方法,来使得别人接受该论证的特定预设,由此接受这个论证本身。由于此类论证的使用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所以他们对于预设的误用是带有明显的主观恶意的。而在前面提到的几种预设误用中,论证的构造者可能是自己真糊涂了,而不是装糊涂。

为什么“接受预设”会与“催眠”联系在一起了呢?我们之前说过,“预设”和“逻辑前提”之间的关系是,逻辑前提是被说出来的预设,预设则是没有被明说出来的逻辑前提——所以,预设往往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隐藏在我们的背景知识之中的。也正因为预设没被明说出来,所以它们很容易在认知检查中被大家忽略。换言之,玩弄预设信息的催眠者,会偷偷地把他们要喂的料,以“预设”的方式嵌入到你的背景知识里面去,由此进入到你的潜意识之中,然后再引导你得出他希望你所得出的这些结论。

比如,有一个董事长,他若要对员工洗脑,就会这样说:“家长么,都应该关心子女;故此,我这个董事长,也会关心员工的。”这句话里面有一个未被明说的预设,便是:董事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类比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董事长通过这种隐蔽的类比,制造出了一种类似于家庭的公司氛围。

但他这么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可能便是要强化公司内部的垂直管理关系,让员工心甘情愿地接受超额的劳动。但是这件事不能明说,只能通过预设来慢慢对员工洗脑,由此使得相关信息成为员工思维当中的模板。

就此,我已经概要说明了何为“循环论证”,何为“预设误用的种种形式”。我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些预设误用的形式都是循环论证的某种衍生品,因为二者之间是有某些类似之处的。具体而言,循环论证的本质,是把结论预先放在前提当中——而这个前提本身的合法性却根本没有得到任何的检查。同样的道理,误用预设的种种论证谬误的共同点也就在于:这些论证的预设的合理性,全部没有得到认真的检查。只不过,“预设”还是有其特殊之处的:凡是预设,均没有被明说;而在循环论证中,凡是被预先给定的前提,确实已经得到了清楚的表征。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误用预设”的种种形式,视为循环论证所“生”下的更为狡猾、更懂隐形术的子女。知道了这些游戏该怎么玩,我们也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鉴别这些把戏的本领。


14. 这点balance你心里可以有16. 戴眼镜的都是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