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 许燕吉 >
- 第五部 广阔天地 >
- 第一章 新乐县的坚固村
1再改造生活的开始
知识青年下乡落户,称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这些就业人员下乡,就称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改造。当我在数九凛冽的寒气中,空着肚子守着我的行李,站在坚固村的电磨坊的大院子中央,四周围了一圈儿小孩子,被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盯住时,就像一个异类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小孩子们知道我不是来放映电影的,就冻得逐渐散去,又换了一圈儿刚放学的大孩子。直到天色变暗了,村干部才来搭理我,叫我把行李搬到院子里的一间房内。房子是两间,中间没有隔墙,显得还宽绰,房南一个大炕,炕对面还有一个烧煤泥的炉子,生着火。原来这是前来磨面的人们等候之处。村干部把这些人赶下了炕,对我说:“你先歇在这里吧!好在你带来了粮食,不像王文,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好作难了。”又看了看屋内看热闹的人们,向其中一个说:“你家近,把你家的小锅拿来给她使使,安排好就还你。”
之后这村干部就走了。我坐上了炕,歇了僵直的腿,也感到了暖意。方才村干部说的王文我认识,是机械厂的,五十多岁,天津人,遣散我们之前,他三个挺漂亮的女儿来看他,就在我们宿舍住了几晚,所以我认识了他。原来这个村已经接收了一个再改造的,我是第二个了。正思量着,来了一个年轻妇女,给我一口小铁锅,还有一小棵大白菜。我感到没被歧视,心踏实了些。我没做饭,因为解开那玉米面大口袋很麻烦。炉子上有烧水的汆子,还有大碗,我吃了些带来的饼喝点儿开水就凑合了。晚上,那个村干部又带来了另一个男的,盘腿坐在炕上,我赶快下来坐在炕边。他们先问了我大概的情况,然后就说本村有一户人,只父子两个,父亲不到60岁,还能上工,儿子三十多岁,除了上工还会做木匠,经济情况好,还是贫农成分,我若和那儿子成亲就最理想不过了。我笑笑说我来是接受再改造,并不需要嫁人。他们两人并不理会,接着说,你若嫌这家有老公公,还有一家只一个单身汉,年龄相当,就是成分高一点儿,是富农,但房子好,带厦架的(就是房前盖有廊沿)。看样子,他两人要将全村的光棍汉都给介绍一番,我只好说明,我在石家庄有个对象,不会在这里嫁人。我身体好,能劳动,至于住处,我也不要求什么条件,由村上安排就行。这两人无可奈何地走了。
1969年,摘帽下乡前
电磨坊通宵开工,轰隆隆地很响,来磨面的人们也出出进进地来这房里烤火避寒。我靠在行李上和衣坐到天亮。想起昨天清晨,踏着冻裂的土地来到新乐县的招待所,向等在那里的王所长和卢队长报到。王所长说是他向新乐县的领导推荐的我,说我大学毕业,有畜牧兽医技术,可以在新乐县发挥作用,新乐县才答应再多接收我一个。还说了些勉励我好好接受再改造,为人民服务等等的套话。卢队长还叫我买两条好烟送给王所长,表示感谢。却原来我被接收,为的是消灭一个光棍的!卢队长还是个心善的女人,王所长不在场时,她小声对我说吴一江挺可怜的,新来管他们的焦队长训斥他时,他低着头,眼泪顺着鼻尖滴到地上,就是为了和我的事,叫我一定等着他。我说,我已等他这么多年了,剩这一年半,不可能另嫁人的。她说,不变心就好,她会把我落户的村子找机会告诉吴一江。——后来她还真没食言。
我也在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早餐时,卢队长叫我多买些烙饼带上,到了新地方一切尚不就绪,不至于饿肚子。还真得感谢她,我在电磨坊住了两夜,若不是好奇的民兵小伙们来看我,偷偷把我的烙饼吃掉一多半,我还真的不用挨饿的。孤寂之中,时时在想念着吴一江,若不是“文化大革命”改了政策,他早就释放了。即便也被下放农村,我也不至于一个人饿着肚子,前途未卜地坐在这电磨坊里。这是60年代最后的一夜。我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一弯新月像钩着我的心,满天的星星冷漠地看着我,也许是前天把泪水流尽了,我没有再流泪,只是心里很苦,很苦。