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生死场》的文本解读

字数:9129

大家读·《生死场》的文本解读[35]

陈思和

陈思和[36]

原始的生气和生命的体验

《生死场》创作于一九三四年。萧红跟萧军结合后,一人写了一本长篇小说,萧军写的是《八月的乡村》,萧红是《生死场》。当年的四月二十日至五月十七日,《生死场》曾以《麦场》、《菜圃》为题在哈尔滨的《国际协报》副刊发表了前两章,后来萧红、萧军从大连逃到青岛,在青岛完成了这部作品,并将原稿寄给了远在上海的鲁迅,那时他们也不认识鲁迅。同年十一月,他们也到了上海,生活没有着落,作品也发表不出去,只好求助于鲁迅。因国民党图书检查委员会审查未被通过,鲁迅只好以“奴隶丛书”的名目自费出版,其中只有三部书稿: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鲁迅分别为它们写了序言,对于《生死场》似乎特别重视,还请胡风为它写了《读后记》。他们高度评价了萧红的创作,一下子就奠定了她和萧军在上海文坛的地位。

萧红后来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一个短篇《小城三月》,都是非常精致的小说,但我对还不太成熟的《生死场》格外关注。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小城三月》和《呼兰河传》,其实《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个精品,艺术上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而《小城三月》是一个迷你的《呼兰河传》。但是,我更喜欢《生死场》,主要是看重它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冲击。这个作品很不成熟,但是它有原始的生气,有整个生命在跳动,有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毫不回避的生命体验。

《生死场》写了东北一个小村庄中一群人生生死死的生命状态,写法上可能会让人挑出很多粗糙的毛病,但作品中惊心动魂的力量也直逼人心。比如第七章《罪恶的五月节》中写到的王婆服毒自杀,棺材买了,坟也挖好了,剩下最后一点气息了,“嘴里吐出一点点的白沫”,这时候几年没有见到的女儿回来了,她不知道母亲这个样子,她本来是生活不下去,投奔母亲而来的,看到这个情景,感情有一个巨大的逆转:“那个孩子手中提了小包袱,慢慢慢慢走到妈妈面前。她细看一看,她的脸孔快要接触到妈妈脸孔的时候,一阵清脆的暴裂的声浪嘶叫开来。”这种哭声是迸发出来的,带着一种埋在心底的力量,非常有穿透力。男人们却在嚷叫:“抬呀!该抬了。收拾妥当再哭!”好像人死了根本不当一回事儿,他们完全没有感情,只是在完成一件工作,所以要“收拾妥当再哭”,这也不是那种细腻的情感,而是粗糙的,没有一点软绵绵的温情。女儿的到来让大家弄清楚王婆自杀的原因,原来是当胡子的儿子死了。大家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王婆的死,可谁知道事情却突然又有了变化:“忽然从她的嘴角流出一些黑血,并且她的嘴唇有点像是起动,终于她大吼两声……”于是有人慌忙喊死尸还魂,怎么办?拿扁担去压!“赵三用他的大红手贪婪着把扁担压过去。扎实的刀一般的切在王婆的腰间。她的肚子和胸膛突然增涨,像是鱼泡似的。她立刻眼睛圆起来,像发着电光。她的黑嘴角也动了起来,好像说话,可是没有说话,血从口腔直喷,射了赵三的满单衫。”血都喷了人一身,写得够恶心的,但在垂死挣扎中人的顽强的、坚忍的生命力也可见一斑。写到这里,大家觉得她必死无疑了,人也装到棺材里面了,要钉棺材盖了,但是“王婆终于没有死,她感到寒凉,感到口渴”,她说了句“我要喝水”,就活过来了。前面非常夸张地写到了死前的挣扎,可是这么平静的几句叙述中她又活过来了,如果我们从理性的角度说,至少前面应该有一个铺垫,她没有死,可是前面写到她那么像死的样子,怎么又会活过来?当然一定要找理由也是可以找到的,赵三拿扁担一压,黑的血吐出来,就把毒的东西都吐出来。但是我觉得,萧红的小说里,好多这类场景中对生命的那种体会、那种感受,都写到了极致。生命不是按照我们正常逻辑在那儿慢慢演化,她写到人死的时候,就把死的状况写到了极点,好像生命已经死灭,可是突然一个转变,生命又活过来,爆发出一个新的迹象。在这种极端的状况下生命中本质的东西才显露出来。如果是进入到文明状态,她不会这样写,这种极端的状态属于另外一套话语系统。再比如里面写到金枝怀孕以后非常痛苦,她摘柿子,把青色的柿子摘下来,她妈妈一看到这个情景非常生气,就用脚踢她,然后她就说,“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看到这里,我就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所写到的“在我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指”,“她拿了一个大针就到窗子外边去等我去了,我刚一伸出手去,手指就痛得厉害”。估计这是萧红小时候真实的经历,在生命非常粗糙的环境当中,野蛮已经成为习惯,甚至弥散在亲人之间了。萧红有这种惨痛的经验,她才会写出金枝和她母亲的这种关系。

《生死场》写得很残酷,都是带血带毛的东西,是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冲撞、在呼喊。我觉得这样的东西才真是珍品!她的生命力是在一种压抑不住的情况下迸发出来的,就像尼采所说的“血写的文学”。这样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这不能用一般的美学观念去讨论,它要用生命的观念去讨论。所以,这部《生死场》是一部生命之书。

关于民间理论,我曾写过很多文章,但是,我一直没有写出一篇谈民间的美学理想的文章。民间的美是什么?很难一下子说得清,但它有这种能力,把一切污秽的东西,转换为一种生命的力量。这样一种东西,很难说美,美不美就看生命充沛不充沛。而生命充沛总是美的,它带来一种原始的血气、一种粗犷、一种力量,这样的东西在美学上,我认为是最高的境界。第一义的美一定是来自于原始生活,来自于朴素的大地,是健康的,与大自然是沟通的。至于残缺的美、病态的美、生肺病的美,这是第二义的,第二境界的。就好像我们在讨论人物,像林黛玉当然是很美的,但这是一种病态的美,病态实际上不美,它里面有心理层面,有感情层面,很多东西配上去才是美的。好像一片原始森林浩浩瀚瀚,郁郁葱葱,才是美的,总是比一个盆景,一棵松树树枝弯来弯去的要美。你把树枝弯了十二道弯,手工很巧,但这不是树本身美,是你做出来的。但是另一方面,自然本身又是可怕的,残酷的,当我们在讨论这个美的时候,绝对不能忘记它残酷的一面。中国的古诗、西方的名画在表现大自然的时候,总是表现恬静的静止的东西,它只选取一个场面,把某个大自然的景象定格下来,这当然非常美。但是,如果你进入到生活场里,到大自然本身当中去,它根本就不是静止的、定格的,它是生生不息的;它美,就是因为它有生命。当我们在讨论自然美的时候,静止的美是第二义的,更高的美是一种动态的美,永远在涌动的这样一种生命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这样一种美的东西,它一定不是纯净的、纯粹的。所以我想用一个词,这个词其实很不好,我把它活用了,就是“藏污纳垢”。藏污纳垢是很可怕的,污和垢都是生命当中淘汰出来的东西,但问题是,大自然一定是藏污纳垢的。我们仔细看看空气,空气里都是细菌、肮脏的东西,大地也是这样,生命也是这样。死的东西,它转化为腐蚀质来肥沃土地,就转化出另外一种生命。你走进原始森林,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腐烂的味道,大量的树叶都掉下来腐烂,然后它形成一个新的有生命的世界。

《生死场》中所描绘的世界就是一个“藏污纳垢”的民间世界。这个作品的开场似乎是很诗意的田园图景。作者笔下的榆树、山羊、大道、菜田、高粱地、农夫,这是东北特有的风光,但你马上就会发现它跟沈从文笔下的场景截然不同。《边城》在言说自然美之后,接下来是写民风的淳朴,连妓女都带着情义,但《生死场》首先出场的是“罗圈腿”,他的羊丢了,就没头没脑地去找羊,又因踩了邻人的菜而打架。即使是农民劳动之后的休息时间,大家坐在一起闲谈,内容也毫不温馨,与沈从文笔下的老爷爷给翠翠讲的故事不能比拟。这里王婆讲的故事是充满血腥的,是讲她怎么把三岁的孩子摔死,这完全是一个混乱的、肮脏的甚至令人恐怖的世界。小说中几次写到了坟场,那种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地方,是当地人生命状态的一种形象的展示,这个场景也充满着隐喻性。先是小金枝被父亲摔死后,所展现的乱葬岗的情景:孩子已经“被狗扯得什么也没有”,“成业他看到一堆草染了血,他幻想是捆小金枝的草吧!他俩背向着流过眼泪”。“成业又看见一个坟窟,头骨在那里重见天日。”“走出坟场,一些棺材,坟堆,死寂死寂的印象催迫着他们加快着步速。”生命消失了连个痕迹都留不下,可见生命的价值和分量。这里不是给亡魂们安宁的墓园,它是躁动的、永远也无法安宁下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所谓的痛苦和忧愁已经脱离了它本来的意义,变得既不重要但又深入骨髓。在第九章《传染病》中,瘟疫再次将死亡带给了这里的人们,作者写坟场的笔调很低沉,在这低沉的调子背后是一股强调的力量,被压抑得要崩溃的力量,它在展示生命如蚊虫一样低微的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韧性:

乱坟岗子,死尸狼藉在那里。无人掩埋,野狗活跃在尸群里。

太阳血一般昏红;从朝至暮蚊虫混同着蒙雾充塞天空。

……

过午二里半的婆子把小孩送到乱坟岗子去!她看到别的几个小孩有的头发蒙住白脸,有的被野狗拖断了四肢,也有几个好好的睡在那里。

野狗在远的地方安然的嚼着碎骨发响。狗感到满足,狗不再为着追求食物而疯狂,也不再猎取活人。

完全是一幅生命自生自灭,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关心的图景,这是民间世界自在的图景。它带着原始的野蛮和血气,就像作品中几次写到的:野狗在咬死尸,“嚼着碎骨发响”。这是生命跟生命之间凶残的吞噬,完全是一种令人战栗的原始状态。作为一个女性作家,萧红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这种粗犷和力量,也正是她不同于别人的显得大气的地方。

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

接下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在这样一个民间世界中,人们之间究竟有没有爱的存在?有人认为,在萧红的作品里,男女之间的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这三层爱的意义都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的过程,换言之,爱在萧红的作品里都是毁灭性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对于民间文化现象的一种认知,在我们中国普通的民间,所有爱的萌芽都会被现实生活所毁灭。这种人生是悲哀的。这种悲哀是从“五四”以来启蒙主义者的观点来看的,像鲁迅就说过,中国是一个“无声的中国”,就是说这个民族没有生命力。因为它所有的生命力都被统治阶级压抑住了,那种极端的贫困,那种野蛮的文明,把人的个性全部抹杀了,建立在个体之上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和感情因素都失落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生死场》?从这个作品的出版到今天已将近七十年过去了,如果里面的小金枝活着,现在已经是老太婆了,为什么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讨论它,讨论爱存在不在这些问题?我觉得事隔七十年,农村的现实状况变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变,这不是很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人类的感情生活、人类的生命力的表现,这个问题是超越时空的,而不是以时间为尺度来计算的。这跟科学不一样,科学有一个时间的界定,比如我们用的是什么车,我们可以用动力、速度等要素来加以区分,今天是马车,明天会变成汽车,后天火车,再后天会变成新干线、磁悬浮列车,它总要变,而一旦变了,就可以把前面的东西基本淘汰掉。历史也是有时间界限的,我们谈历史一定要谈时间,公元前是什么,公元后是什么。但是,文学是诉诸人的感情和生命的,而人对自我的感受,对生命的感受,永远是从一个原点出发,它不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是没有时间的。我们今天读屈原的诗,读唐诗宋词,读《红楼梦》,读西方的一些文学名著的时候,如果我们说这本书只不过是古代的一部伟大著作,跟我们今天已经没关系了,那我觉得这部书就该淘汰了。但真正的文学是不会被淘汰的。我们今天读很多古代作品,不能感动,是因为语言变了,比如《诗经》或《楚辞》,我们先要拿了一本词典查,边查边读就趣味索然了。如果我们没有语言障碍的话,其中还是具有诉诸人的最基本的东西。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哪怕它隔了几百年、上千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会有很多感受,它好像依然活在我们身边。这是文学的魅力。文学之所以一代一代不断地被人咏唱,就是因为它诉诸人的生命、人的感情。但感情是非常不牢固的,因为现实生活要发生变化,它不可能永恒、不可能持久,尤其是要达到非常纯粹的、跟生命相连的状态,只能是在人生中非常短暂的瞬间,它稍纵即逝。最好的例证在《浮士德》(Faust)里,浮士德一生都不满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说,人生是多么美好啊,时光你停一停。那时候他的眼睛已经瞎掉了,他感受到的是幻觉,但这个幻觉当他真实感受到并吐露出来时,他的灵魂就被魔鬼抓去了。因为他跟魔鬼签定了协定,不能满足,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也就是说,即使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里边,美好也只是一瞬间的,当你感受到这种美好的生活,灵魂已经被上帝或者被魔鬼带走了。但人类存在一天便会不停顿地去追求它、去迷恋它、去感受它,对这样一种情感或生命状态的叙述和表达就是文学,所以我们才会有一代一代的文学。一代一代的文学作品反映咏唱的永远是一个主题,即我们人类生命最本体、最本原的东西,无论用音乐、用绘画、用文字,甚至于现在用现代化的电影。人类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手段,他所表现的永远是稍纵即逝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像一块石头一样存在在那儿,那就不需要人类一代一代去咏唱,只要有一块石头就够了。而恰恰它不是永恒存在的,是稍纵即逝的,所以,爱情是没法证明的,你所有被证明的已经不是爱情,是另外的东西了,它真正存在你心中,也就是一瞬间。那就是人对于美好、对于完美、对于爱这样一系列人类精神生活的永恒探索。文学就是人类一代一代去探索的这样一个永远不能达到、但永远要追求的东西。

萧红的《生死场》首先就是把自己所有的生命感受跟生活经验毫无保留地、赤裸裸地写给大家看,所以,我相信,《生死场》就是萧红家乡的一个描绘,如果没有这种生活经验就不可能写到这个程度。比如她如果没有自己体会到生孩子的痛苦,她就写不出那么恐怖的生孩子的经验。同样,没有母亲那么残酷地对待子女,她就写不出金枝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37]我们在冰心的小说里是读不出这些东西的,冰心整天在说“梦话”:什么天上下雨了,鸟躲到树里,是一种力量,一种真心的袒露。现在有很多作家,心理比较阴暗,老是去找一些肮脏的东西给人看。但是,萧红这个作品非常坦率地把她对生活的感受和生活的真相都告诉大家,她并没有刻意去强化它,她的有些议论是内心自然、真诚的流露。比如金枝的母亲打女儿,她就说:“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她这些话中没有那种知识分子高于民众、对民众的愚昧的嘲笑或者愤恨,而且正是在这种表现当中,萧红把自己的爱心也表现出来了。尽管她描写的所有的人都是野蛮的,都是我们今天看来不能忍受的,可是,所有这些人又恰恰是我们生活当中最最宝贵的生命,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就像麻面婆,她是一个低能的女人,可是这样的女人也知道努力,知道要引起人家注意,她“听说羊丢,她去扬翻柴堆,她记得有一次羊是钻过柴堆。但,那在冬天,羊为着取暖。她没有想一想,六月天气,只有和她一样傻的羊才要钻柴堆取暖。她翻着,她没有想。全头发洒着一些细草,她丈夫想止住她,问她什么理由,她始终不说。她为着要作出一点奇迹,为着从这奇迹,今后要人看重她。表明她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时节出现,于是像狗在柴堆上耍得疲乏了!手在扒着发间的草杆,她坐下来,她意外的感到自己的聪明不够用,她意外的向自己失望。”一看就很好笑,傻傻的,笨笨的,但作者的笔调却非常严肃,麻面婆一直想努力把事情做得好一点,这就是人活着的尊严。包括金枝,也包括王婆的丈夫赵三,还有二里半,都是很委琐的人,可是,到最后真正关键的时候,那种顶天立地的豪情也都迸发出来了。赵三在抗击日本人的宣誓中流着泪说:“国……国亡了!我……我也……老了!你们还年青,你们去救国吧!我的老骨头再……再也不中用了!我是个老亡国奴,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等着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子插在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他年轻的时候反抗地主没有成功,窝囊了一辈子,这个时候豪气又被激发出来了。二里半最后不也是在打听“‘人民革命军’在哪里”吗?萧红写了一群不像人的人,可是萧红没有说,这种不像人的人就没有生存的权利。这些人过的都不是正常人的生活,可是,就在这种生活当中,人也有尊严。正如胡风在《读后记》中所说:在一个神圣的时刻,“蚁子似的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的为生而死了”。

由此来理解中国民间社会“爱”的问题,很多问题可能会更明朗。爱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它只有跟情连在一起,并转换为一种感情,作为感情当中的一种因素,我们才能把它说到实处。在西方,爱的界定,我认为最早是跟宗教、跟神的概念连在一起的,爱首先是从对上帝的爱开始,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是献身。献身,就是把自己交给别人,或者说,把我的身体或一切奉献给一个抽象的东西,那就是上帝或者神。这个过程叫爱。这个感情后来世俗化,变成人的爱情、情欲、欲望等等,但是在世俗化里面,人们在界定爱情的时候,一定有个概念。比如,有人说,他们结合不是为爱情,她是为了一座房子,这种说法很多的,那就是人家看出这个爱里面有功利,你是有索取的,有索取的不是爱,爱是一种献身,是一种奉献。当你因为一种喜欢,而不是被迫的,愿意把自己一切交给对方,或者愿意为对方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甚至是力不能及也要去做,这样一种动力叫爱。

那么,这种动力是哪里来的?这是一个感情的因素,但是同时,我认为也有生命的因素。回到伦理学上来说,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在人的生命本能里面,有一种东西是要求牺牲自己的。因为人的生命没有永恒,生命从生出来开始,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死去,生命能量就是不断地在耗费。就是说,生命的过程不是一个生长过程,而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就好像一盆火,火不会永远烧下去的,火点燃了以后,它就是在消耗燃料,到最后,燃料没有了,火就熄灭了。宇宙、地球,实际上都是一个消耗的过程,人的生命过程也是一个消耗的过程,这是最本质的,生命就是这种状态。但是,生命跟其他东西不一样,一本书你把它撕坏,就没了,一个动物或者一个人,他虽然老了死了,可是他有再生殖的能力,会再生出另外一种生命力量。比如说,他通过结合生孩子,那么他把生命又移交给孩子,他死掉了,可是孩子还能够活着。我们说某某人的精神永垂不朽,如果这个精神没人问了,那早就死掉了;如果他的思想学说、能量能够传播给别人,别人继承下去,这叫永垂不朽。整个人类也是这样。生命不仅有消耗的本能,还有再生的本能。这是生命的基本状态。这样一个过程,是生命运动的过程。而爱,我认为,是一个人的生命本质的感情,它符合两个标准,一个是消耗的过程,所谓的爱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消耗出去。另外,爱是有再生能力的,比如我这个爱给予了她,她可以再生出爱。不是说一生只有两分钟的爱情,比如结合以后,爱的形式变了,会更爱,它会一直生存下去,那么这就是再生的力量。所以我觉得,如果人类没有爱,这个种族就不会延续下去,种族需要通过繁殖,通过生存来使生命延续。这个延续过程中,爱是一种凝聚力量。爱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分解到原始的感情,那就是自我牺牲的感情。种族为了使生命保留下来,需要这种自我牺牲,他会牺牲掉某种东西来维护一个群体的东西。我认为,我们在讨论爱的时候,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可是,随着我们进入了文明时代以后,特别是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的宗教意识已经非常淡漠。说西方人的爱是建立在上帝之上,这在两千年以前大概是这样,现在就很难说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对于物质利益的无限制的贪婪和追寻,人类原始的生命的东西已经渐渐消失,被遮蔽掉了。此后,对爱的意识和理解,已不是本质的东西,是再生出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包括文学,包括很多东西,它在那里演绎什么是爱,然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被各种利益所渗透和篡改的爱的意义。这种意义现在已经被普遍接受,所以当大家讨论到爱的时候,比如说什么是爱,首先想到的,爱应该是在一个很幸福的地方,家庭是非常和睦的,大家已经幻想出现代文明标准下面的爱。反过来按照这样一个在一定的物质条件、文明环境下面被修正过的爱的定义,大家就感到,超出文明圈的范围就没有爱。比如我们不能想象,像萧红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什么爱,里面到处都是打啊骂啊,都是吵啊闹啊,生命那么容易被消灭,哪里有爱?因此我觉得,我们读文学作品要有这种能量,即穿透今天遮蔽在我们眼前的种种文明世界给我们的障碍,深入到生命的本原当中去把握,人的生命是怎么来体现爱的。比如农民在萧红的笔下,首先表现为对土地的爱、对羊的爱、对马的爱。二里半为找一头羊可以发疯一样,王婆牵了一头马要去上屠宰场,这个时候那种深沉的感情,我认为这就是爱,这就是人类生命本原的表现,因为这是跟土地、跟生存、跟生命的原始状态连成一片的,所以它会有一种出自本能的爱。

我们不妨看一看第三章《老马走进屠场》中所写的人与牲畜的情感。作者首先写出了一个落叶飘零的深秋凄凉的情景:“深秋带来的黄叶,赶走了夏季的蝴蝶。一张叶子落到王婆的头上,叶子是安静的伏贴在那里。王婆驱着她的老马,头上顶着飘落的黄叶;老马,老人,配着一张老的叶子,他们走在进城的大道。”深秋的落叶,是生命终结的象征,老人、老马、老叶子,既是实景,又是互有联系的生命。这正是内心最虚弱的时候,偏偏又在路上遇到二里半,问她凌晨赶马进城干什么,王婆的表情和动作非常准确地体现出她内心的震动和悲痛:

振一振袖子,把耳边的头发向后抚弄一下,王婆的手颤抖着说了:“到日子了呢!下汤锅去吧!”王婆什么心情也没有,她看着马在吃道旁的叶子,她用短枝驱着又前进了。

二里半感到非常悲痛。他痉挛着了。过了一个时刻转过身来,他赶上去说:“下汤锅是下不得的,……下汤锅是下不得……”但是怎样办呢?二里半连半句语言也没有了!他扭歪着身子跨到前面,用手摸一摸马儿的鬃发。老马立刻响着鼻子了!它的眼睛哭着一般,湿润而模糊。悲伤立刻掠过王婆的心孔。哑着嗓子,王婆说:“算了吧!算了吧!不下汤锅,还不是等着饿死吗?”

我们看到王婆的动作已经变得很机械:“振一振”、“抚弄”、“颤抖”,到“什么心情也没有”,这是内心在震颤。而这马也不是二里半家的,跟他应当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们看到他听到要送去屠宰后的第一反应,不仅是“非常悲痛”,而且是“痉挛着”,慌得不得了。这完全是一个农人对牲畜的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丝毫不矫情,看他用手去摸马的鬃发就能感到真诚。在这里,牲畜是人赖以谋生的工具,但它们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无所傍依的农人们的伴侣、家庭成员,他们用对待自己孩子样的感情去对待它们。接下来处处在渲染老马的最后的情景,是用王婆悲悯的眼光,又痛惜、自责的心情来看的:

老马不见了!它到前面小水沟的地方喝水去了!这是它最末一次饮水吧!老马需要饮水,它也需要休息,在水沟旁倒卧下了!它慢慢呼吸着。王婆用低音,慈和的音调呼唤着:“起来吧!走进城去吧,有什么法子呢?”

细声细气地恳求老马这番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她在减轻自己内心的负疚感,从某种程度上看,王婆也从老马的命运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是自己生命耗尽后所不得不面对的结局,下面这段话更清晰地道出了这一层意思:“五年前它也是一匹年青的马,为了耕种,伤害得只有毛皮蒙遮着骨架。现在它是老了!秋末了!收割完了!没有用处了!只为一张马皮,主人忍心把它送进屠场。就是一张马皮的价值,地主又要从王婆的手里夺去。”最为让人感到心酸的是王婆经历了对可怕的刑场的种种场面的回忆与折磨,终于将马送到了屠宰场要逃开的时候,马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它只想跟主人回去,所以又跟着她走了出来,“无法,王婆又走回院中,马也跟回院中。她给马搔着头顶,它渐渐卧在地面了!渐渐想睡着了!忽然王婆站起来向大门奔走。在道口听见一阵关门声”。最后王婆是送葬一样地回到家中。这像无声电影中的一个画面,生离死别的场面。如果说他们的生活是极其粗糙的话,那么在这种生活中,同样有细腻的、动人的情感存在。

从生命的本能来看,人是要生存的。生命在一秒一秒地消失,在这个消耗过程中,人类有一种本能的抗衡,这就出现了一个相反的概念,就是生存。生存就成为人类的伦理的第一任务,我们经常讲“生存第一”,因为它是生命最本原的,他明明知道自己生命一天一天在消失,但是,他必须要有一种意识把它拉住,其实是拉不住的,那你不拉住,生下来就死掉了,他还是要拉住。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人的生命的张力,这个张力就是人跟自身的消耗之间,一场无情的非常艰巨的斗争,我想这个斗争的张力是人类生命当中的第一因素。这种张力在作品中就是鲁迅所说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这是在死亡、饥饿、疾病等各种阴影的压迫下,人们默默生存的一种力量,一种坚持下来不被打倒的力量,像作品中一句话所说的那样:“死人死了!活人计算着怎样活下去。冬天女人们预备夏季的衣裳;男人们计虑着怎样开始明年的耕种。”不是说他们没有感情,而是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的感情容不得从容地表达,只能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业摔死了小金枝,如果完全是个铁石心肠的人,为什么还要到坟场去看?王婆摔死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一点感情没有,为什么要不断讲起?他们的心上都是有伤痛的,他们这是不断地在挤出自己的脓血来疗治伤痛。《生死场》中没有太多温情脉脉的东西,它所展示的乃是人生最为残酷的也是最为真实的一面,而在这里蕴含的情感则是人类的大爱、大恨和大痛。


《生死场》重版前记大家谈·挣脱泥淖后的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